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202199512072712
摘 要:房屋作为民众生活的主体空间,位于"潇湘之源"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民俗房屋遗存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多彩、地域特点明显。莲花纹饰作为民俗房屋中常用的装饰图案,框架梁柱、雀替商城、门框等木刻构件,墙基、门槛、抱鼓等石刻构件,还有用灰塑、彩绘为艺术体现的墙垛等建筑部件,为莲花纹饰的应用创造了丰富的空间。从纹样的原理分析,中国民间建筑的莲花纹主要有单一纹样、复合纹样之别。
关键词:民居;莲花纹;建筑装饰
引言
北宋的周敦颐所兴理学以儒家理论为本体,并兼收佛、道等各种文化的特色,进而拓展了中国地域文明的精神外延。在特定自然资源、气候自然环境和地理人文条件等诸多因素作用下,产生了大量带有典型湘南民居特色的民间建筑艺术,是人民为适应自然、改变自己生活的聪明才智体现,装饰于其中的各种莲花纹饰艺术,又在湘楚文化、周子文明建设的浸润以及对中华民族吉祥要求的熏陶下,逐渐产生了特有的人文魅力。
1民间建筑莲花纹装饰的表现形式
民间建筑工程是一门以木、石、瓦为主体构件和承重设计的施工技术。现存传统建筑多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但祠庙、民宅等传统建筑形式仍然保留得良好,有着很大的历史与人文价值。中国民俗建筑装饰的主要载体还有木构梁架、石构,此外还有建筑墙体装饰艺术等,通过利用传统木刻、石刻、彩绘、灰塑等艺术手段,莲花纹装饰艺术在中国民俗建筑中获得了丰富的艺术展示。
1.1木雕莲花纹饰
民间住宅大多为抬墩式和穿斗式二类构件,都是彻上明造,由于梁架结构已经全部裸露,所以在露明之时就必须加以修饰,而梁模板、雀替商城、门框等建筑物的装潢构件,也成为了装饰纹样制作的用武之地,木雕莲花纹样就遍布于此类建筑物上,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段。
是建筑物的主体构件,梁架结构繁复、纹饰丰富,特别注重纹饰雕琢,莲花纹样大量出现于民间建筑物的梁架上。平盘斗为传统中国建筑的大木作斗拱构件,在各短梁与吊柱的中间起着支撑作用,中国民间房屋多见的莲花纹平盘斗。宁远澄江文庙檐柱则为上细下粗二截,用浅浮雕的双层莲瓣平盘斗进行连接,莲瓣平盘斗的外缘较下部柱身略大一圈,以更有效的承受来自柱帽的重力。
民间建造的雀替商城和梁托装饰都讲究视觉感受,建筑表面的纹饰丰富多彩、形象率性自然,并辅以浮雕、镂雕、圆雕等现代雕刻技术,在原来体量并不大的房屋结构基础上,显示出了强烈张力。雀替原是由替木发展而来的,是起到降低梁枋间跨越距离、分担承力的建筑物构件。
门窗装饰在我国房屋中是小木作,形型多样,具有分割房屋空间的功能,是起居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所以在中国房屋结构的雕刻上较为精致,与房屋本身的砖瓦厚墙相对于来说,显出一些通透空灵。垂花的纹饰富丽堂皇,象征着主人的地位与经营能力,其纹饰要求颇高,其枋檩、柱撑、阑额、柱头等部位常饰有细致的动植物图案,特别是悬空的垂花柱是其主体特色。
1.2石雕莲花纹饰
位于南国潇湘,天气温暖湿润,故房屋结构中有大量以石头建筑材料置备的,特别是与大地直接接触、有与其它木结构建筑物相互隔潮,或固定结构功能的墙基、门槛、门枕、角柱石、栏板等建筑物,此外还有牌楼、墓庐、亭台等小品建筑物,多以石雕为主体。与木制建筑物比较,石雕房屋结构更为贴近人的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更高,石雕莲花纹样的应用也比木制更加普遍,它与不同的材料相结合,产生了丰富多采的造型。
民间建筑物多为木架结构,以木柱起到最主要的承载结构,下接用来负载木柱压力、具有防水功能的石幢柱础,所饰的莲花纹样最多。民间建筑柱基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象形、仿生式造型、几何形、合成造型等四大类别,尤以组合形式柱基较为普遍,是由多个形状组合而成,按结构部件分为垫地莲花、仰覆莲花、鼓型以及八面形、正六面形等建筑造型,以及其他形式。
1.3绘塑莲花纹饰
民间房屋除木、石等结构部件以外,墙面、墙垛等地方,也用彩绘或灰塑的手段加以装点,这是莲花纹样大规模应用的阶段。建筑图案纹饰依附房屋的高度产生,通常在门楼二旁的左右墙体、檐下、门楼结构、戏台藻井上。
