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小百科:懂“肠”识 远离大肠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肠癌小百科:懂“肠”识 远离大肠癌

李洪涛

达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起源于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范围内,该病患者以40~50岁为多,年龄组中位数为45左右,40岁以下者全部病例的1/3左右,30岁以下者占10%左右。高发国家大肠癌高发年龄为60~70岁,30岁以下者占6%左右。我国大肠癌好发年龄比国外提早10~15岁,30岁以下者占11%~13%。相关研究表明。早期的大肠癌经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的大肠癌经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在10%以下。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并在早期发现并治疗大肠癌尤为重要。

1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1.1便血

该病变离肛门距离较近,所以患者在方便时可能出现便血现象,且大多数情况下为血便分离,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出血量较多时,大便可见为棕红色且呈现果酱样。

1.2腹胀、腹痛

患者因肠道功能紊乱或肠道梗阻可能会导致腹胀、腹痛情况出现,且部位通常为中下腹部,且腹痛多为隐痛,并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1.3大便次数增多

患者因肠癌可能导致大便次数增多,但排便量较少,部分情况下可能只有粘液、血液排出,患者同时具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当肿瘤出现感染情况或糜烂、溃烂时,可能引起患者便秘或不明原因腹泻,并且改变大便次数。

1.4 贫血

因便血等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处于长期慢性失血状态,当失血超过机体造血代偿功能时,患者就会出现贫血症状。当肿瘤发育至相应大小后或者肿瘤浸润肠壁肌层时,会引起肠腔缩小、肠管狭窄、肠内流通受阻。

2 大肠癌的早期发现与检查手段

2.1 检查手段

(1)肛指

在我国范围内,较为常见的直肠癌为下段直肠癌,占直肠癌总数的77.5%,因此绝大多数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诊断出。

(2)大便隐血试验

该检查可以有效检测出大便中所含有的少量隐血,且该检查与其它检查相比较为便宜,且患者在检查时不会出现不适感,若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找出引起便血的原因。

(3)纤维结肠镜

该检查是大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可对检查者的结肠进行清晰的观察,并且可进一步对病变部位开展病理学检查,只需在直视下便可钳取可疑病变部位,这能有效诊断早期及微小结肠癌。

(4)钡灌肠X线检查

进行该检查的患者通常病变位置处于乙状结肠上段以及更高的位置,普通钡灌肠X线检查容易漏诊较小型的大肠癌,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可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这种检查方式还能有效显示癌症肿瘤的病变部位与病变范围。

(5)血清癌胚抗原检测

患有大肠癌的患者血清中含有癌胚抗原,经血清癌胚抗原检测可有效检测出,但癌胚抗原并非大肠癌的特异性抗原,广泛存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因此采用血清癌胚抗原检测对大肠癌并不具有特异性。但是在术后运用放射免疫法对癌胚抗原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判断手术效果,并对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监测。

(6)直肠内超声检查

该检查方法较为简易,但可迅速提供患者图像,显示直肠肿块的范围、大小、位置、深度以及周围各组织的具体情况,帮助医生有效分辨直肠壁各层的微细结构,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确定术后随访频率。

2.2 不同人群的检查方法选择

(1)一般人群

据相关统计,50岁以上的患者占据新发结直肠癌患者的94%,占据结直肠癌死亡的91%,因此,50岁以上人群应当定期开展身体检查,平均每5~10年开展一次细微体检。

(2)高危人群

有便血、大便次数频繁、粘液便、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病史的患者应当在40岁左右就进行大肠癌筛查,检查频率应当较普通人群多,一般3~5年进行一次筛查。

(3)有家族遗传史人群

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应当尽早前往综合性医院进行基因筛查,若检查诊具有遗传倾向应当依照医生制定的方案进行随访;若没有遗传倾向则只需要按照高危人群的筛查方式进行随访筛查。

2.3 鉴别诊断

(1)阑尾炎

患有盲肠癌的患者会出现右下腹疼痛以及右下腹肿块,并伴随有发热症状,较为容易被误诊为阑尾炎或者阑尾脓肿,误诊率达到了25%,因此,临床诊断最好结合既往病史与X线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率,最为有效的鉴别方式为手术鉴别。

(2)消化道溃疡、胆囊炎

相关研究表明,右半结肠癌特别是肝曲结肠、横结肠癌较为容易引起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发热、粪隐血实验结果阳性等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溃疡、胆囊炎,应用X线检查能有效进行两者的区分。

(3)结肠结核、痢疾

左半结肠或直肠癌会导致患者出现黏液血便或脓血便现象,过于频繁的大便以及腹泻会被误诊为结肠炎,这时可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或者细致的体检进行区分。

(4)内痔

内痔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出血,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肛门滴血,另一种为线状滴血。但直肠癌患者也会出现便血现象,其区分为就诊时会有肛门直肠刺激症状。

(5)肛瘘

出现肛瘘症状前会先出现肛旁脓肿,疼痛症状从局部开始向其余部位扩散,脓肿破溃后成瘘症状会得到初步缓解,不会出现直肠癌或者肛管癌可能引发的排便习惯、粪便性质变化。

3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的原理是利用高能X射线来破坏癌细胞,因为直肠癌肿瘤通畅会在最初发作的部位出现复发状况。放射治疗中也包含外束放射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两种,可选择进行术前放射治疗也可选择术后放射治疗,直肠癌手术后联合放化疗仍是标准的辅助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直肠癌治疗方法,即在手术中切除肿瘤以及肿瘤周围的部分健康的结肠或直肠以及附近的淋巴结。

(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广泛应用于大肠癌防治的全过程,大肠癌早期属气血瘀滞,湿热毒蕴所致,故以消瘤为主,或祛邪兼以扶正,使邪去而正不伤;中期正气尚未衰,但由于病程较长,正气耗损,属正虚邪实,故以攻补兼施为主;晚期患者正气耗伤,体质衰弱,肿瘤增大侵犯周围组织和脏器,或转移扩散,或给予化疗、放疗、癌肿切除术,造成正气衰败,治当以益气健脾,软坚散结。

4 大肠癌的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

每天应当多摄入魔芋、大豆制品、新鲜果蔬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且每日水果蔬菜摄入应当在5中以上,以补充人体必须的维生素C与胡萝卜素;谷物应当选择不含糖类的纯谷物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E,减少猪牛羊等红色肉类的摄入;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

(2)积极预防肠道疾病

预防息肉、血吸虫病、慢性肠炎等肠道疾病,若发现息肉等肠道疾病更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所以应当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治疗免于良性肿瘤向恶性发展,以防大肠癌的出现。并且便秘等症状也应当及时治疗,保持日常大便通畅。

(3)保持正常体重

日常生活保持适当体育锻炼,避免长期久坐,将体重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可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发生。

(4)定期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家族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既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以及家族内患有直肠癌的患者应当定期进行相应检查,及时注意日常大便带血、便血、腹泻、便秘等大便习惯改变。

(5)正确用药

阿司匹林、维生素等制剂可以有效减少大肠癌的发生,但是药物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有个体差异性,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严禁擅自摄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