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析

杰恩斯·哈列力

新疆文学艺术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历史长河中衍生的珍贵宝藏,具有十分重要的传承意义与传播价值,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重视文化力量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有效对策,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

引言:中国经过了日积月累的文化积累,现如今已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其中富含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也被赋予了“文明古国”的赞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重大贡献,但是当前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与保护,致使一些优秀的文化面临失传,优秀文化缺少人的传承。我国针对此现象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战略目标,使人们逐渐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民族人民代代流传的产物,也是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政府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重视,没有对其保护与传承重要性的认知,没有充分意识到民间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许多传统民间文化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致使文化濒临消失,政府相关部门没有保护的意识,没有意识到保护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独立的保护机构,也没有专业人才开展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以人才与经费作为支撑,但目前存在着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的困境。

例如:我国边疆地区,是由地、县文化馆全权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县文化馆并没有专门保护非遗项目的机构,也没有特定的非遗保护专款资金,部分简单的工作是由工作人员负责,文化馆缺乏专业的负责人员,不能满足非遗保护的工作需要。并且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缺乏传承人,没有传承人带领文化继续发展,使非遗的发展前景堪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非遗所处的环境历经变化,非遗项目与传承人被人们遗忘、忽视,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与支持,并且现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都普遍老龄化,年轻人传承的少之又少。例如:传统手工艺和民间文学的传承人都年岁已高,年轻人前来求学的并不多,部分非遗项目与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传承的窘迫困境[2]

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文化传播

当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都没有了解,甚至闻所未闻,阻碍了我国非遗的发展与传承,面对珍稀的文化应当加大其宣传力度,扩大传播活动的影响力度,创设吸引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属品牌活动,创建多元化的丰富活动板块,以精彩的项目形式呈现,采取独特的互动体验模式吸引广大群众的支持,通过对非遗的传播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与赞誉度,通过浓厚的保护氛围吸引社会各界的支持与信任,提升社会各界对非遗项目保护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在非遗传播过程中还应当建立一个完整的非遗传承传播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定培训研究的计划,为传统工艺、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提供培训机会,促进传承人与从业者能够更加专业的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

(二)采取鼓励政策,激励新人传承

我国为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与保护活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公布其传承人。政府应不断挖掘民间具有艺术价值的民间工艺或民间技艺,包括濒临灭绝的民间项目,寻找具备专业技艺的传承人,采取对传承人的鼓励政策,激发年轻人对非遗的学习、保护及传承的兴趣。保护中心应当组织开展多样化表演活动,将非遗项目与传承人引入校园、社区,将非遗的相关信息传播到社会各处,让人们意识到我国还有这么多的传统文化,加强社会各界人士对非遗的认知。并结合现代化技术对非遗的保护进行记录,比如:音频、视频、图片、数字化技术等形式,采用网络、报纸、杂志等载体加强保护与传承。

(三)设立保护基金,加大资金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例如: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经过我国研究民间文学的学者研究后提出,民间文学艺术应立足于民间环境,不能脱离民间的文化生态环境,应当积极遵循艺术发展规律,与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但不能使其变得过分产业化与商业化,当前民间文学以民间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培育民间艺人、演出、创新等方面都需要资金与人才的投入,现在这几个方面还有所不足,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发挥自身职能,引导社会各界投入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工作,利用民间资本的强大力量推动“三大史诗”的发展,政府应当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设立本级专项保护资金,为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资金帮助。

(四)转变发展思路,促进非遗创新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路也应当与时代共同进步,保障非遗保护与时代同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接轨。有关部门应当通过宣传展示、培训交流等方式,助力项目传承人拓展思路,加强传承人对项目的全面了解,深入探索与挖掘其中的可发展部分,在保护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环境,将保护与传承尽快落实,加强与学校教育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入教材,在高校中设立相关专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设立为独立的专业,并且加入招生计划,或者是设置成校园选修课,以学分制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将非遗教育活动有效推进。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大宣传展示的力度,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节等具有影响力的重大节日和活动来展现非遗宣传的品牌,加强非遗的宣传展示力度

[3]

(五)完善保护机制,立足文化保护

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进各区域、各民族的精神文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共同携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环境中立足,在此基础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应当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确保相关人员在采取保护机制进行保护时能够“有法可依”,同时要增加我国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加强我国各民族、各区域的非物质文化产业交流与融合。例如:开发文化遗产和文创产品、高校教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等方面。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完善,促进相关区域及相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网中的优势可以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们的上网浏览习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为参考依据,建立一个趣味性、合理性的网络平台或互联网网站,加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便捷性,在网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认知,促进人们对我国文化的关注程度,加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三、结语

我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珍稀的文化宝藏,当前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问题应当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并投入一定的资金保障,保障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全面支持,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桐萱,金薇薇,陈烈胜.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河南豫剧文创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6):31-32.

[2]谈星宇.新时代背景下,电影助推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思考——以电影《雄狮少年》为例[C]//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2022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摘要集.[出版者不详].2022:104.

[3]吴嘉瑞.新时代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