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逯玉春 ,高文婧 ,赵军

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100

摘要:目的: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共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修复,观察组应用口腔种植修复。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的比对上,显著优于参照组。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对上,显著低于参照组。观察组在满意度、稳定性的比对上,显著优于参照组。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理想,并发症较少,且能提高满意度、稳定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牙列缺损

牙列缺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因为牙齿脱落造成牙列不完整。不仅会影响患者面部美观,给患者带来不自信的表现,也会影响患者的进食。牙列缺损的病因很多,其主要因为牙周病、龋齿,或者由外伤导致。若不及时对牙列缺损进行医治,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牙周病,会对患者的牙齿造成严重的变形。口腔种植修复在医学界是一种新型的牙列缺损治疗方案,比传统的固牙方式的修复更加简便与美观,并且在经济性与安全性上有一定的提高。牙科技术发展使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成为牙列缺损主流治疗方案。此种方式对于患者牙齿修复效果好且能保证牙齿美观程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恢复咀嚼功能及言语功能等。在治疗过程不需要对其正常牙齿结构破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性较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的刺激小,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较小,患者对此种治疗方案的满意程度更高。本文将我院收治的70例在医院治疗牙列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探讨。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抽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共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7.44±6.35)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8.05±6.21)岁;以上两组基本资料比对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修复的方法,先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消毒处理,并实施麻醉,麻醉后将患牙清除干净,而后在进行详细的排龈、牙体预备处理,同时应用硅橡胶制膜,接着制备石膏模型,结合模型制作全瓷冠桥,最后在协助患者试戴模型,确定合适后进行相关的粘结处理。

观察组应用口腔种植修复,详细如下:行常规口腔消毒、局麻,应用手术引导板进行辅助治疗,处理患处骨面及黏骨膜,而后沿牙槽嵴进行切开,切开后对黏骨膜进行剥离处理,并于牙槽嵴顶点球钻定位,接着进行喷水冷却,并对孔径进行扩张,这一过程中要对碎屑进行处理,并应用合适的植体进行植入,植入后应观察植入体情况,确定良好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同时将螺丝放入其中,最后在进行软组织缝合。

1.3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的软件为SPSS20.0,计数资料为例数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为均数±平方差(¯x±s),t值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种修复方法的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修复方法的有效率对比存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种修复方法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5

28

6

1

97.14%

参照组

35

18

7

10

71.43%

x2

8.737

P值

0.003

2.2对比两种修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修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种修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疼痛

出血

感染

发生率

观察组

35

1

1

0

5.71%

参照组

35

2

4

2

22.86%

x2

4.200

P值

0.040

2.3对比两种修复方法的满意度、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修复方法的满意度、稳定性对比存有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表3对比两种修复方法的满意度、稳定性(¯x±s,分)

组别

例数

满意度

稳定性

观察组

35

9.41±0.85

8.31±1.67

参照组

35

8.22±0.74

7.05±1.11

x2

6.247

3.717

P值

0.000

0.000

3讨论

牙列缺损本质上是牙齿缺失后所造成的牙列不完整,其在出现后不仅会对患者牙齿实用度造成影响,同时亦会影响到患者牙齿的美观性。临床实践表明,多种因素会导致牙列缺损的发生,包括龋齿、牙周病、发育畸形、外伤等,在牙列缺损发生后,通常会导致牙冠长度明显减少,此时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处理,往往会对患者的牙周组织造成损害,这则会降低患者的咀嚼功能,同时该种情况发生后还会导致发音不标准情况的出现,从而使患者的语言功能降低。其中,常规修复治疗属于牙列缺损治疗的常用方法,此种方法能够在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局限性较大,这是因为此种方法应用后易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覆合效果差等情况,且此种修复方法本身对牙颌畸形的干预效果也极为有限。此外,常规修复本身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并且患者在佩戴期间还极易出现严重的不适感。因而在对牙列缺损患者治疗时,可以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方法,以保证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口腔种植修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牙列缺损修复方法,其具体包括种植义齿、覆盖义齿以及固定义齿等,通常情况下在义齿类型的选择上,临床多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此来促进患者口腔功能的整体改善,并保证修复治疗的预后。其中,口腔种植修复的核心在于将钛材质的种植体,植入到口腔的牙槽骨之中,从而保证修复的效果。临床研究指出,钛材质同人体有着较高的生物相容性,故而在修复一定时间后在将牙冠覆盖于上,可以起到显著的牙列缺损修复作用。并且在对患者应用此种修复方法后,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骨吸收,以起到保护骨膜的作用,同时依据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行修复,还可以有效规避修复过程中所致的疼痛、桩核脱落,从而保证修复的效果,并保证修复后其能有理想的稳定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修复方法的有效率对比存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种修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种修复方法的满意度、稳定性对比存有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口腔种植修复可以在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故而患者若不存在治疗禁忌,应优先考虑应用该种方法。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理想,并发症较少,且能改善满意度、稳定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明达,高士军,迟艳侠,段峰,初明慧.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2):154-156.

[2]郑少平,车德平,许凌云.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J].当代医学,2020,26(27):162-163.

[3]常忠福,姜丹丹,张志荣,蔡建英.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20,29(02):217-220.

[4]韦彦锋,刘艳春,白琴.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1):2171-2173.

[5]黄海,郭观生,赖仁发,冯智强.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有效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