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药品工程系
摘要:本文结合“新兴检测分析技术”课程的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资源建设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挖掘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 新兴检测分析技术 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刘浩(1988—),女,汉族,硕士,工作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食品检测、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2022年度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0352
总书记提出了“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1]。自此以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开启了全面建设新局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激励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达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可靠接班人的目标[2]。
《新兴检测分析技术》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开设的职业岗位实践课。旨在让学生熟练操作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完成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及食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具备对食品品质进行快速评定和质量控制的能力[3]。
实施课程思政,以系统化的思维,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将本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基因式地移植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用正确的育人观来处理教材,将具有时代感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课程的开发设计要从大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案中。
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资源建设及考核评价多方位进行全过程思政浸润。
1.修订课程标准,明确思政育人目标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修改过程中,除了重视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之外,还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德育思想,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完美融合。
2.开展岗位调研,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团队教师利用假期时间下厂实践、对食品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深入走访、调研,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基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具体的规范要求,确定食品快速检测涉及的各个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企业专家合作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3.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一种是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如:水产品中甲醛,豆制品中吊白块、辣椒粉中苏丹红、奶粉中三聚氰胺,白酒中甲醇;这种物质是坚决不允许添加的。一种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如:腌渍食品中亚硝酸盐、干货中二氧化硫。结合这些教育学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能唯利是图,置道德和良心于不顾,危害社会;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至诚报国的情怀。
食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是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结合紧密,要从中引出关于环境保护问题,引用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政观点,教育学生要培养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4.探究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
4.1情景教学法
本门课程属于职业岗位实践模块,与实际工作情景结合紧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思考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从职业定位和爱岗敬业的道德要求入手,完成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根据实际岗位的任务,按照企业要求开展教学,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情景,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深入企业调研,有机会带领学生跟随企业进入到检测现场实施快速检测任务,或进入到超市、商场、菜市场快检工作站中实践。既加强学生知识能力提升,有培养学生对岗位的认同感,同时加强道德素养的提升。
4.2任务驱动法
结合学习内容,安排实训任务,让学生能够真正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检测任务。既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又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及敬业精神。可以结合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名人事迹,将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食安精神等自然的渗透到实训课程当中。
4.3案例教学法
教师充分掌握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根据专题内容适时导入案例辅助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如国内外食品安全动态、食品行业领军人物事迹、食品安全大事件)等提炼课程中思政元素,明确专业课程和学生思想动态、社会现实的结合点。比如结合当下食品安全事件“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产生的严重后果,以深刻的案例教训引发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职业道德,热爱所学专业,肩负起保护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5.开发课程资源,建设线上线下优质课程
将信息化技术与“新兴检测分析技术”课程思政深度融合。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移动信息化教学软件———超星学习通,完成课程平台建设。不断增加课程配套微课、微视频、操作演示、动画、程序、仿真资源、思政案例库。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反馈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浸润式思政教育。
6.开发校本教材,融入思政元素
我们项目组为适应高职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的要求和学生学情,从根本上扭转理论与实践、知识和技能、学校和企业脱节的现象,决定对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编写,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教育形式以及人才培养定位,编写适合本专业的系列化教材,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自编教材和活页式教材。
7.确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课程考核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考核学习过程中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是否有所提升。主要包括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仪器规范使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检测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能力,结合学生关于食品检测方面社会实践、社区服务、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8.总结
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为抓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遵循《新兴检测分析技术》教学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对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分析与挖掘,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持续推进《新兴检测分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吴贵春.“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
[3]侯红瑞,张榕欣,孙国勇,等.课程思政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以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为例[J].广东化工,2021,48(2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