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时间与空间——探讨扁平化设计下的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4

视觉、时间与空间——探讨扁平化设计下的空间

曾扬

广州美术学院

摘要视觉是人类感知空间的主要方式,实体空间的建构与体验通过视觉媒介得以联系。观者通过视觉媒介在感知、体验空间的过程中呈现出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特征,在平面媒介和实体空间中同时能寻找到这种特征的线索。在当代媒体化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空间的体验与感知的共时性得到了强化,突破了时间与空间条件的限制。这种趋势使实体空间的营造更加“扁平化”,以此迎合在虚拟媒体平台上的传播与体验需求。

关键词

视觉;共时性;历时性;空间扁平化

Abstract

Vision is the main way for humans to perceive space,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erience of physical space are connected through visual media. Through the visual medium, the view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in the process of perceiving and experiencing the space and can find clues of this characteristic in the plane medium and the physical spac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media technology, the synchronicity of space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space conditions. This trend m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space “flatt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munication and experience on virtual media platforms.

Key words

Vision, synchronic, diachronic, flattening of space

1空间的感知

空间是由各种形状的实体组合与限定所产生的,而建筑是人为对空间进行操作与控制的产物。人眼是人类对外部环境的主要感知器官之一,物质通过光线的反射进入视网膜形成视觉信号,由此人类可以感知到外部的环境。由以上所述可以认识到,在观者主体与空间的关系中,视觉是人类感知空间的主要方式。

建筑在被创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创作者与观者的关系,物质空间的建构和体验在可视化媒介的连接下能够实现一定的对接(闫超&袁烽,2018)。一方面,建筑师在设计空间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如图纸,模型等视觉化的媒介将意识中的空间进行表达,视觉在其中作为设计媒介连接人类主体与空间客体;另一方面,观者通过自身的视角移动形成一系列连贯的物质空间视觉信息,以此在印象中形成对整个空间的认知,视觉在其中作为体验媒介连接人类主体与空间客体(图1)。

1物质化空间、可视化媒介、建筑师与观者的关系(来源:闫超&袁烽,2018)

2空间感知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2.1 共时性与历时性

共时性(synchronic)与历时性(diachronic)是瑞士语言学家菲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以时空观的哲学角度提出的概念。索绪尔认为,共时性是“联系各同时存在并且成为体系的成分彼此之间的逻辑的和心理的关系,这些成分是由同一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历时性是“联系各个不为同一集合意识所感觉到的连续性的成分关联,这些成分一个代替一个,互相间不形成系统”(Saussure,1916)。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概念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的范畴上,其本身具有哲学上的时空性为时间与空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契合分析视角。视觉作为人类主体感知空间主要方式,从可视化媒介的角度来看,绘画和建筑作为人类空间感知的平面化表达和直接实体化呈现,两者在二维与三维的媒介分析中都能寻找到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线索。

2.2 绘画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绘画作为一种可视化的体验媒介,向观者传递出画家意识中的物质空间关系,立体主义画派和中国传统绘画在平面化的空间感知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首先是立体主义绘画,画家抛弃了传统固定的透视视角的画法,画家将了对象的多个视角融在一个画面里。不同的时间维度随着视角的变化被压缩在同一个二维平面中,观者在看画的时候同时能够感知到多个时间与空间,“共时性”特征由此体现出来。

与立体主义绘画不同,中国传统绘画是以长轴的方式进行呈现,画师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的画法,观者在打开卷轴观看画面所呈现的空间呈现出“步移景异”的效果。画面中的空间依照卷轴打开的顺序出依次出现,观者因此接收到的是一组连续性的空间视觉信息,以上体现出平面空间感知的“历时性”特征。

2 《阿维农的少女》与《清明上河图》(来源:网络)

2.3 建筑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建筑作为建筑师意识中对空间感知的物质化实体,观者从外到内对建筑的体验中都能通过视觉形成对空间的感知,对建筑中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现象透明性与建筑叙事。柯林·罗(Colin Rowe)和罗伯特·斯拉茨基(Robert Slutzky)在《透明性》中对柯布西耶的加歇别墅的界面分层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多层空间关系,这层关系解释了现象透明的含义,即“互相渗透但在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Rowe& Slutzky,1963)。现象透明将隐含了多层的空间关系在观者的一个视觉界面中给予线索与暗示,帮助观者构建空间感知,因此现象透明的建筑具有共时性的空间视觉体验。

3加歇别墅立面分层关系(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叙事是各个元素经过叙事结构和叙事序列进行组织,叙事的过程具有时间性。建筑的叙事也是从观者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观者视觉轴线的方向引导与组织,并通过空间的串联形成体验层面的空间序列(图5)。观者在体验空间的过程中将视觉信息和空间序列并列,形成一组连续的空间感知,这种建筑空间序列性的体验体现了历时性的特征(Sophia,2009)。

