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研究

周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邮编:410015

摘要:作为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高校选修课的教学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展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初衷是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建设和教育行业的发展,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成为选修课程中的热门学科,推进公共选修课教学方式的优化,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发展;研究

引言:高校艺术类选修课以现代艺术、音乐、舞蹈等内容为主,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诸多行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上,同时也体现在综合素质上。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推进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有着巨大帮助,但是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来看还存在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艺术类选修课的概述及作用

技术和才艺是艺术的重要构成因素,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艺术也有着不同的体现。从目的上来看,可以将艺术理解为一种反映现实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建设为艺术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艺术的发展也为经济社会建设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结合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的艺术类选修课概念都围绕的是音乐和美术等文艺内容,在不同的高校中往往有不同类型课程的设置,因为不同高校的学科设置规则存在一定差异。艺术类选修课一般可以理解为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自由选择的一类艺术课程。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成长最好的老师,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时也为不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高效的平台;其次,艺术教育本质上属于一类美育方式,有助于调节人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巨大帮助;最后,艺术的积极作用还体现在视野的拓展上,东方的艺术有效激发了西方艺术家的灵感,而西方的一些艺术拓展了东方学生的视野,不同地区的艺术不断融合,互相促进,对于推进文化创新和意识转变有着较大帮助。

二、艺术类选修课的特点

(一)基础性

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来看,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授课对象大多为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参与到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学习中,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经过专业和全面的艺术训练,对于后期的教学工作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譬如在美术课程中,很多学生对于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完善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对于色彩运用和基础构图等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教学人员要充分发挥该类课程的基础性。

(二)独特性

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本身就是为了传授艺术表现形式的相关知识,由于艺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同其他学科存在一定差异。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来看,在教学工作中往往需要涉及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譬如美术的构型同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园林艺术与农业种植技术又紧密相关。相关教学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的美学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此外,艺术侧重对事物本质美的挖掘和使用,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三、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建设现状

(一)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大幅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但是结合我国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来看,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学人员在教学工作中沿用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最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比较差。在大多数的选修课中,都是采用小论文、考试和小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形式还是以传统的笔试为主,不仅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也容易使得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厌烦心理。

(二)课程涉及面较窄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具体内容过度侧重于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新课题的研究比较少,同时缺乏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内容,导致艺术课程的结构不尽合理。从长远角度来看,容易对后期的教学工作造成阻碍,如何才能拓宽课程内容面,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难题。之所以会出现该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一些教师毕业于艺术专业院校,但是这种专业化的成长环境也对教师的综合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难以融会贯通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现出艺术选修课的特色。

(三)课程认识存在偏差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学人员和学生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只是一种娱乐及欣赏活动,并不属于专业教育,这种错误的认知,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对后期的教学工作造成影响。针对该类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紧跟行业和时代的发展脚步,在课程教学中不断融入全新的时代特色,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选修课的正确认识。

四、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策略

(一)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管智能,对校内外的资源进行整合,推进艺术类选修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为后期教学工作的推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也能有效拓宽课程的涵盖面。在艺术类选修课的教学中,可以将不同学院的优秀教师进行分配,对选修课的比例和门类进行调整,不仅能够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除此之外,高校之间要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通过艺术教育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不仅能够扩大教师的学术视野,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推进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完善管理评估机制

管理评估机制的建设是艺术类选修课规章制度建设中的关键任务,相关高校的教学人员可以通过表彰奖励和检查评估等方式开展评估工作,为教学工作的推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督导人员要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按照合理的周期积极深入课堂进行评课听课,同时组织学生对教师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在完成基础性的课程教学任务后,明确课程的考核形式和评分规则,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开展考核工作,尤其是考核内容的选定,更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三)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在很多高校的艺术选修课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该类课程的定位并不明确,因此明确课程定位,推进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中,首先,增加公共艺术教学岗位,同其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分享课程教学经验和先进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分析,推进艺术教育地位的转变,从实用性和综合性两个方面推进艺术教育,同时促进学生艺术学习态度的转变,对于提升艺术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结束语

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对于相关高校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为了达到理想的课程教学目标,高校的管理人员要加大对相关课程的重视度。基于当前时代下人才培养的实际诉求,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加强对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喆, 何力立, 何雅娴. 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探析与优化途径[J]. 教育观察, 2020, 9(42):3.

[2]徐硕. 高校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研究——以开设美术史选修课为例[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3):2.

[3]崔东泽. 高校人文艺术类公共课MOOC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 2020(1):2.

[4]佟丽. 加强地方戏曲艺术在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推进的意义及可行性研究[J]. 艺术评鉴, 2021(22):3.

简介:周琰(1980.2——),女,汉族,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邮编:410015.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课题:本文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22年郑州航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时代美育视域下我校艺术类公选课改革探索”(编号:zhjy22---(01--19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