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火石山中心校 15140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力的增强,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愈发明显,无疑是世界上的政治强国和经济强国。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相对薄弱,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别具一格,自成体系的中国文化在目前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文化大背景下显得处境较为艰难。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国威胁论和修昔底德陷阱等理论甚嚣尘上,不利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和谐理念的传播。
在这种背景下,响应领导人为外语人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翻译中国文化典籍,让世界了解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对改善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不利地位,打破修昔底德陷阱的谬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国关于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先进理念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从1807年第一本《论语》英译版 The Work of Confucius开始到目前为止现存11个英译版本,而其中只有辜鸿铭版,黄治中版和吴国珍版三版是中国人主导的翻译版本,其他8个版本均为外国学者所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障碍,外国学者在进行《论语》英译特别是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的时候难免会存在理解的偏差和代入本国文化的现象,致使原文的语义无法被精准传达,《论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也无法被外国人真正了解。[1]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孔子全部政治主张的出发点的概念之一。[2]因其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并未对“仁”做出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将其给出的不同答案大致归为两点:第一,爱人为仁,即应相互仁爱,建立伦理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第二,“克己复礼”为“仁”,即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
理雅各(1815-1897)是苏格兰的汉学家,传教士,教育家和学者。理雅各致力于人类的发展,他尽力学习和吸收包含中国经典文学在内的亚洲思想和文化,以传播这些新知识到基督教中。
显而易见,理雅各的翻译目的是了解中国文化以补全西方的基督文化,是以西方文话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他对《论语》进行翻译时无需深究语句的深层含义,仅需提取其中和基督文化相同点,进而大量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对语篇中蕴含的文化负载词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研究和注解。
在理雅各的译本中,“仁”主要译为virtue或者the good,而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八版》中,virtue的注释为“behavior or attitude that show high moral standards”[3],即“美德,高尚的行为和态度”,这明显与“仁”的实际内涵有所出入。
辜鸿铭及其翻译情况
辜鸿铭(1857-1928)是我国近代学贯中西的翻译家。受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时的校长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托马斯·卡莱尔的影响,辜鸿铭早年就已经了解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与西方的种种陋习并对其深恶痛绝。因此他对中国文化十分自信骄傲。
辜鸿铭的翻译目的在于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变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歧视和偏见。这在当时落后的晚清民国时期十分难得可贵。由于本身儒学功底的深厚,辜鸿铭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显得得心应手。
在辜鸿铭的译本中,“仁”基本上译为moral,其在同一本字典中被解释为“concerned with principles of right and wrong behaviors”,即对对与错行为的规范与准则,道德的。
虽然在传统儒家学说中“仁”和“德”仍具有一定区别,“仁”是一种淳朴的,发自内心的,与生俱来的哲学观念;而“德”则是由于人无法坚守“仁”的要求而退而求其次产生的相应的对人的束缚和规范,但辜鸿铭的“道德”要比理雅各的“美德”更接近“仁”的本意。如果辜鸿铭有为了保证行文流畅而未对“仁”的真正含义做出详细解释的可能性,理雅各译出的“美德”则完全是断章取义的结果。
以《论语·里仁》中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5]为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理雅各的译本为:The master said."The faults of men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lass to which they belong.By observing a man's faults, it may be known that he is virtuous."
[6]
将理雅各的译文进行回译我们可以得到“人的缺点是他们的阶级所特有的,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缺点就能得知他是否是具有美德的。”
可以看出来,除了virtue的翻译外,理雅各先入为主,把意思是“类别”的古汉语“党”译为了拥有鲜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创造的“政党,阶级”的概念。
孔子“仁”的思想奠定了儒家学说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使我们民族具有敦朴厚重,刚毅木讷的性格特点。假设以“仁”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能够通过典籍英译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外国群众了解中华民族的“仁爱”,那么修昔底德陷阱危言耸听的效果将会被大幅度削弱,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也能被更多人看到中国的诚意,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抓住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黄金时期,在课堂中引用优秀的译文加以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对优秀的和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典籍加以翻译,培养其翻译能力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将中西方译者的译文加以比较,使其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树立包容的正确的积极的文化观,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为祖国输送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能力,具有正确价值观和强烈使命感的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基础的人才保障。
加强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之一,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典籍英译无疑是其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步。这一步不能靠着外国学者带着本身的政治文化色彩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进行“拿来主义”,而应该由我们自己的学者来进行研究与翻译,从而向世界精准传递出中国的声音和想法,实践“拿去主义”,向外界展示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与丰厚的精神遗产。
参考文献
[1][1]张琪琪,龙璐.目的论视角下《论语》不同英译版本对比分析——以辜鸿铭和安乐哲《论语》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21(18):82-83+89.
[2]曹德本 《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 第八版》
[4]《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上海电视大学 鲍鹏山
[5]《论语》
[6]Confucian Analects translated by James Leg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