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年教育”促进“幸福晚年”——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浅谈老年教育内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4

以“老年教育”促进“幸福晚年”——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浅谈老年教育内容

蔡淑敏[1]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

摘要:当前,我国养老事业处在发展阶段,初级的养老服务水平不足以满足老年人个体特殊性的生活需求,本文认为“老年人需求满足”需得依赖老年人的自身的“自我教育”。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五个需求分析老年人在老年生活中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具体表现,并提出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对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如老年政策普及、养生养病知识、网络知识技能、自我情绪调节、特色兴趣发展等课程。

关键词:老年教育 马斯洛需求层次 老年人 老年生活

上世纪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西方行为科学研究提出了用“社会人”概念替换“经济人”概念的假设,研究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需要、动机、激励、协作、参与等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也是最为基础的理论之一。需求层次理论旨在剥析人的行为,是以人性研究为基点,讨论不同层次的需求满足。而养老的讨论对象是老年人,通过各种条件满足老年生活需求,使老年人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所以养老的研究核心也必定是人。但老年人拥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往往具有复杂的“需求”,要对不同老年人的老年阶段各式各样的“需求”进行满足,依靠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无法进行兜底的。由此,老年需得自食其力,进行“老年教育”,依靠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获得更好满足自身需求的方法。

1.生理需求与养老政策普及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据优势地位,当生理需要不被满足时,其它任何需要都是枉然。在所有的生理需要中,马斯洛讨论最多的是饥饿。“如果所有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有机体便受到生理需要的主宰,其它的需要就可能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而此刻,全部的能力都投入到满足饥饿的服务中去……感受器,效应器,智力,习惯,这一切现在仅限于是满足饥饿的工具。” 这种生理需要被解释为:人们对食物、水、住所、性及其它生理方面的需求。而在养老领域中,按照生理需求的范畴,这种需求表现为老年人基础生活保障。

我国已经于20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生活问题目前在养老保障中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然而,我国养老基本依靠家庭保障实现,但随着计划生育以及二胎、三胎政策的历史推动,家庭对幼儿的抚养压力增大,形成对养老能力的挤压,使得家庭养老承受能力减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家庭养老能力的减弱,就需要加大发挥制度化养老保障的作用,用国家福利力量弥补家庭养老角色的缺失,这种保障的具体实现体现在养老金政策的制度和实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第十条和十一条都一定程度讲明了老年人基本生活收入。对于困难老人,政府也制定了财政政策进行抚助,发放一定的补贴金。但由于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使用率较低,对信息接受的速度也较慢,存在许多老人并不能及时了解政府相关信息的发布或无法正确解读有效信息,导致没有登记领取或享受相关福利政策。

由此,有必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对老人进行相关养老政策的普及,或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将“书面化”的政策措施,或“复杂化”的登记手续,进行“简单化”的讲解。但这样的讲解活动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老年大学”等由高素质老人组成的机构,更重要的是深入基层,下放到“社区”“村委”等小单位,因为在这些单位往往存在着更多的信息闭塞的低文化水平老人。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对政策信息的读取率,有效保障自身合法利益。

2.安全需求与医养方法传授

如果生理需求是主动向外寻求对自身的满足,那么安全需要就是自身对于外界不稳定因素的破坏的反应。安全感的缺失被马斯洛认为是秩序的破坏。如幼儿遇到打雷、陌生人、陌生环境就会感受到原有世界秩序的失去,从而产生恐慌,通过大哭吸引父母的帮助重建安全感。而在社会中,稳定状态被视为安全感的来源,制度、宗教、国家机器都是为了构建社会稳定态,使世界处于完满秩序。而在老年人身上,同样需要获得足够的稳定感。老年人进入老年时期,身体机能也进入了衰弱期,原有健康状态的缺失,破坏了对于身体的稳定感,从而引发心理上的安全感缺失,陷入对死亡的恐惧。

