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新幼儿园
背景:
防疫居家期间,幼儿的教育重任从老师的肩头更多地转移到了家长的身上。虽然老师时常会利用微信上的班级群来向家长推送一些有趣、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的活动,很多家长也会在互动后将照片、视频反馈给老师。那些并没有给予反馈的家庭具体落实的情况怎么样呢?有没有真正提升幼儿的居家生活品质呢?在与家长们一对一沟通中我发现,家长们都有着自己的教养方式,对于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要求大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特别是运动方面的活动,常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当幼儿表现出不感兴趣或者抗拒时,家长没有什么有效的引导方法。
实录一:
居家第6天的晚上,我私信了冬冬的妈妈:“好几天没联系了,小家伙居家生活怎么样呀?”冬冬妈妈表示生活还算规律,学习知识也还可以,就是运动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偷懒”。
我向妈妈提议:“家里有没有球啊?不妨可以用玩球的方法调动孩子运动积极性。“
妈妈表示:“有时我和爸爸想带他一起做做运动,但是他真的不太肯动,多催两次还会发脾气。我们想想已经天天关在家里很不舒服了,就不要再逼着他了。”
随后我和冬冬妈妈电话的方式和聊了很久,同为四岁孩子的母亲,我很能理解冬冬妈妈在这段居家时期的焦虑:每日要兼顾线上办公、囤菜、核酸、家务、带娃等多重职责,虽说是居家但身心时刻都处于忙乱之中。对于孩子的抗拒,妈妈总是想尽力安抚,因此就有了“不愿意做就算了”这样的想法。
分析:
在老师印象中,冬冬确实是一个喜静不喜动的孩子。以往在幼儿园的运动中,他常常会挑选难度较低的运动,对于跑步、跳跃等较为激烈的运动常常兴趣缺缺。现在居家期间,生活的空间相较于以往又缩小了很多,虽然冬冬自己目前并没有觉得不适应,但是如果长期缺乏足够的运动量,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健康成长。
和冬冬妈妈的电话连线中,我发现冬冬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科类教育非常重视。在居家期间每天都会安排相当数量的练习和线上教学任务。运动方面,虽然家长也明白保证每天的运动时间很重要,但是每次冬冬表现出抗拒的行为,爸爸妈妈都有点束手无策。想着也许等到疫情结束再锻炼也来得及的。
支持:
我以照片的形式向冬冬妈妈推送了《指南》上对于小班年龄段幼儿的运动技能要求,同时又转发了“上海教育“关于幼儿每日运动量的推荐。我向冬冬妈妈强调:”对于幼儿来说,每日运动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保证的每日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不单关系到幼儿的食欲、睡眠质量,也影响着孩子体内的激素水平和情绪。“
想要提高冬冬在居家这段时间对运动兴趣,同时指导家长更好的亲子游戏互动。我决定先从冬冬比较能接受的球类活动入手。由于当天的沟通时间较晚了,所以我和冬冬妈妈约定了第二天的视频时间。通过微信视频直接互动来激发冬冬动起来的兴趣。
实录二:
第二天早餐后,我和冬冬如期连上了视频。冬冬一开始表现得有点害羞,不愿意直面镜头。妈妈几次尝试未果后渐渐有点急躁了,用略带严厉的口气要求冬冬“坐下、看镜头”,冬冬的小脸瞬间涨得通红,虽然遵照指示坐了下来,但是两手在不停地扭捏。为了避免他出现更大的抵触行为,我及时制止了妈妈强拉他看镜头打招呼的行为:“没关系的,冬冬妈妈。我们可以先来聊天。可以让冬冬先在旁边玩一会儿。慢点再加入我们也可以的。”
接着,我拉上身边和冬冬同龄的儿子(米粒)来一同做游戏示范:“冬冬妈妈,我最近发现了一个超级好玩的游戏哦!”我介绍了游戏规则,在手机视频前先和米粒进行了游戏:把滚出去的球捡回来。游戏简单并没有什么难度。接着,我提高了难度:把两个不同方向的球捡回来。在互动过程中,米粒边跑边笑,一会儿打滚,一会儿跌倒。
冬冬妈妈也接收到了我的暗示,用略带夸张地语气说:“唉,怎么那么好玩!这个球怎么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儿滚到那边。”冬冬逐渐被我们的笑声和惊叹声吸引了过来,也凑过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见时机已经成熟,我喊停了米粒:“好啦,你现在满头大汗,可以休息一会儿了。轮到冬冬来挑战了。”于是妈妈也与冬冬开始了滚球的游戏。就这样,两个居家隔离素未谋面的孩子,通过云端互动了起来。
晚上,冬冬妈妈特意给我发了一段冬冬滚球的视频:“李老师,冬冬吃过晚饭后自己要求玩这个游戏。他还要拉上爸爸一起玩。“
我:“能有这样的改变真的太好了。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到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让他在奔跑、捡球的过程中锻炼到他的急跑急停的能力哦。当遇到冬冬偷懒的时候,你和爸爸也可以先营造出轻松、有趣的氛围,你们两个可以在他的面前先示范玩,从兴趣入手让冬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分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协商式的教育重点在于要尊重儿童表达其想法和观点的权利,强调对“儿童声音”的倾听,营造宽和平等的沟通氛围。成人不能为达自己的目的硬是强迫他做不愿意的事。
