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淮海技师院校“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淮海技师院校“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为例

王耀进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但是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基于对职业院校“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对合作方式、合作形式、合作机制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到实现校企合作更好的进行产教融合的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合作发展

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地,职业院校和企业加强合作有利于对学生的技术能力、职业技术水平、理论知识进行提升,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的并不融洽,要努力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对学生共同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校企合作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是结合市场需求找到的可解决育人问题的可行性途径,这个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水平,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水平质量的发展,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企业未来发展。

一、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意义

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在学校进行教习理论知识,对企业教学实践技能,将教学和生产活动等容为一体,产教融合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结合企业开展合作育人模式,职业院校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将产业和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是十九大针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为产教融合开辟了新的局面。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了《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发展途径。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就是让企业和学习共同承担起育人的工程,产教融合要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这有利于促进产教融合的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因为学习和企业在社会上承担的职责和责任不同,二者共同育人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产教融合还借助新的学徒制度,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做到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功能,注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现状

我国目前的校企融合只是对产教融合进行单一的设置和规划,并且我国也没有过多关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资料,即使有资料也是以某一学科为主,没有对区域的校企合作产教结构进行深度、动态化的剖析。但是国外的产教融合程度已经非常成熟,如:“法国学徒制度”、“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德国双元制”、“美国的‘生涯教育’与行业组织”等,我国在这方面和这些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如德国的企业在校企产教合作上就非常主动,这个国家重视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但是中国恰好相反,中国的企业的参与度不高且对人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较少,可见,我国的产业融合教学大多为理论,真正可用与实践的较少,并且我国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院校和企业的理念并未更新,职业院校对产教融合的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思想当中,认为产教融合就是让学生去企业实习,学生积极性不高;

第二,没有建立产教融合体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力度和积极性不高,对学生定位没有系统性地分配;

第三,没有完善的管理系统,目前的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缺乏相对应的规章条例,没有奖罚激励措施,学生的态度不认真,不能发挥产教结合的作用。

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研究途径

“四位一体”指的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对人才、人才队伍和质量、建设基地四个方面进行合作培养模式,建立起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紧围绕着“完善职业教育和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程度、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江苏京东宿迁有限公司、江苏易道文创发展有限公司、东贝机电(江苏)等多个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

(一)创新合作方式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与多家企开展校企业合作,推动了校企合作进程的发展,校企合作下利用产教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和企业分工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院发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对企业产业和学生专业教育可以很好地进行融合,促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发展。校企合作就是学生到企业产业所在地进行学习,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是为企业输送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院校,学生去企业实习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水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促进了一种新的学徒制度的诞生,当学生下到车间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实践水平不高,这是原本的车间工人可以作为“师父”带领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车间工人虽然理论实践技能丰富但是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时,学生可以作为“师父”为车间工人讲述理论知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为师父的局面,但是可以促进双方共同进步成长,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当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去相关的企业实习的时候,学生可能都不认识相关的零件,这使企业可以让车间工人师傅一人带两个学生熟悉零件和操作流程,让学生对车间的事物有个明确的认知,这样也方便后续的学习。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应用,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实现了产教结合又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牢固的掌握。

(二)建立新的合作形式

职业院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把相关专业的学生送到企业去学习,深化产教合作模式,发挥职业院校独特的优势,将学生对实践的需求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将教学过程搬到实际生产环境中,将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才的质量,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校企间的产教融合程度就会逐渐提高,推动产学研共同发展。让学校和企业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校企合作也要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校企双方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将培训基地的专业化,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共同打造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地。校企合作也可引入信息技术,共同建设集产品开发、技术改进和转化成果技术的平台,校企利用各自的自身优势可以很好的促进平台发展,达到“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让职业院校和企业做到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双方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合作方式,向深层次不断发展。对于养殖专业的学生,学习可以和畜牧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在实际中了解到现代化养殖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打破学生对养殖的传统观念,采用科学化的手段进行合理养殖,学生在实际的实践中可能会接触到书本上没有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补充,或是实际情况和书本的理论知识相背,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实际进行辨别,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正确掌握。职业院校和企业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个畜牧养殖场,促进学生全能多样化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合作机制

职业院校要做好校企合作模式,制定产业融合管理制度,对人才的培养标准提出要求,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对于产业融合教学不断深化。如新型学徒制度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人师傅共同承担,学校和企业要建立沟通机制,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及时的进行沟通,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职业院校可建立弹性学分制度,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在企业学习实践的表现进行对学生进行打分,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院校可以联和企业组织考核,将考核地点设置在企业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推动学生对实践和理论知识结合运用,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不断发展,这一举动也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岗位有个提前的规划,以此促进学生发展。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实习的占比,这有利于督促学生在实行过程中也能认真对待,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实践技能,为后续参加工作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为监督学生在离开学校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认真的吸收知识技能,可以在企业建立一套规章流程,例如对于不参加实践过程的学生应该怎么处罚,对于实践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激励学生互相进步的心理,一定的制度会约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明白在企业学习和在校学习是一样的,促使学生更好的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自身知识技能和实践水平的发展。

(四)政府推动校企合作模式

地方政府也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模式,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策如:校企合作可以减免企业税收、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可以减少企业一定的资金,使企业积极的投入到校企合作建设当中来,政府在设置合理性的法规,是校企双方互惠共赢。政府也要加大监督的力度,保证校企进合作真正的为学生服务,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政府也可以邀请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座谈会,为职业院校和企业牵桥搭线,让双方积极进行沟通并达成合作共识,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建设。政府要发挥自身影响力,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有效进行,政府可以引导企业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院校的治理,增加企业的责任意识,促进产教合作更好的发展,达到企业和学习共同育人的目的。地方政府针对本区域设置相关的条例和法规,明确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主体问题,调节好企业和学校间矛盾,促进二者长久发展。

(五)强化双方的利益纽带

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利益共享是双方长久合租的基础,双方要明确自身的利益中心,促进校企合作长效发展。职业院校是校企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获取实践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学校人力资源,促进自身长久的发展。技术学校也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考虑,为学生安排适合本专业的企业,保证专业对口,而企业提供给学生设备进行实践培养,投入的周期较长不能及时获得利益,这时政府可以出现介入,通过各种补偿机制,对企业的财政等多发面实行优惠政策,为企业的利益提供保障。职业院校也要注意调节校企冲突,推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稳步前进。

结论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在“四位一体”的思想下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很好的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为企业提供所需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也符合当下的发展模式,可以推动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改革。且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学生专业和企业产业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教学,使职业院校有更多的经验,让“四位一体”促进产教融合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冉云芳,周芷莹,田志磊,顾德仁.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当代职业教育,2022,(04):24-32.

[2]娄志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因、问题与实践进路[J].教育与职业,2022,(05):46-50.

[3]王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合作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21.

[4]葛晓波.职业院校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时代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21,(05):98-102.

[5]马廷奇.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新视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05):118-126.

[6]潘建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本文系2022年度宿迁市社科研究课题“宿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淮海技师学院“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2SYC-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