3媒体化影响下的空间感知与营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得益于新型信息平台的普及,社交媒体也在为观者的带来了新型的空间体验媒介。在社交媒体上的现实空间被以拍照打卡等方式进行记录与传播,观者在手机上通过社交媒体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来自不同时间、不同视角、不同空间的信息都被压缩并拼接在二维平面的屏幕上面,它们之间的关联组合方式不受观者视角或者实体空间限制,这些信息的选取与组织是由社交媒体博主进行主观的处理(图4)。于此同时,观者在通过社交媒体来浏览实体空间的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在现实中不需要基于空间序列进行体验与感知。因此,在媒体化的空间体验媒介上,观者对空间感知的“共时性”得到了强化,体验的“历时性”被弱化。

图片包含 水, 男人, 大, 风景  描述已自动生成

4不同视角、时间、空间的图像信息在同一屏幕的呈现(来源:社交媒体)

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化,个体可以作为创作者在虚拟的媒体平台上去影响观者的空间体验,这种设计媒介与体验媒介的变化让实体空间的营造也受其影响产生一定的倾向性,永庆坊的更新改造项目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永庆坊更新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社交媒体的作用。尤其是在激发商业需求和旅游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永庆坊的实体空间营造与社交媒体的绑定越来越紧密。下文将从材料选用、视觉标识、街景构成三个方面分析永庆坊在“共时性”的视觉体验媒介——“扁平化”影响下的实体空间的设计倾向。

3.1 材料选用

在实体空间的设计中,为了使永庆坊的空间形象更利于视觉传播以及更具有吸引力,永庆坊中的空间元素都呈现出一种更具有秩序感及构成感的“扁平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具有历史痕迹丰富的空间材料方面有着明显的表现力。一方面,在不少建筑空间中的旧有材质以一种夸张化的方式得到重组与呈现。永庆坊街区的旧有建筑表皮多数由青砖筑成,青砖表皮在已经成为区分永庆坊街区与城市其他区域的材料标志。因此,在永庆坊的建筑空间更新中延续使用了原有的青砖表皮。与此同时,专业设计人员将青砖所体现材质视觉特征放大,青砖以新的拼接方式大量出现在翻新建筑的围护或者窗沿的装饰中。这种对旧有材料的视觉化处理还体现在传统的装饰构件的使用上,一些新建筑将岭南传统的建筑装饰构件大量重复排列在立面表皮上,在元素的重复构成和装饰构件本身呈现的色彩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立面的视觉效果得增强。同一材料的重复排列以及大面积的组合,在建筑立面上形成了一种充满张力的聚焦感,使得建筑立面成为更易被游客捕捉到的自拍背景。

另一方面,永庆坊中的商业空间中充斥着现代化材质与原有肌理的混搭,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不同时期的材料在同一空间界面中的叠合,在界面中呈现“共时性”的关系,这为游客的镜头提供了具有强烈的空间形象差异感的素材。永庆坊一期的空间营造是在整体微更新的基础上对局部损毁较严重的建筑进行重建,重建建筑的表皮由玻璃与钢架构成(朱志远&宋刚,2017),其底层商铺的立面大面积使用了具有高反射效果的金属面板以及镜面材质,这种现代化的表皮与与立面材质使永庆坊重建建筑与保留微更新建筑形成了明显的区分,在空间形象的展示上为永庆坊空间营造出反差效果。与此同时,永庆坊的空间营造在延续原有材质的基础上通过使用高纯度、高对比色彩效果的材质,利用色彩的冲突来刺激游客的视觉感知。在此基础上,彩色材料中的灯光进一步的放大了色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与周边较为传统的空间环境形成了更强的材质对比与差异。 这些材质上的排列组合与对比交替,有利于引发游客的瞩目并激发起他们的创作欲与分享欲,从而增加永庆坊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频次。

5材质、色彩与肌理在永庆坊空间中的应用(图片来源:自摄)