老年人的安全缺乏程度虽不至于到病态,但仍属于需要关注人群。如近年来养老领域关注最多的话题“医养结合”便是争对这一问题,这一话题的起源之一是我国老龄化存在“未富先老”的特点,老年病成为困扰无数家庭的病症。自2016年其,我国就在多个试点推出了“医养结合”项目。到2018年,又将“医养结合”与养老事业结合在一起,推动养老机构和医疗单位的合作。由于我国老年人在60岁以后的余寿中,有60%—80%的时间是带病生存,即大概四分之三的余寿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即“长寿却不健康”。所以老年人健康是“养老事业”和医疗领域共同关注领域,“医养结合”是两个领域交叉成果。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从其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厘清进行定义。黄佳豪认为医养结合的服务主体有多个层次:如在养老机构方面,医养结合的重点更多应该是落在“养”,但目前的养老机构更多的是和大型医院进行合作,提供的是“医”,在“养”无法提供个性化的细致服务。而且目前中国的“养生”领域并没有成为的规范,缺乏学科科学性,这便是养老机构的“养”发展的困境。老年人患病后治病是做到基础的处理,而养病才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养”不仅仅是让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得到一定恢复,在“养”进行过程中,老年人还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从目前的养老机构普遍现状看,医养结合中的“养”是缺位的,而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和科学系统知识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广泛提供“养服务”。由此需得依赖老年人自身的学习进行“补位”,但要获取这样的“健康”知识还需要依赖可靠的途径。近些年来,朋友圈的各种“伪健康”推文及一些虚假的医药营销正在误导老年人进行正确的“养生养老”。由此,有必要相关的卫生健康部门,医药系统需要定期伪老年人进行正确的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养老机构和老年大学也当开设相关的课程,系统帮助老年人学习自我健康调养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老年人的安全需要。

3社交需求与自我情绪调节

在第三层需求社交需求产生时,说明老年人的需求已经实现了质的升级。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对自身的关照,是一种低级需要,而从社交需求开始,就有了主体间的关系,是对外部世界角色的寻求,是一种较为高级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尽管老年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就逐渐退出了较为活跃的社交圈,但仍然需要有社交活动,这是他们作为人的本质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遭受精神上的痛苦,表现为孤独感,被抛弃感,流浪感等消极情绪。“孤独感”被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由此这一心理问题也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国外研究,如芬兰学者Savikko对6786名老人进行调查 ,美国学者Theeke也对65岁老人进行了孤独症调查 ,结果均显示约三分之一正承受孤独。国内学者,郭娓娓、王有智以UCLA孤独感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作为评定工具,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市266名老人进行调查研究。访谈结果表明,80.1%的老年被试有孤独体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老年心理健康问卷为工具,对452位老年人进行调查,比较了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的“孤独感”程度,认为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不容小觑。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群是以工作构建其生活、社交的主要内容。而老人在离退休后,失去了工作所带来的社交圈,以及不需工作后带来的大量空白时间,就容易陷入了无所事事的迷茫状态,产生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被抛弃感,继而陷入孤独。在家庭中,老年阶段,子女都有了自己稳定的生活和家庭,大部分家庭由于子女工作原因或生活方式理念登原因,选择与父母分居,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空巢家庭,这种情况下老人也无法体验家庭带来的亲密关系,而陷入失落状态。在社交中,老人被拒斥于年轻人社交中,社交活动圈一再缩小。而同龄人中,老人已经拥有了固定的朋友圈,进入老年期后再遇到与自身志趣相投新人机率微乎其微,由此老人陷入稳定不变的圈子里,难免产生枯燥乏味感。而同龄伙伴的疾病、死亡等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加大其“孤独感”。

虽然也有“老年大学”等社会机构为老人的社交圈扩展途径,但这一途径的辐射面有限,主要争对一些高素质的高知老人。陈立新认为高度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主效应和缓冲作用。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为老年人扩展人际关系圈,并为其提供心理安慰和情感倾诉的途径。老年人孤独感的排解,首先在于自我情绪的调节,所以相关机构应当对老人进行相应的“心理学课程”教授,帮助老年人控制悲观情绪,过积极的生活。而后,有趣的朋友圈是老年人幸福感的来源之一,而现代社会,朋友圈大多转移到网络多媒体,由此技术部门可以开发老年人交流的app,让老年人适应网络社交,扩展朋友圈。第二,部门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不胜了解,由此,社区、老年大学可以开启“智能手机使用的学习课程”,让老年人更好适应现代社会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社交扩大兴趣圈、朋友圈,可以帮助老人获得一个较大的新的社交圈,满足其社交需求,在彼此的交流中,又可以使其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求与找准社会定位

在社交需求中,人寻求的是外部世界的接纳,而后就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即尊重的需要。“除了少数病态的人,社会上所有人都有一种对于他们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和欲望。”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得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出于经济社会价值,即“老年人创造了供子孙和后人享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积累了丰富而深厚的道德生活经验并凝聚成可供传承的道德智慧” ,这让老年人在自然条件中获得了优越地位和尊重。但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知识传承手段的丰富导致老年人的直接经验的价值降低,因为自然规律获得的价值受到冲击。对老年人的尊重也多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照,老年人是在道德伦理层面获得尊重。出于道德的尊重比出于价值利益的尊重,更具有不确定性。