2民间建筑莲花纹装饰的组织形式
装饰艺术形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视觉表象,由工匠们在特定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下,由自我情感和想象力所引发的,产生了对莲花纹饰各种形状和组合方式的工艺表现法,并在长期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图形组织方法,其中将平衡、均衡、比较等图形组合的结构方法"运用到美术、雕塑、建筑设计,还有房屋装潢等艺术创作中去,渐渐成了我们熟知的结构方法"。
除单独图案的普遍应用之外,中国民间的传统莲花纹装饰艺术也采用了意象、谐音的艺术处理方法,与其他的图案相互搭配形成复合的图案,又或者当图案使用后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形状和位置,与花卉、动物、人物、器物等意象结合出现,从而呈现出了莲花纹装饰艺术丰富多彩的结构规律。
3民间建筑莲花纹装饰的文化内涵
3.1周子文化的高洁与清净
自古临清市青年办事处中学,至光绪《湖南通志》的"人物志"中收录了六百五十七位湖南元代以前的优秀人才,共一百一十四名。诸如怀素、周敦颐等,皆是辉耀古今、对湖湘文化的产生与传播影响巨大的先贤。
周敦颐被称为北宋神宗理学类鼻祖和道学宗主,小品文《爱莲说》书中道:"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无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子所赞美莲花的优秀秉性,在后世广"湖南民间美术的空间向为传播,对其后人及文人士子的负面影响极其深刻,与陶渊明、王羲之、林和靖四位我国历史知名高士的有关典故,构成"周子爱莲""渊明爱菊""羲之爱鹅""和靖爱梅"的"四爱图",体现了这位诗人超然物外之世又悠然自得的清雅高洁品质。
3.3吉祥文化的衍化与追求
吉祥装饰本义为良好的征兆。《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之句,《庄子》也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说。由此可见,祥瑞纹饰主要是对未来的期盼与祝愿,富有积极理想的宗教色彩,并综合体现了人们对期盼祝福的心灵愿望与生命向往,是人类至善至美的最根本体现。莲花纹样是中国最先使用于装饰物上的植物纹样一种,经过几千年来的文明交流与浸润,使其在祥瑞纹饰文化中指向得更加丰富与突出,已形成中国祥瑞符号的集大成者。
结语
综合而言,莲花纹饰在中国民间建筑装饰中具有非常广阔的运用范围,木雕、石刻都是传统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构件,在其强烈的艺术实用性之上,装饰纹样又极富民族特色,而彩绘和灰塑则更多的是表彰和教化功用。而莲花本身图形的丰富多样以及艺术和其他形式的结合,就更加形成了对莲花装饰图案的深刻寓意,从而成为中国各种传统民俗文化建筑所共同的代表符号,以寓意深远而丰富多彩的莲花纹饰也作为传统民俗建筑装饰的标志性纹样。
参考文献
[1]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第 239 页。
[2]周淑兰主编:《应用美术》,山东美术出版社 1988 年版,第30-31 页。
[3]张道一:《品物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0 年第 2 期。
[4]左奇志、邵学海、陈昆:《荆楚雕塑》,武汉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53 页。
[5]王先福、王红星等:《湖北枣阳九连墩 M1 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9 年第 3 期。
[6]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渐》,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196 页。
[7]周敦颐:《周敦颐集 卷之六》,梁绍辉、徐荪铭等校点,岳麓书社 2007 年版,第 1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