在刚开始视频连线时,我看见妈妈的行为就马上意识到这可能会造成冬冬越发抵触的情绪。因此我进行了及时的制止。同时,我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来激发冬冬参与游戏活动兴趣。在冬冬逐渐被同伴的情绪感染后,我用邀请的方式来鼓励冬冬加入游戏。从当时的反馈以及冬冬妈妈后面拍摄的视频中也能看到,冬冬的运动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以往幼儿园活动中,集体的氛围感能带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这点在居家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视。家长因为缺少好的引导方法所以常常会引发与幼儿之间的矛盾。因此,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及时地介入,为幼儿营造适宜的氛围、同时也在过程中用自身的专业引导家长真正了解幼儿、学会和幼儿相处。
支持:
我利用微信语音的方式表扬了冬冬主动参与运动游戏的行为。询问他是否可以将妈妈所拍摄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中,让其他小朋友也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实录三:
时隔三天,冬冬妈妈突然给老师来了视频电话:“李老师,你帮我好好说说他,今天又不肯动了,怎么说都不听。待在家里整天东倒西歪的,饭也不肯好好吃了……”话没说完,一旁的冬冬就捂着耳朵尖叫着跑开了。
我:“妈妈先不用着急。你的心情我真的能够理解的。现在虽然说居家办公,但是每天要处理的事情真的比上班时候还要繁杂。我看现在冬冬也是处在不好的情绪中,讲什么道理可能都没办法听进去,不如我们先冷静一下,等一下让我和冬冬好好聊聊。”
过了一会儿,我与冬冬进行了视频连线:“冬冬,刚刚是不是跟妈妈不开心啦?”视频的那头,冬冬沉默着扭着手指。
我:“妈妈又要做家务又要忙工作,肯定有点着急了。现在让他去忙一会儿,老师来陪陪你好吗?”冬冬咬着嘴唇点点头。
我:“冬冬,你在家里最喜欢干什么呀?”冬冬:“我喜欢看书,喜欢搭积木……”
我:“真的呀!我也很喜欢看书呢!我最近看了一本特别有意识的书。”说着便拿出一本《细菌大作战》:“我讲给你听好吗?”冬冬露出了笑脸:“好呀!好呀!”
听完故事,我问:“冬冬,你知道细菌最害怕什么吗?”冬冬立刻说道:“细菌害怕红卫兵、白卫兵!”
我:“是的呀,其实红卫兵和白卫兵就是我们身体的抵抗力,有了他们的保护,才能不让细菌、病毒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接着,我又问:“你知道怎么样才能让红卫兵和白卫兵变得更强壮吗?”冬冬:“要好好吃饭。”
我:“没错,除了好好吃饭,保持运动也是让身体变强壮好办法哦。我们在做运动游戏的时候也就是在帮助红卫兵和白卫兵锻炼身体哦!”
分析:
妈妈的告状无形中将老师变成了训戒冬冬的“工具”。因此,冬冬才会有“捂着耳朵,尖叫着跑开了”这样的抗拒行为。因此,老师首先留给了冬冬和妈妈冷静下来的时间。
在聊天中冬冬妈妈也向我诉说着自己的烦恼:现在每天要兼顾线上办公、家务和带娃,加上疫情形式的影响,自己的情绪一直处于焦虑之中,对孩子的耐心也确实降低了很多。而长期的居家时间的确会让孩子陷入懒散、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在前几次的交流中,冬冬妈妈明白保持每日的运动量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才发生了今天的冲突。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依赖形象生动的事物,孩子们要培养良好习惯,单靠说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采取幼儿能够理解并易于接受的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感和动机。我从冬冬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入手,以故事为切入点,让冬冬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冬冬通过故事中人物和情节,很直观地理解了为什么需要每天坚持运动。达成了这个共识,我们再循循善诱讨论可以做哪些既有趣又能让身体动起来的游戏。
感悟:
1、与家长协商中产生共情,拉近彼此距离
防疫隔离期间,家长成了老师在孩子身边的一双手。但是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仅仅告诉家长需达成某一结果或者目标是不够的,有时甚至会与初衷背道而驰,造成不好的反效果。作为一名4岁孩子的妈妈,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很能体会到他们所面临的烦恼。因此在活动推荐、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力求既要保证以小班幼儿运动要求为基础,同时也要兼顾到家长目前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法。只有在心理上让家长感受到了老师的理解,产生了共情,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沟通和成效上事半功倍。
2、在倾听中了解幼儿心声,助推主动学习
老师是幼儿除了教养人以外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了。“纲要”中提到:幼儿是积板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协商式的互动更多地是鼓励老师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及时发现幼儿行为背后的成因,从幼儿的兴趣入手,用专业的方法适时地进行引导。尊重、保障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依据自己的发展情况、发展节律循序渐进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