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金融科技创新水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关于提升金融科技创新水平研究

刘美扬

承德市郊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摘要:在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和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创新对于凝聚金融发展新动能、深化数字化转型、实现金融标准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已成为引领产业变革、助力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关键词:金融标准化;科技创新

一、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1.创新始于技术

在当前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科技在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发展需求的联合催化下迅猛发展,进入了高速更新应用的黄金时期。“智能终端普及、网络广泛覆盖提高了社会公众对科技的认同感”,[1]使技术研究成果和公众日常应用愈发频繁和密切。一代代的信息技术更迭为金融体系优化布局、金融运作系统重置、金融服务网络全面铺开提供了强有力的改革力量。

2.创新兴于数据

互联网传播时代,数据变成了当代关键性生产因素。公众在互联网中的多数行为痕迹渐渐变成了“数字痕迹”,曾经不能处置的纸质文件、画面等信息变更为容易共享的高质量数据。金融部门根据多角度数据资本的发掘,找到新资源、产生新价值,从而明确分析事件间的关联,创造以客户与情景为重点的关系网络和知识图腾,甚至能够基于庞大的数据资源保守地开展“未来预判”,促进金融部门的工作系统进一步提质增效、客户管理更加精准有效、风险控制更加科技化和智能化。

3.创新稳于制度

在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同时,需要为创新“立下规矩”,通过跟进配套制度建设,为创新夯实行为保障和风险围栏,最大程度从根本上消除和规避在创新萌牙和成长过程中的风险隐患,确保创新实践沿着正确方向稳健发展。制度建设应把握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适时、适度鼓励创新,制度的缺位会扼杀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或放纵负面价值更大的创新疯狂滋生。如,移动支付则是成功的典型案例,已成为当前金融在数字化转型、金融标准化方面的重要标志。而P2P 网贷的跌宕起伏则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反面教材。

4.创新成于价值观

技术是中性的,应用得当可以为金融发展增添强大力量,应用不当则会滋生新的风险。金融创新需要在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下成长壮大,根正苗红。金融技术创新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惠及百姓民生为金融创新的初心,通过科技赋能服务,缓解金融供应链上的一系列问题。金融创新要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持续保持金融科技成果具有成长性和生命力,坚持金融创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相伴相生

1.隐私保护刻不容缓

随着近年来相关法律法规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公众保护个人信息的需求,但金融信息个人隐私保护的政策还不尽完善。金融数据越来越高的价值体现使金融隐私信息的交易扩大,伴随可观的金钱收益,不法信息市场屡禁不止。加之网络传输近乎普及,技术创新应用的扩散为金融隐私保护增加了困难。很多金融软件存在明显的漏洞与技术缺失,泄密风险较高。部分金融部门或机构缺乏较强的隐私保护观念,进一步导致了数据信息泄露事件的高发。

2.交叉嵌套风险传播加剧

金融创新在促进工作提质增效的同时,着重更改了风险扩散形式和速度,增强了金融程序的薄弱性。从金融机构自身工作来看,各种金融成果之间交融性增强、金融风险根源识别和确认难度加大,运用交叉持股、财产转移、提供担保等隐匿风险的手段日益多样和复杂,扩大了金融风险。随着金融机构各部门、各条线之前协作日益深化,增强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来看,跨行业和跨领域的金融交易活动日渐深入,跨市场的资产变换已属日常,一个交易风险会由资金链、信用链传播到多个交易环节甚至整个供应链,对系统性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3.算法安全不容忽视

在当前大数据普遍应用的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紧跟时代步伐进行着全方位改革,处于经济顶发展端的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全智能化的金融模式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但智能算法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随时会带来无法预知的风险。运算中途无意间的随机操作都可能对最终结果带来极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很有可能导致派生规避金融监管的工具。一旦算法出现同质化,则意味着金融的稳定和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算法适用性和安全性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4.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

云支付、云视频、云投票等“云方式”已普遍应用,科技改变生活,为生活方式提质增效,让公众切身感受到了科技的红利。但在普遍应用的同时,老年人不会使用小程序等现象引发热议,金融适老化服务相对缺失等现状提醒我们数字鸿沟问题不容忽视。地区差距、城乡差异以及年龄段、文化水平等我种因素导致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技术研发应用往往发源于发达城市,且在发达城市传播更快,年轻人、科技认识度高的人群更容易接受技术的创新并快速适应其更新迭代,导致了大部分老年群体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弱势群体。

三、激发金融科技创新潜能

1.通过数字技术合理运用驱动产业升级

在金融界新的发展格局下,金融机构想要提高创新水平就要从三方面入手——数据加持,算法驱动和算力保障。数据方面,采用共享数据不可见的模式绝对保证数据安全性。对内强化数据管理,对外划清数据界限。算法方面,保证逻辑设计严谨,并确保在正式操作时不出任何纰漏,保证算法突出的特征性和辨识度。算力方面,构建可靠的部署支持,通过处理海量数据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2.通过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定位,落实“六稳”“六保”是解决小额融资问题的关键。通过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拓宽线上服务渠道,精准对接金融需求。通过科技创新赋能金融工作方方面面,可更好开展“云上办,掌上办”等线上服务,节约多方成本,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运用金融技术对融资人资金动向、经营状况等综合经济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实现精准滴灌和精准管理。

3.通过科技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完善金融行业的关键因素,想要更好的完成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要全面展现数字转型发展对于金融发展的影响,将科技创新融入到金融机构健全经济发展体制,组建新型的运营架构之中,推动形成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和可共享的内部运营网络。各行业内部单元要以数据治理为基点,通过普及金融科技应用创新业务流程,优化运营方式和服务方式,促使金融行业更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为全新的金融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基础。

4.包容审慎监管护航金融创新行稳致远

《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要构建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有利机制,加强包容审慎的监管力度。[2]中国人民银行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国际的监管机制,为金融行业设计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一书中正式推出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监管理念。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对于金融行业的引领、护航和孵化作用,通过提高监管科技创新水平,在先进有效的创新监管保障下,允许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并对金融业务进行实时监测,为金融科技创新营造积极有利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徐曼、刘焕利.新媒体传播特征与传播业的发展研究[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年5月

[2]李然.金融创新对策[M].金融研究.2022(10)

作者简介:刘美扬(1988-7)女,汉族,河北承德人,承德市郊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综合办公室秘书,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