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语溪小学
摘要: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助力。双减下的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高效获得,批注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阅读获得。本文从“目标、内容、拓展”三个方面出发,明学情精准目标,得方法精准内容,重拓展精准成效,激发学生的批注兴趣,培养学生的深层批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精准批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拥有强大的语文能力助力。阅读批注教学作为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勾连文本与读者,拓宽思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双减”政策落实的当下,更应关注学生课堂的高效获得,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从学生素养提升着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提升阅读批注教学的实在与高效。
一、明学情 精准批注目标
统编教材教学内容基本都是按单元编排,讲究单元统整教学,同一单元中几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立要互相关联,层层深入。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必须要眼中有学生,明晰学生批注起点,把握学情,精准设立批注目标。
1.前测:开展课前调查
统编教材四上第六单元集中批注教学。教师在确定该单元教学目标时,除了认真研读教参与教材,了解学情外,还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课堂前测工具,提前发放课堂前测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精准教学目标。根据教参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该单元的批注教学目标为:
①学习圈画和文字记录等批注方法,用“注释式、质疑式”等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多角度批注;
②结合语境,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批注,把握每篇课文的学习起点,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③通过课文学习感受童年带给作者的不同经历及感受,结合自我生活实际批注。
2.后观:参造课后习题
统编教材课文后都安排有课后习题,这些习题有些关注课文内容,有些关注学习方法,有些对学习提出要求,还有阅读链接。融合课后习题和阅读链接可以精准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得方法精准批注内容
一篇文章可感可知、可圈可点的地方可谓千人千面,不一而同。有良好批注习惯和能力的学生读后会有精彩纷呈的批注;而学者却会觉得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循教材依课例,剖析各种批注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
1.导学,循教材之例
统编教材很多课文灵活地在课文前、中、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或提出思考问题,或感悟性点评性,或揣摩用词的精妙和写法,展开联想……教学中,教师可遵循这些导学助手,和学生一起解析方法,将批注深入、更具个性化。
2.聚焦,解字词之难
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批注感悟,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对文本内涵的领悟。
3.借力,破内容之困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教课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统编教材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课本、作业本上有许多习题都指向学生对文本结构和内容的解读,教师可据此设计学习单,帮助学生深入批注。
如六上课文《在柏林》,梳理小说的情节后,为了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与特定环境的关系,我设计了以下学习单。
我印象最深的情节 | 人物形象 | 场景 | 我的感受 |
① | |||
② |
4.就势,依文体之别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课文因文体的不同,批注方法也因而不同。叙事性文本关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说明性文章关注对某一件事物的介绍,写景性文本侧重于某一处景色的描绘。 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不同重点的批注,即益于学生掌握方法,也有利于课堂交流。
文体 | 批注内容 |
写人叙事文章 | 划总起句或议论性句子,批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句子,体会人物形象。 |
写景性文章 | 划使用修辞的句子,批注修辞的好处,体会思想感情。 |
说明性文章 | 划段落中心句,批注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
议论性文体 | 划文章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批注句子之间的关系。 |
非连续性文本 | 划提供有效信息的词句,批注解决实际问题。 |
三、重拓展精准批注成效
教师要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劲头、振奋的学习状态,在学生批注练习之后,师生、生生间的拓展交互也至关重要。
1.搭平台,拓交互之渠
不管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的批注,都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对话的学习成果。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展示批注成果的氛围,搭建交流批注成果的平台。通过师生、生本、生生之间的多维度、多重交叉的对话,唤醒原有知识和经验,吸收他人的信息,在不同意见的相互碰撞中生成新思想。
2.多肯定,得评价之乐
及时的反馈,积极、恰当的评价能使学生对批注保持持久的兴趣。课堂批注交流可以是师生评价,也可以生生互评。教师作为欣赏者与鼓励者,应尊重学生的独
特感受,及时肯定,并不吝表扬。生生间的评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更能通过互评提高批注能力。对于课后的拓展批注,我采取课堂交流和批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元评价,对有进步,有独特见解的批注,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3.善迁移,实运用之练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得法后,课后自我阅读的批注拓展练习是进一步巩固,也是对所学的迁移。学完一篇课文,学生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收获,或是某点感悟,或是触发某个想法,或是领悟某个写作技巧。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写课后所得,仿写迁移,关注个体收获。同时,我结合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每周在经典诵读时间师生共读优秀文学作品,或读后即时批注,当堂交流;或边读边完成阅读卡,上交批阅。多读常练使学生的批注语言更丰富,思维更开阔。
批注是学生与文本间的心灵密语,也是学生解读文本,获得深层阅读的有效方法。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精准目标,注重引导,扎实训练,得法课内,用法课外,学生的阅读批注能力定能在不断的学习运用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赵铭,谢婷婷.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J].今日教育,2015(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