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陆路边境口岸防范重大疫情疫病传入的工作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浅谈关于陆路边境口岸防范重大疫情疫病传入的工作思考

田国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沧源海关 云南 沧源677499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长的陆地边界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是我国边界条件最复杂的省份。根据云南边境地区的特点、境外重大人类疫病、动物疫病的形势以及国内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猴痘、登革热、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探讨了陆路边境“重大疫情疫病”检疫防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重大疫情疫病检疫防控

引言

缅甸,老挝,越南,临近我国,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种丰富,适宜于各种病媒昆虫、啮齿动物及病原体的繁殖。非洲猪瘟、新冠肺炎、草地贪夜蛾等重大传染病,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速、便利的运输、庞大的全球贸易、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重大传染病的跨国传播和爆发的危险前所未有。

1边境重大疫情疫病检疫防控的难点

1.1边境线长、口岸多、零星分散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边境线长4060公里,有23个国家级和省级口岸,昆明海关管辖41个非口岸通道,其中8个设站,其余33个通道,如遇特殊情形,可经申请,实行临时预约管理。由于资金短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卫生、动物检疫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较差,导致疫病的输入、传播和传播。

1.2人员和货物非法出入境屡禁不止,单边管理、监管和处置难度大

由于境外市场无正规管理机制,需求与物价的不同,边境地区的非法人员、商品进出频繁,走私进藏的动植物和制品尤为突出。相邻国家在某些贸易口岸设立了海关或检疫机构,边界多数区域没有天然屏障和人工隔离,属于中国单方面的管制,对疫情的控制和控制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1.3边民和出入境人员疫情疫病防护意识较为薄弱

边境线上有田地相连,村寨相望,边民跨境务工、购物、就医等活动十分活跃。大部分边境居民、出入境人员对传染病、动物疫病的危害及防治意识较差,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容易导致疫病的蔓延。

1.4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提高

尽管边防各部门建立了海关、移民、卫生健康、农业、林业、草原、公安、旅游、商务、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交流,但是,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科学、有效。邻国的公共健康信息不够透明,很难在各国之间进行合作。防治工作不齐头并进,严重影响了防治工作的整体成效[1]

2做好重大疫情疫病防控的对策措施

2.1以风险分析为基础,建立疫情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

国际动物健康组织、国际植保组织等机构制订了有关疫情监测、风险分析等国际标准;通过对入境人员、货物、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风险评价,并对入境人员、货物、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等进行风险评价;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脸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周围区域的疫病进行实时、准确的筛选、掌握、建立一个可视化的平台;通过跟踪追溯,科学地分析、掌握重大疫情流行的内在规律,利用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检验检疫风险评价模型;对疫病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对国外疫情进行风险预警;强化风险评估,对港口重点疾病进行动态调整;推进智能单兵、流动调运等智能化设备,持续提升运输、行李、快递等的检疫效率。

2.2构建人才、技术、实验室支撑体系

“检出率”、“除害处置效果”是检验口岸通关效率、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标志。这两项指标的优劣与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仪器设备和检验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检验仪器,无法充分发挥海关的法律和法规。发展传染病快速检测试剂,新型监测诱剂,以及相应的检疫处理试剂,加强对动物的检疫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规划。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各种业务系统集成起来,建设统一指挥、分级处置的重大疫情、疫病突发事件指挥指挥平台。加大口岸检疫防控系统投入,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强化各级管理、技术队伍、实验室等核心能力建设,确保“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

2.3整合社会资源,在边境口岸构建重大疫情疫病的联防联控机制

“联”是由当地人民政府牵头,海关、移民、卫生健康、农业、林业、草原、公安、旅游、商务、市场监督等部门对重大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采取的联系、联合、联动的工作措施。“联系”指的是交流信息,如果有疑似病例,海关应向当地政府机关通报;当地有关当局在就医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发现有传染性疾病或动物疾病,亦须向海关报告。加强风险分析与联合研究,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形成内外控制的合力。

“防”,是由当地人民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对突发的疫情疫病进行“早排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突发的疫情疫病采取紧急根除或控制措施。

“控”是指农业、海关、海关等有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对有重大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地区、口岸实行划定疫区、禁止人员通行、禁止商品进出等应急控制措施。加强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检疫监管、除害处理和技术支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由当地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健全联防联控机制。

2.4打造“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

“境外合作防线”是指通过与相邻国家的政府、海关、卫生、农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防控工作,当发生重大疫情时,可以及时向邻国报告。在国外,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把疫情的实际控制线限制在国家和口岸的边界。要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工作协调例会制度、海关稽查制度、加强科技合作交流、重大疫情疫病监测、建立疫情疫病免疫保护带等。

“口岸把关防线”是指在关区内,海关依法对重点疫病进行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以防止重大疫病从海关值班的口岸或通道传入,预防和控制口岸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植物疫情、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应用疫情风险等级评定的评价指标,通过对监管方式的改进,达到了风险监控、现场查验、企业监管等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确保执法活动可追溯[2]。加强对检疫和检疫的科学管理,健全“前置作业、检查作业和处理”工作程序,加速建立口岸疫病初筛、鉴别实验室,应用智能查验、抽采样、检疫处理以及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对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单位的监管,切实应用检查、认证、信用等方面的监管,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的实现。

“境内联动防线”是在正常和突发事件中,按照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多发季节和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采取预防为主、防制结合、科学防控的方针,在进行危险分析后,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在各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相关单位积极配合,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建立起一种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工作体系。推动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风险联动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打击非法人员、非法入境、非法贸易等,建立联合监督机制。加强防控工作的宣传与风险防范,健全风险研判、风险评估、决策与防控协同机制。运用大数据和其他技术进行风险分析,实现风险预警、风险处置和智能响应[3]

结语

抵御外来重大疫情疫病传播,应该加强当地各级人民政府的防控疫情的主体职责,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和有效的集中指挥系统,要做到职责明确,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通达,执行有力,提高口岸和边防安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小龙.陆路边境口岸防范重大疫情疫病传入的工作思考[J].口岸卫生控制,2020,25(03):15-18.

[2]李政跃.云南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李成林.重大疫情应对背景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2(03):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