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50519850318702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我国对于城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旨在打造美丽乡村,带动城乡发展水平实现高度统一,缩小城乡差距。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城镇规划不太合理,未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由于受户籍在农村“半城镇化人”的影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显著降低;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水平、收入水平等仍然存在明显城乡差距,县域经济不太发达,农村贫困人口还很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任务艰巨,重点在农村,我国必须尽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与同步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河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问题;整治路径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村镇规划与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村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国目前的城乡差别已基本消除,但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为此,相关部门应从宏观层面上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新农村的规划与管理得到切实的落实。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的意义
作为一个农业强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础,要实现农村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村的支持。因此,发展农村,搞好农村的建设,是增强国家整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者,发展乡村经济,拉动内需。新农村的建设和经营,不仅是贯彻三农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发展农业、小康、村庄清洁、治理”的重要目的,而且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一体化管理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农村的资源和节约能源。它不仅可以改变农村的环境,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的居住环境,让其享有更多的社会福利。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
2城镇化发展与村庄规划问题
2.1发展情况
在农村,由于近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农村中的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中寻求更好的发展,这也使得留在农村中的农民在生产积极性上也开始下滑。并且由于当下种植成本相较从前来说有了较大的提升,各类生产要素的价格涨幅较大,但农产品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提升,也挫伤了农民积极性,也使得更多的农民外流到城市。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义务教育在农村中的普及程度相较从前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下降,农村的闲置土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部分留在农村开展生产的农民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上,也仅选择一些种植难度较低的作物进行,这也使得农村中的作物结构极为单一,降低了农村中土地利用率。并且由于种植水平较低,导致农村中还具有较多产量较低的土地,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2.2规划问题
在乡村村庄规划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乡村村庄在规划中也存在较大问题。在具体的表现上,一方面,在当下部分地区的农村中,仍旧存在一户多宅情况,违规占用宅基地的情况极为普遍。由于许多村民选择进城打工,也使得其在经济收入上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提升,部分村民选择在一些位置更好的地方重新建立新房,但原先居住的老宅却并没有进行拆除。由于重新建造的房屋位置较好且交通较为便利,这也使得房屋与房屋之间在距离上较远,零散分布的现象极为普遍,更增加了闲置宅基地的面积,土地浪费较为严重。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建设用地较少,且利用率较低。许多农村分布上较为分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较大问题,集约化程度不足,重新规划建设难度较大。并且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垃圾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缺乏,导致农村环境较差。并且由于大量的农村人口选择进程打工,剩余人口老龄化十分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其在农村规划建设上也沿用落后方式,部分农村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总体规划水平较低。
3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对策
3.1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在对各个镇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村民的需要,并根据具体的国情制订相应的村庄建设方案,是确保城镇建设项目成功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村庄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村庄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历史传统、人文底蕴和民众的愿望等,合村并居,并进行村庄规模的调整和村庄结构的优化;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与文化特色,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乡土气息,让人们可以看到山,看到水,记住乡愁。要按照不同的思路,按照不同的原则,建设好村镇的优质项目,推进"多规合一",综合运用编制方式和结果,按需编制,有序推进,区分村镇编制的需要,科学编制村镇规划编制方案。此外,在收集、分析大多数村民意见的同时,也要与农业、交通、水利等有关单位进行沟通,确保项目得到各方面的认同与支援。
3.2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在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加强城镇吸纳人才的能力,加速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河北省公共教育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之间的转移接续,完善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推进稳定工作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以人口的聚集带动城镇产业集聚,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和新型城镇经济发展共同进步;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因地制宜重点培育具有区位优势、特色鲜明、经济发达、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推进公共资源向其倾斜配置;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增强新型城镇对乡村振兴的带动能力,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在田园乡村与新型城镇合理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新态势,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经济振兴融合协调发展。
3.3结合农村实际
从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镇规划的实施状况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规划的内容不够科学,许多地方都是从城镇的规划内容上复制而来,与乡村的实际不符,这就造成了新农村的环境特性无法体现。可以说,城镇规划虽然可以促进乡村的发展,但是并不能完全地带动乡村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乡村规划时,必须立足于乡村的现实,制定出与乡村发展相适应的乡村规划,要充分反映村镇的民风、民俗等特征,确保村镇规划与农户的生产需要相适应,在规划重点村、镇的同时,也要把经济发展速度快的村镇也一并提上去。另外,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对规划体系进行总结,使城乡经济能够协调发展。推动乡村规划的经济型、全方位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由于以前的规划管理部门太多,所以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把工作职责分解到具体的领导岗位上,并及时召开相关的会议,进行自我检讨,积极听取人民群众和部门领导的意见,并将相关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及时汇报。
结语
新农村建设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村民意识不强,村庄环境差,相关部门管理混乱,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法规。这要求我们从其它乡镇和乡镇的先进做法中吸取教训,还要根据当地村民的意见,因地制宜,在村庄的规划和建设上,要坚持灵活、务实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发展特点,为新农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温萱,和玉阁,董雪偲.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8):2.
[2]彭丽丽,丁超.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24):2.
[3]廖东颖.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花卉,2020(18):2.
[4]郭峰良.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设计管理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