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41400
手术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刀。人体在受到外伤、炎症、肿瘤、畸形等困扰的时候,常常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手术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这就是手术麻醉。麻醉的目的是让患者失去知觉,消除患者的紧张,同时能有效抑制手术创伤带来的伤害性刺激,让手术可以顺利进行。不过麻醉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恶心、呕吐,也有可能导致循环系统失调,出现呼吸减弱,甚至是出现器官功能受损等等,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手术室麻醉护理尤为紧要,可以保证良好的麻醉效果,最大程度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撑。
一、麻醉方法
在临床将麻醉分为两类,一种是全身麻醉,另一种是局部麻醉。手术部位的不同,在麻醉方式选择方面也有所不同。顾名思义,全身麻醉是指可以让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全程无意识,完全感受不到手术创伤带来的疼痛。局部麻醉仅仅是让病人的某一部位失去知觉,手术过程中病人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至于麻醉时间,则由手术时间来决定,手术时间越长,麻醉时间也会随之延长,相反,麻醉时间也会相应地缩减。
二、手术麻醉都有哪些风险?
不论是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导致麻醉风险增加的因素有很多,如医疗水平、技术经验等。当然,也与病人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如果病人的身体情况比较差,又或者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其麻醉风险会相对较高。手术的复杂程度以及操作难度也是导致麻醉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越是困难、复杂的手术,麻醉风险也就越高。麻醉效果的好坏,对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如何提高麻醉效果,是外科手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三、手术室麻醉护理方法
(一)术前麻醉护理
实施外科手术的前一晚,由于大多数病人缺乏对手术过程的了解,通常会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这时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讲述与手术相关的知识,包括手术流程、手术过程、注意事项等,让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患者良好心态的建立。同时,许多病人对手术实施存在诸多的疑问和困惑,护理人员要秉持耐心、热心的态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人答疑解惑,帮助病人树立治疗信心。手术实施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室内的温湿度进行合理调整,为手术开展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这是因为手术室温度过高的话,容易导致病人呼吸道干燥,加重不适感,而温度过低的话,容易降低病人的体温,从而引发感冒,所以适宜的手术室环境尤为重要。在正式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保证镇静止痛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规范性。给予病人麻醉药物之后,需要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如果病人出现神经反射应激或基础代谢降低等情况,应酌情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病人术中出现不良反应。
(二)术中麻醉护理
手术正式实施之前,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为麻醉和术中给药以及输血补液等创造条件。结合手术实际需求,协助病人调整到最为舒适的体位,避免压迫骨突出部位,提高病人术中的舒适度,对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做好心电监测。对于实施全身麻醉的病人,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协助麻醉医生开展麻醉工作。在麻醉诱导期,要对麻醉药物进行严格核对,确定无误后按医嘱给药。在麻醉维持期,由于病人身体遭受手术创伤的刺激,很容易发生意外,为了保证手术安全、稳定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在麻醉苏醒期,需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病人因受凉引发感冒。对于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由于病人全程处于清醒状态,为了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及心理变化,给予病人适时的鼓励,促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手术室内避免大声喧哗,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刺激,给手术实施带来不良影响。另外,不论是微创手术还是大型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突发事件,为了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娴熟的急救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一旦术中出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告知并协助配合麻醉医生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三)术后麻醉护理
实施全身麻醉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比较长,当病人还未恢复意识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道情况,必要情况时,应采取吸痰、清理鼻内分泌物等措施,保证病人呼吸道的畅通。手术结束后,当病人的状态趋于稳定时,方可将病人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护理交接工作。定时巡视病房,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另外,手术室护理人员还需做好药品管理工作,每次手术结束后,要对麻醉药品进行及时清点,并做好药品使用信息。当药品不足时,要及时补充,以便更好地满足手术室麻醉需求。
总而言之,手术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所有的手术前都需要给患者实施麻醉,使患者免受疼痛折磨。通过全面性、针对性的麻醉护理,可以提高麻醉效果,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保障,改善预后结局,使病人能够尽快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