濮阳地方文化拓展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研究与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濮阳地方文化拓展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研究与运用

张红霞

濮阳市第五中学 河南省 濮阳市 457000

摘要:立足新课程改革和历史核心素养要求,对标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特点和初中生群体共性,从家国情怀的培养角度切入,依托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有关资讯,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针对这一方面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给我们初中教师的工作优化带来一定的灵感和帮助。

关键词:濮阳地方文化;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引言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体系中,家国情怀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古往今来为千万仁人志士所推崇。所以在新时代的初中教学体系过程中,特别重视初中生对“地方文化”这一方面的培养,而且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初中教学的德育课程中去。濮阳市历史文化悠久,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与新市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相映生辉。其精华之处在于气势恢宏的澶州古城城墙和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街区。

初中历史本身就是以人类发展历程为教学内容的科目,其中的人和事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开展家国情怀渗透教育的先天优势。从这些事实不难看出,为了进一步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升华,广大任课教师必然要将家国情怀的渗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看待,同时设计、执行系统性的工作方案。

一、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具有现实意义

信息时代,多种形式、内涵的思想文化借由迅捷的网络渠道而快速传播,给人们,特别是正处于思想塑造阶段的初中生的思想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对标初中生的思政教育也在这个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紧迫、重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外部文化思潮开始进一步涌入国门,而国家所面对的文化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家文化、民族意识的重要性也显得格外突出。立足以上两方面事实,初中历史教师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力度,带领学生自然地生成、优化对标家国情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准则,使学生正确看待、处理个人、集体以及国家三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立足核心素养的角度为增强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执行力注入驱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从某方面来说是对道德与气节的推崇,而这也恰恰是华夏儿女最引以为傲的民族情怀。通过对家国情怀课程教学的渗透,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得以通过更为有力、全面的措施来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品质,使他们在生活当中能够处处彰显自己的个人素质,这一点对于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濮阳历史人物张公瑾、杜鸿渐等,这些忠贞的爱国英雄人物就是爱国主义中的最好的历史教学教材,在历史教学中,将这些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在历史教学中,让这些英雄人物的爱国事迹来促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濮阳地方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研究与运用

(一)剖析历史人物,诠释家国情怀的体现形式

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家国情怀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投笔从戎、以身报国,有的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有的潜身格物、探寻真理,有的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这些英雄人物出身不同、行业不同、结局不同,甚至对家国情怀的具体理解和践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均无一例外地从自己的角度、站位出发去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家国情怀渗透教育的工作时,理应根据课程的教学主题、方向,对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展开多角度的介绍和剖析,带领学生对这些人物平凡而又不凡的人生形成更为详细、真实的理解,并对蕴含在他们一生中的家国情结形成深入、完整、生动的认知,依托这种渠道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家国情怀的核心概念和相应的体现、实践路径,最终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效仿意识,并看到自己未来的成长标杆。

例如,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濮阳李文祥、李连成、李全芳三位模范人物是濮阳大地上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被河南省委总结为“坚守信念、淡泊名利,吃亏奉献、务实创新,忠诚履职、爱岗敬业”的濮阳“三李”精神。另外,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尤其是一个王朝的建立、兴旺、衰弱直至灭亡,对学生进行重点的讲解,用历史的兴衰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解析时代变革,揭示不同时代家国情怀的内涵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历程,其中包含着多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都是大不相同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下,家国情怀的具体含义和表现方式也有个性化的差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务必要在带领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渗透的工作中,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独有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从立体性的视角出发帮助学生了解家国情怀的差异性表现形式,让学生打破“形而上学”的思维局限,运用更加自如、灵活、具体、能动的方式去感受、塑造正确的家国情怀,同时在更深程度上根据目前社会的发展态势和当今时代的建设诉求进一步剖析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内涵。

例如: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颛顼遗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战国后期,大国争霸,帝丘一带战争频繁,原为西周第一大国的卫国,春秋时已降为中等诸侯国, 到战国时更加衰微,最后仅剩濮阳城(濮阳县西南)一弹丸之地。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此时名存实亡。公元前240年,东郡治濮阳。至前 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亡。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儒商子贡、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为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记载了天文、地理、物理、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由此可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古今英雄人物故事,可以让学生明白其中做人的的道理,进而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参观濮阳名胜古迹,涵养家国情怀。

参观子路坟、南乐文庙以及清丰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等濮阳著名的旅游胜地,学习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子路仗义执言,不畏强权以及革命前辈生平业绩,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

(四)利用课外影视资源进行场景化教学

对家国情怀的宣传和社会性塑造已经成为一项国家工程,因此,很多文化工作者也相继创作出了大量高质量的家国情怀主题作品。据此,初中历史教师不妨根据课程教学的主题和学生的趣味倾向,挑选一些具有一定角色表现力和情绪渲染力的爱国主义影视作品并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相应人物捍卫国家独立、推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和事迹,同时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认知体验。

结束语

历史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爱国意识、传承优秀文化、延续社会文明。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知识,还应重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围绕多元主题设计、执行系统性的策略,引导学生真正将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当作自己未来将要肩负起的崇高使命,使学生在“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正确的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继而为将来更高阶段的历史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本文系《依托濮阳地方文化拓展初中政史地学科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编号PJCJY202221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玉花.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好家长,2018(73):14.

[2]冯萍.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67):161.

[3]陈丽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