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郭城镇初级中学 初四年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将其有效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还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然而,虽然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但由于未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该课教学中的融入比较生硬,无法起到较好的育人效果,甚至影响了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补充拓展教材外的传统文化资源、科学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情境以及借助家庭作业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等融入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途径
引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该课教学中,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继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这一做法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和价值,这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教学中都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对提高学科教学育人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实践中不难发现,有效的渗透基本都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否则不但无法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将影响学科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中,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然后对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如此便能发挥其教育功能,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举例来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就要对教材中蕴含的哲学观点、道德品质、人文思想等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挖掘,然后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利用。如“成长的节拍”这部分内容的教授中,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等,这些都是古人对成长的一些思考与经验总结,教师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既能潜移默化地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还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1]。在人教版教材中,其实还有非常多的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应当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读,有效整合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然后在教学中进行恰当、合理的应用。
二、补充拓展教材外的传统文化资源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虽然有着一定数量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毕竟教材的编写主要是根据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需要进行的,传统文化资源相对有限,并且很多内容都是简单提及,学生很难从中真正感受中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补充拓展,使传统文化资源更加丰富,从而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具深度。比如,在“以礼待人”的教授中,教师可以引用“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历史典故,使学生可以认识到以礼待人是自古以来都有的,以此增强对以礼待人重要性的认识;再如,在“亲情之爱”的教授中,教师可以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内容,如“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须强调的是,在拓展补充传统文化资源时,教师一定要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切勿跑题。同时,要注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甄选,这样才能符合教学的要求[2]。
三、科学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目前,各科教师都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但很多教师采取的方法较为简单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错误认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原本就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假如教师还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师长情谊”的教授中,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些关于尊师重道的历史典故,然后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看,这样既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渠道,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促进其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借助家庭作业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家庭作业作为学生巩固和内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也可以通过科学设计道德与法治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价值观。以“文明与家园”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家庭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下列作业:①2020年12月,中国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结合这一内容,说一说太极拳入选的理由。在完成这一题目的过程中,学生就需要搜集有关太极拳的信息资料,了解其发展历史和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材料搜集和整理能力,还使其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并且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当前,在“双减”教育环境下,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家庭作业的布置和设计中,还要考虑到作业的形式,不能还是以书面作业为主,这样就很难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确保学生有效完成家庭作业。因此,在借助家庭作业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教师需要立足“双减”政策精神,创新家庭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在“诚实守信”这部分内容教授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一些古诗文,如“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言忠信,行笃敬。”等,这些都是古人对诚实守信的认识与概括,让学生将其搜集并制作成卡片分享给同伴,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可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进而为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结束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除了可以丰富课程资源,还能使学生深入认识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与正确三观具有积极作用。故此,相关教育者要不断探究如何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该课教学中的有效路径,唯有这样,才能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具成效,从而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翁文静.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途径研究[J].亚太教育,2022(09):52-54.
[2]周永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2(05):67-69.
[3]傅永元.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途径[J].学苑教育,2021(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