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CT/MIR室),江苏 徐州221600
摘要:目的: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探究核磁共振检查步骤、最终结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抽取参考对象44例,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8月,结束于2022年5月,对其检查后发现,全部患者诊断为: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而后提供临床检查,具体措施为:手术病理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统计最终结果。结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相比较来说,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无差别,P>0.05;在核磁共振检查后,髌骨软骨骨折、股骨外踝骨软骨骨折分别为9例(13处)、35例(38处)。结论:临床上,核磁共振检查有非常重要意义,既可较好地显示患者膝关节病变情况,又能提高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核磁共振;手术病理检查
骨科疾病中,膝关节骨软骨骨折较为多见,有较高危害性;对其全面分析发现,此类疾病影响因素诸多,临床上总结为:直接外力作用、间接外力作用,且疾病发作后,患者外在症状较为复杂,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持续进展阶段,会明显增加患者功能障碍诱发风险,进而对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就目前来说,对于膝关节骨软骨骨折,在临床诊断领域,常规X线扫描未能有效显示,检出率较低,因此,需选取更加有效诊断模式[2]。本次研究主要抽取44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分析,探究核磁共振检查内容、应用效果,详情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背景资料
2020年8月,为抽取研究对象的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在2022年5月,调查统计后发现,全部患者44例,疾病类型诊断为: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分析资料如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共抽取20例女患、24例男患,年龄方面,所涉区间在26岁-63岁,平均值经计算求取为(44.56±2.09)岁,受伤时间中,最短3h,最长4h,平均时间计算后为(3.46±0.29)h,损伤部位方面,左膝关节损伤、右膝关节损伤、膝关节交锁人数为21例、20例、3例,受教育水平中,有5例本科和以上学历,8例大专学历,10例高中和中专学历,10例初中学历,7例小学学历,4例文盲。
1.1.1纳入标准
(1)基础条件:研究内容整理并上报医院伦理单位后,结果表示批准;(2)抽取患者均诊断为: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经手术病理学检查予以证实,且伴随程度不同疾病症状;(3)对于研究内容,指派专业人员耐心解说后,抽取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家属表示理解,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1.1.2排除标准
(1)伴随手术禁忌症的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2)其他部位处,伴随骨折的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3)伴随癌症疾病患者;(4)肝、肾、心脏器中,有严重功能不全表现者。
1.2方法
核磁共振检查,为本次研究抽取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提供,检查前,对于患者心理状况,临床工作人员需密切观测,并进行适当开导,对于部分内向型患者,工作人员可采取鼓励、引导方式,嘱咐患者勇敢表达;在取得患者高度信任后,对于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知识(诱因、症状、危害程度)、核磁共振检查知识(流程、优势),工作人员可简单整理,并为患者讲解,该过程中,对于部分抽象信息,工作人员需避开专业性用语,通俗讲解,并在电子产品辅助下直观化呈现,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重建患者积极心态,提高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核磁共振检查配合度,确保最终结果准确性[3]。而后,实施检查,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仪器与参数。核磁共振扫描仪,型号为:GE3.0T;膝关节表面线圈,扫描序列为:TSE(快速自旋回波)、STIR(脂肪抑制序列),相关参数为:STIR,TE、TR分别为:60ms、2500ms;T1WI参数,TE、TR分别为:15ms、500ms;TSE序列中,TE、TR分别为100ms、2200ms,层厚:4mm;(2)操作步骤。在临床工作人员辅助下,抽取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需对自身体位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检查体位以仰卧为主,而后选取患者膝关节处,开展矢状位、冠状位扫描,该过程中,矢状位扫描时,对于STIR序列、T2WI、T1WI参数进行扫描;冠状位以STIR为主;在部分伴随髌骨骨折患者中,可开展PDW、STIR扫描,最后,对于扫描结果,工作人员需详细记录,检查结束。
1.3评价指标
统计检查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核磁共振结果。
1.4数据分析
检验计数资料时,用卡方完成,全部指标在SPSS25.0下分析,临床代表时,具体形式为(%),P<0.05。
2结果
2.1检查结果
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在手术病理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后,其诊断准确性无差别,P>0.05。详见表1.
表1 统计检查结果(%)
检查方式 | 髌骨软骨骨折 | 股骨外踝骨软骨骨折 | 总计(%) |
手术病理结果(n=44例) | 9(20.45) | 35(79.55) | 44(100.00) |
核磁共振结果(n=44例) | 9(20.45) | 35(79.55) | 44(100.00) |
X2 | -- | -- | 0.00 |
P | -- | -- | 1.00 |
2.2具体分析
核磁共振检查后发现,抽取44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髌骨软骨骨折、股骨外踝骨软骨骨折分别为9例(13处)、35例(38处);其中,9例(13处)髌骨骨折患者中,伴随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5例、4例;35例(38处)股骨外踝骨软骨骨折患者中,骨折片游离至关节内、股骨髁痛骨折片存在轻度分离、骨折片未游离患者为28例(30处)、4例(4处)、3例(4处)。
3讨论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病变部位在关节内部,有较高危害性,在好发人群中,主要表现为:青少年患者;对其全面分析发现,此类患者发病后,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较为普遍,进展阶段,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4]。
从本文结果来看,指标显示:对于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在手术病理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后,最终结果比较,差别小,P>0.05;具体分析为:髌骨软骨骨折、股骨外踝骨软骨骨折分别为9例(13处)、35例(38处)。原因在于:核磁共振检查,有较高分辨率、无辐射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通过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方法进行干预,能够较好地掌握患者膝关节相关信息,如:解剖结构、内部肿块情况;与此同时,对于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核磁共振检查还能够较好地显示内部信号情况以及关节腔内是否存在积液、游离骨块,从而有效鉴别疾病,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策略提供重要参考[5]。
总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核磁共振检查效果确切,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唐育斌. 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7):141-142.
[2]杨静.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3):33-35.
[3]冷冰.核磁共振对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7):40-41.
[4]李静,韦人瑞,郑树远等.研究分析对于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MRI诊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0):41-42.
[5]陈海清.磁共振在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