老年人由于自然身体机能的衰退,在内在心理方面,容易丧失自信,认为自己成为一个依赖他人生活的人。这种想法尤其容易出现在高度依靠“劳动力”的农村,这也是农村老人自杀率较高的原因。而在外部环境,老年人在离退休前,凭借工作经验在工作单位多位职位高,经常处于被赞赏的地位。而在退休后,工作领域的优势和地位骤然丧失,转变成为一个处处依赖他人的弱势对象。“自信的情感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无能的感觉。” 这种老人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倾向,一是极度自卑,而是处于虚假的自我认知。第二种情况多被称为“傲慢”“倔强”,为了证明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固执己见,逞能行事。

由此需得帮助老年人寻找其合适的社会地位,而这恰恰需要依赖老年人自身力量,使自己重新获得自我成就感,过积极的老年生活。首先,需要开设“老年生活认知”的相关课程,让老人充分学习老年阶段生活的特点和规律,了解自身的生理机能下降和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减少都是自然现象,并非个人能力的不足。其次,老年人自尊获得的重要途径是成就感的获得,而在现实中,老年人在离退休后就被拒斥在社会外,用“享福”等观念束缚他们的能力施展,切断其成就感获取的途径。由此,社会需得关注到老人这一特殊的需求,为老年人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老年大学、兴趣班等,让其在退休后也可以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就感。

5自我实现与兴趣爱好发展

而在上述四个需要和外部进行联通的需求满足后,便进入了最高的境界。转向关注内在于灵魂最深处的需求,开始思考个人最本性的欲求。老年阶段,一个人的生命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程,有了丰富的经历,亦有了更成熟的思想,又有了充足的闲暇时间可以去思考“自我价值”这一哲学问题,从而更清楚明白自己最想成为怎样的人。但在传统观念中,老人被视为处于生命的末端,时间和精力都将尽耗干。生存已经是侥幸,又何论去绽放。在子女的观念里,让老人过休闲生活就是最好的孝敬,殊不知是以爱之名将之捆绑。基于社会发展现状,国家于2021年提出了“积极老年化”的概念,鼓励老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第一是针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提出加强老年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第二是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用老年人再就业、参加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等政策,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

积极老龄化理论,不仅通过社会参与满足了老年人自我实现的需求,让老人获得更加充实幸福的老年生活,还通过各种社会服务,让老年参与到美好社会的建设中,是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但目前的积极老龄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扩大参与内容,拓宽参与渠道,提高老人的参与意愿都是待解决的问题。

小结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我国的养老体系在每一层次需求的满足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生理需求中,虽然提供了最低的养老物质保障,但普遍满足养老人群物质需求的机构建设还不完善;在安全需要中,仅满足了医疗层面的救治功能,对于“养病””“养生”和“养心”的关注不足;在社交需求中,老年人更多被限制于较小社会交往圈中,导致了老年孤独感等精神疾病的产生;在尊重需求中;传统的敬老文化受到了现代化生活的冲击,老年人地位降低,需要通过系统知识宣传,让老人认识这一正常规律;在自我实现需求中,老年群体的自我实现需求加大,而满足这一需求的积极老龄化体系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养老事业中出现这些问题不可割裂看待,社会各个部门各行其道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应该看到这些都统一于“老年人”这一主体的,发掘老年自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展自力的关键便是制定关于老年人“自我教育”的课程体系,实现老年人对老年生活的正确认知,自主选择心仪的老年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第13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 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杨翠迎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何去何从? ——对农村养老保障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08

[4]N Savikko,PRS.Tilvis.Predictors and subjective causes of lonelinessinanagedpopulation[J].Archives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2005 (4 ):223 -233

[5]LaurieA. Theeke. Predictorsof lonelinessinU. S. adultsover age sixty—five[J]. Archivesof PsychiatricNursing, 2009, (11 ):387 396

[6]郭娓娓,王有智.城市老人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09):1358-1360.DOI:10.13342/j.cnki.cjhp.2013.09.013.

[7]吴振云.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评估和研究概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12):799-801.

[8]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24(04):157-176+245.DOI:10.19934/j.cnki.shxyj.2009.04.007.

[9]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07):405-407.

 蔡淑敏 西南大学 国家治理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