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出现并发症风险及处理措施。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2032例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对其资料展开回顾性方式分析,分析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例数、并发症的种类以及构成比。结果: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中有65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20%。在并发症事件中包括拔管综合征、出血血肿、血管内膜损伤、严重心律失常、血栓形成或者栓塞、心包填塞。结论: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对术中操作有严格要求,这与并发症事件存在直接联系,术前应该对患者展开全面检查以及时发现隐患并制定积极控制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制定详细的处理预案,确认各种抢救物品到位以避免发生并发症或者是在出现并发症后能够展开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引发严重后果。
【关键词】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类型;处理
心脏介入手术是临床对心脏病展开诊疗的主要手段,通过将相关器材送入到患者心脏或者血管当中以达到诊疗疾病的效果,心脏介入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诊疗效率高等优势,被应用于多种心脏疾病[1]。但心脏介入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诸如术中适应症、介入器材选择、操作方式以及操作者专业技术水平等,一旦出现疏忽可能会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不但可能影响手术诊疗效果甚至会出现其它对身体产生负担的风险[2]。目前心脏介入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例数也对应增多,因此对此类手术引发相关并发症进行系统整理,从而制定对应的防范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笔者将2015年~2022年间收治展开心脏介入手术干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5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2032例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患者中男性有1401例,女性有631例;年龄在45~75岁间,平均(54.81±2.61)岁。患者到院就诊原发病具体如下:669例为风湿性心脏病,11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162例为房室传导阻滞,341例为阵发性室上速,308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07例为冠心病。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具备心脏介入手术适应症;临床资料齐全;无合并其它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
1.2方法
对所纳入2032例患者基线资料、治疗数据等进行回归性分析和总结归纳,进一步整理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事件情况,主要了解在对患者进行导管介入相关操作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引发损伤情况与围术期发生并发症的关联性,分析展开心脏介入手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整理并发症事件构成、种类。
2结果
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中有65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20%。关于并发症的种类和构成比情况,详情请见表1。
表1 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种类、构成比(n=65)
并发症 | 例数 | 比例(%) |
出血血肿 | 18 | 27.68 |
拔管综合征 | 13 | 20.01 |
严重心律失常 | 13 | 20.01 |
血管内膜损伤 | 9 | 13.85 |
形成血栓/栓塞 | 6 | 9.22 |
假性动脉瘤 | 3 | 4.60 |
心包填塞 | 3 | 4.60 |
总计 | 65 | 100.0 |
在出现并发症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对手术的操作方法、手术对应人数、并发症人数等数据请见表2。
表2 心脏介入术类型、并发症事件构成比情况
手术方法(n) | 并发症人数 | 比例(%) |
左右心导管检查术(558) | 22 | 2.14 |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468) | 11 | 4.89 |
射频消融术(342) | 11 | 1.16 |
冠状动脉造影术(279) | 8 | 3.60 |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235) | 6 | 3.80 |
经皮冠状内血管形成术并血管内支架(46) | 4 | 6.61 |
3讨论
随着心脏介入手术在临床心脏病及相关术式操作的广泛应用,虽然具有安全、高效以及微创等优势,但作为针对心脏器官的精细操作术式,难以避免因为各种因素而出现相关并发症事件,增加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负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甚至成功率,且并发症会增加后续治疗难度,有一定的致死率[3]。笔者对本院2015年~2022年间收治接受心脏介入手术干预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得出有65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20%。而并发症事件类型包括拔管综合征、出血血肿、血管内膜损伤、严重心律失常、血栓形成或者栓塞、心包填塞,对各类并发症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后整理如下:
出血血肿:在接受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周围血管受损出血或者发生动脉血肿的概率在2%~4%间,是常见并发症,该并发症发生原因在于展开心脏介入治疗时没有选择合理的穿刺位置,没有科学的压迫止血手段或者是应用抗凝剂之后没有严格制动而导致[4],因此在心脏介入术患者治疗应该做好相关评估工作,完成手术后24h压迫伤口,叮嘱患者不宜过早活动以免由于出血而产生血肿。
拔管综合征:在手术拔管操作时对血管产生牵拉刺激、疼痛感、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等原因都可能让机体的出现血管迷走神经的反射性兴奋状态,较为典型的症状为明显出汗,心动过缓(每分钟不超过60次)、脸色苍白、血压下降以及意识障碍等
[5],甚至有部分情况严重的出现低血压性休克,有一定的致死风险。在进行把关操作之前要详细说明相关内容争取得到配合,拔管时要严格控制按压力度动作保持轻柔,如有必要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后再拔管,尽量避免或者控制出现拔管综合征事件。
心包填塞:介入操作导致血管或者室壁发生穿孔并在心包腔堆积大量的血液,此类并发症威胁性高需立即展开手术处理,这与操作不规范存在直接联系,在为患者手术操作导管/导丝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和足够耐心,术前将导管前段变为自然弯曲的形状,以免心脏组织受到导管端冲击而引发该并发症。
血管内膜损伤: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可能和操作失当、患者自身动脉硬化、动脉壁炎症等有关联,一旦发现要立即停止介入治疗并将导管退到大血管之内,让受损的血管内膜血管血流恢复正常。
严重心律失常:介入作为侵袭性操作,不可避免对心脏组织有所刺激,并可引发心律失常症状,在术前应确认患者机体电解质状态,检查是否有其它诱发因素,手术操作尽量避免刺激心脏组织。
形成血栓/栓塞:导管如果操作时间太长,会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形成血栓;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于导管刺激脱落可形成栓塞。这要求术者对于导管操作掌握程度要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术中操作是否得到与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事件存在紧密关联,术前需要做好全面检查和精细评估,提高术者自身专业素质,严格要求手术操作质量,确认各种抢救物品到位,一旦发现异常可展开积极抢救,正确、及时处理并发症以免对患者造成严重威胁。
参考文献:
[1] 刘艳红,宋青青,肖云彬.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4):2147-2152.
[2] 邓晓娴,张刚成,沈群山,等. 介入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中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2022,50(4):342-345.
[3] 徐彩云,王红银,王丹,等.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5):594-596.
[4] 王紫监,陈敏,张海洋,等. 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无复流心力衰竭的价值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7):794-797.
[5] 郭云飞,彭红玉,赵烨婧,等.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分叉病变介入干预策略及围术期并发症分析[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1,29(11):617-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