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以“乘除法运算定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浅谈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以“乘除法运算定律”为例

白富群

海南省琼中县中平学校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推进下,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也在简便运算操作基础之上,实现课程结构的突破。许多教师设计出多种计算教学方案,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策略。但其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忽视学生实际发展的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学生出现运算失误的原因,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乘除法运算定律

引言:乘法除法运算定律教学内容的深入,有助于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重构分析实现课程结构优化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成为一股教学的热潮,如何从浮华背后进行思考,切实地提高小学运算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懂的一个重要形势。下面,就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运算定律的教学出发,来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1.创设情境,增强数学体验

情景教学法的深入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情景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认识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让后续课程教学更具多元化特征。教师要结合教材,深度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以便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另外,通过与生活相近的情境,也能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其在真实、活泼的教学情境之中进行学习,使其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板书一些两位数乘法的竖式,以“游戏方式”引导学生找这些竖式的规律,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探索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乐趣,且对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规律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能够在接下来的运算过程之中更好地把握相关的运算规律。

2.对比运算,把握心理规律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规律出发,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发展变化。课堂最开始时,教师可以集中讲解一些算法,增强学生的理解。之后,其还需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利用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算法之间进行对比,帮助其回顾以往的知识,鼓励学生尝试用最优化的方法来进行问题的解答。

例如,在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可以回顾前面学到的除法内容,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有关乘法口诀的印象。之后,再去讲解有关除法的运算法则。讲解这些规律的同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买菜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运算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解答这些运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书写细致,规范格式要求

想要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还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而这需要教师从日常教学之中着手,通过长期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计算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不管是从书写还是计算过程的排版,学生一定要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规范的格式,避免因为书写错误或者马虎而出错。

例如,再以《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为例,有些学生在进行竖式运算时,很容易出现没有对齐数位就直接进行计算的问题,导致结果运算失误。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地纠正学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竖式计算之中,都要进行数位对齐,从个位数开始计算。另外,计算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将“进位法则”牢记于心,以便书写运算的过程中能更加规范得体,保证计算的准确率。

2.引导观察,细心审题分析

学会审题和分析也是学生计算能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学会审题和分析,学生才能够从计算题目之中得到相应的正确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取例题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观察题目的结构,认真思考最简便的算法。同时,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来明确运算的目标和步骤,寻找最简洁和合理的算法,避免学生因为计算数据或者运算符号的失误导致最后的计算变得繁琐。只有让学生细心审题,才能让学生按照规定来一步一步地计算。

例如,在学习运算“308*2”的例题运算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审题和分析这一道题目中的要素,使学生能踊跃发散思维,把“308”拆分成“300+8”。然后,教师让学生去运算“300*2+8*2”。得到答案后,细心的学生就能发现这样的运算方法最终得出来的结果,和原题结果是一样的,但计算的复杂程度,却要降低许多。最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之中多观察寻找简便的用法。

3.纠正错误,自觉检查验算

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也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检查、验算的能力,让学生在计算完成之后进行独立的纠错。只有通过做完之后的检查过程,才能大大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在日常教学之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验算,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和能力。争取其在每一次计算之后,都能够自主地进行检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乘除法混合运算包含着乘法、除法、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有些学生粗枝大叶,忽略了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先后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现了严重偏差。针对此,教师要向学生重点强调“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鼓励他们算后核查结果,减少错误出现的概率。

三、增强学生思维的流畅

1.加强口算,培养简算意识

口算能力的培养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是笔算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重视口算、简算对于解题的重要性。以便加深学生对于题目数据的观察和思考,提前设想解题步骤,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计算时的效率和水平。

“乘除法简便运算”教学时,遇到类似于“21*14=?”的题目,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口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拆分运算,“21”可以分成“20+1”,而“20*14”的算法,可以看作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心算的方法,迅速得到计算结果,节省运算时间,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一定要引领学生去寻找简便的解题策略。

2.加强理解,感知概念法则

所有的数学计算都是建立在相应的概念与法则之上的,学生要想进行快速地计算,就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概念。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这些算理、算法的形成过程和运用之处,以便其在计算过程中能选择运算法则。如果学生能在深刻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去加以运用,计算效率则可得到大幅度增强。

以上文“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为例,学生透彻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后,运算过程中很少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而学生的熟练度是通过大量的实例练习以及题目分析,才形成理解记忆的。

结束语:

综合全文来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和学生密切配合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不断地钻研和完善教学方法,考虑所有可能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关注度,使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实践“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另外,教师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通过合理的训练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东.浅析小学数学简便运算中出错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科幻画报,2022(07):94-95.

[2]徐金荣.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2(21):177.

[3]苏国平.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策略举隅[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06):62-64.

[4]周艳红.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策略与实践[D].湖南科技大学,2017.

[5]高卫芳.简算教学不“简单”——一次数学调研引发对小学简便计算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2(20):10-12.

[6]沈玉华,沈长生.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教学要点[J].云南教育,1997(Z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