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仁礼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析孔子的仁礼思想

苏雪

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102211

摘要:孔子从社会信念、个人情感方面出发,将修身养性与“礼”的传承融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奠定了实践途径。同时,他也将“仁”与“礼”二者融合,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以礼表仁,以仁述礼,建构起影响中华民族的仁礼思想的伦理体系。本文试图在阐释“仁”的内涵和践行“仁”的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仁”和“礼”的辩证关系,以及仁礼思想的当代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仁爱 礼治 仁礼

一、爱是仁的内涵

“仁”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是春秋晚期的新名词。尽管出现较早,但是在孔子之前使用很少,而且其内涵模糊。五十岁以后,“仁”字在《论语》出现的频率极高,可见,“仁”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其本意是“对人的一种亲和、友爱”,后来,孔子及其弟子把“仁”发展为道德概念,指的是道德规范的崇高境界。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的概率极高,几乎在每一篇语录体中都有涉及,孔子认为“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并且把“仁”看作是君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从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发散而出的义、礼、智、信、勇、孝、忠、恕等伦理思想,是人们处理道德关系的根本原则。“忠”的思想是弘扬诚实不欺、讲究信用的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爱国心理和使命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恕”的思想,对于促进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可见,“爱”是“仁”的根本宗旨,也是“修己”之学的根基。孔子认为“爱人”的内涵是“仁”,“仁者爱人”是根本宗旨,“爱”是内涵。先人后己,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一般爱自己多,爱别人少,或者爱别人和爱自己同等重要。可见,“仁”是人们发于心的境界和态度。

“仁”是培养一个人的仁德、品行的道德基石,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从“修己到治人”的变化过程。“修己”乃为政之根本,为政者只有在“修己”的过程中才能培育塑造自己的使命意识和道德规范。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靠个人的努力,这也是个人德行不断趋于完善的实践过程, 人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当然,“仁”也不仅仅停留在“爱人”的抽象层面,扩展到爱自然、爱社会、爱生态的具体方面。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一个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仁”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人的品格的自我超越,是一个人不断地向德行完满方向发展的渐变过程。可见,“仁”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我们应该用美学的标准去追求“仁”,而不要用量化的标准到达“仁”。中国人所讲的“仁”是从内心感受世界,中国的理想主义者在世间行“人道”,从“挑水砍柴”到“王道仁政”无所不包,因而是“入世”的学问。

二、礼是仁的途径

在整个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礼”包括了社会政治制度、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所有社会领域的不同方面,从思维到人格造就的动力机制,体现在孔子的从“己”到“仁”的思想变化中。孔子对周礼的继承和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救世。

春秋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孔子抱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开始周游列国讲学,倡导“礼治”,希望能够通过“克己复礼”恢复西周以来的“礼治”制度,重新建构伦理道德体系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这里的“复礼”并非是简单的按照尊卑等级来做事,而是通过人们发自内心地守礼,从社会道德层面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因为,各种治国理政的道理,典籍上写的很清楚,很完备,但是人是执行者,而“仁”则是执政者修养的核心。

“礼”谓制度品节。孔子认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德、礼为先,政、刑为后。“礼”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仁”“恭”“敬”“让”“情”等方面。道德礼仪可以引导、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礼”和“仁”是贯穿于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普遍规范。“仁”是一个人的内在的“美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那么“礼”则是人的外在文饰,是人之为人的外在规定。因此,一个没有仁德的人根本不会正确对待“礼”。他认为“爱人”也是行政的要务,把“礼”看成是爱人的要务。“谦逊礼让”不是逃避竞争,也不是缺乏进取精神,而是宽宏大量,秉持礼仪之谨敬、庄重,互致谦让,雍容揖逊。君子之争,不逾礼,不妄为。即使参与竞争也要始终保持雅量和风度,彼此都要从容大度、相互尊重、彬彬有礼,实质这就是“仁”和“礼”的高度统一。

三、礼和仁的关系

仁”“礼”几乎就囊括了上到君子下到百姓,大到治国,小到为人的所有行为规范。在《论语》之中,孔子的“礼”与“仁”思想总是相互伴随,“礼”是对人们外在的约束,而“仁”则是内在的修养。孔子认为,只有“克己复礼”才能达到“天下归仁”。因此,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既是德性之学,“仁”思想便是其核心所在。因此,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和宣扬“仁”的思想,教导他的弟子们成为一名仁者。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孕育中生成的,也是经过孔子和弟子的不断实践形成的。因此,“仁”“礼”思想具有中华民族丰富的德育精神。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引导、教育人们向至善、至美的方向发展,对人们起到教化作用。“仁”“礼”的德育思想是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在当时战乱的社会环境中,“仁”“礼”思想蕴含着宝贵的德育精神,其实质是教导人们以精神的充实面对生存的困难,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德育思想来协调社会各阶级成员之间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安稳定和统一。

参考文献

[1]阎韬.孔子与儒家[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1

[2]王杰.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M]人民出版社,2010.12

[3]单纯.儒家思想的魅力[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5

[4]冯爱冰.儒家思想在定分之争中的应用[M]法律出版社,2017.5

作者简介:苏雪(1983.11),女,汉族,辽宁抚顺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