3.2 视觉标识

除了材质在界面中的排列组合以外,视觉标识在永庆坊中也是体现空间元素视觉扁平化的重要部分。永庆坊的视觉标识构建呈现出两方面的趋势:地域元素易读化与商业标识直接拼贴。地域文化元素符号被设计专业人员刻意提取以更为直观简单的图案及文字进行转化,并通过不同的视觉标识分布在永庆坊空间中,以此重复与强化这些元素,使其易于被游客辨认和记忆。永庆坊中有关地域特征形象的视觉标识主要以西关文化和岭南文化中的舞狮、凉茶、木雕、泥塑,咏春等相对宏观的、为人所熟知的地域文化元素,结合广州本地的特色产品进行视觉标识的设计。这些标识分布在永庆坊建筑立面、打卡装置、和宣传图像中,并结合鲜艳的色彩搭配和光电效果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在此过程中,充满设计感的牌匾、广告牌、标识系统在游客的“历时性”空间体验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能够快速解读到其中的地域特征和形象信息,同时有助于塑造永庆坊在社交媒体上的代表了广州特色的视觉形象,使其成为永庆坊在网络上的关键词标签。

与此同时,商业标识在永庆坊的地方营造中以一种直接,甚至入侵式的拼贴方式介入到实体空间中。许多入驻到永庆坊的商家,将自身品牌的标识符号直接覆盖到街区建筑的表皮当中,同时把代表品牌形象的卡通角色进行放大并制作成塑像放入街区,使其成为吸引游客打卡的装置节点。商业视觉标识作为一种外来符号直接拼贴进街区空间中,与永庆坊街区内传统肌理特征和建筑样式所营造的空间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效果,这种冲突效效果迎合了游客追求视觉“奇观”的打卡心理。

3.3 街景构成

游客在街道中行走形成了连续的视点变化,这种街道的空间体验形成了收时间驱动的“历时性”关系,作为包含了材质的排列组合和视觉标识的空间,街景的构成是空间元素扁平化中不可忽视的综合表现。具体而言,丰富的街道构成实际上由以下两种序列构成,首先是交错对比的序列,这一序列主要是由线性空间元素所体现。在永庆坊中的独栋式建筑彼此紧密排列,虽然在尺度上有所区别,然而这种区别反而使得建筑上的材质与色彩在街道立面形成一种线性的、具有韵律的构成变化。在永庆坊街区中,设计师们对店铺立面上的商业标识系统采用了强对比的设计方式,并在配色上采用了饱和度较高的方案,这些标识让各个建筑立面在局部获得了自己独有的主色调。于此同时,街道建筑表皮上对于砖材的延续与再利用让街区建筑立面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背景”。建筑立面上的各个相对独立的广告牌与表皮肌理形成对比关系,并随着立面的并列沿街道排列,与交错的的街道轮廓变化共同强化了街道线性的视觉变化效果。

其次是连续递进的序列,这一序列主要是块状空间元素所体现。这种递进的块状空间元素关系在永庆坊二期的街区中表现的较为突出,在游客的游览序列中,街区空间内主要呈现出相对狭窄的线性延伸的特征,这对游客视野形成了收束的效果;而在线性序列的交汇处,街区空间内出现块状的公共空间,并随着游览序列递进分布,形成了各种游客活动的集散节点。块状的空间内包含了创意市集、休憩装置、永庆坊地域特征壁画、艺术构筑物等设施。这些块状的公共空间使游客形成了更开阔的视野范围,并为游客营造出“从密集到开阔”的节奏感。这种从线性到块状的街道设计,在引导游客游览体验的同时,也为游客的打卡拍照提供了丰富的街景变化。这两种序列的呈现最终形成一种易于被游客感知捕捉到的“装饰感”与“秩序感”,从而促进游客对永庆坊进行图画及影像上的记录与创作。

4结论

媒体化影响下的实体空间元素呈现出“扁平化”的特征,这种特征有利于实体空间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以此吸引游客在空间内的打卡拍照行为。“扁平化”实体空间在经过游客在社交媒体上的再创作以二维的视觉媒介向媒体平台的观者带来多个时间维度,多视角,无序列的空间体验。这种多层的空间和时间信息被叠合进屏幕的空间体验方式,强化了空间体验与感知的共时性。

永庆坊的空间在“扁平化”的空间元素设计的作用下,当前观者的空间感知与体验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效果。从长期发展来看,虽然永庆坊的发展与社交媒体的绑定越来越紧密,但是其体验价值的根源是基于空间序列的历时性游览。如果空间元素过度倾向“扁平化”设计强化共时性体验而忽视了更加丰富的历时性实际体验的序列构建,空间在社交媒体传播价值会逐渐弱化,不利于地方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超,袁烽.可视化的二重性:论空间物质性与虚拟性的重构[J].城市建筑,2018(19):17-21.DOI:10.19892/j.cnki.csjz.2018.19.003.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32.

[3]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透明性[M].金秋野,王又佳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Sophia Psarra. Architecture and Narrative-The formation of space and cultural meaning[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9.

[5]朱志远,宋刚.“微改造”落地之时——恩宁路永庆片区改造设计回顾[J].建筑技艺,2017(11):66-75.

作者简介:曾扬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