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新安学校 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关王小学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新安学校以“三全”育人大思政统领各学科教学,发掘各学科知识中的育人元素,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辟了乡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精准施策,确保大思政落到实处
学校成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中心,将少先队大队委、教科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等部门整合为该中心的下设职能部门,中心主任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德育校长担任。所有科任教师在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承担思政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实践性的教学任务。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在课题的选定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教师申报思政教育研究课题,再从中筛选,确定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重点课题给予资金支持,每学期举办成果展。科研带动思政工作,使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全员育人的意识,促进人人关心思政教育、人人参与思政工作、人人开展思政研究的良好局面的形成。
将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一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系列主题教育。每一年级再细化为若干专题,同时制订详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科实践教学环节与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进行整体设计与优化;将学生思政学习成绩、思想素质、综合能力、学习、生活、工作的日常表现以综合测评的形式,统一纳入思想政治整体考评体系。
二、学科思政,提升大思政育人实效
高质量落实的国家课程。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链接,形成驱动学生好奇与内生力的主问题、问题链或问题组,激发学习的志趣。比如,学习《詹天佑》一课,以“为什么说这条铁路的修建成功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主动了解当时背景及修建铁路的重大意义,从而感受文章的主题。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结合学科内容,创生思政教育大情境并贯穿学习全过程。比如,青岛版小学数学下册“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上课前给学生播放“爱的奉献”乐曲,创生一个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零花钱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爱的熏染中认识人民币,养成爱惜人民币、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需求,切中学生学情的起点,撬动学习难点、卡点,利用教具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学习《赵州桥》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具搭建不同结构的桥梁,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撬动深度体验、思维发展,得出石拱桥的优点与缺点,体会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将学科思政过程中形成的独到见解、学习成果进行分享,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张扬个性特长、集中群体智慧,聚焦问题的解决,体验成功的乐趣。比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学生阅读课文后,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学习成果,在交流互动中,揭露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开发系列配套的思政实践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和思政目标,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比如,小学2年级“我与蔬菜交朋友”课程,引领学生到菜田考察蔬菜的形状、种类,了解蔬菜的营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选择种植一种芽苗菜,体会种植的快乐与辛苦,体会父母的艰辛,增进对父母的情感。
再如,小学2年级“劳动我能行”课程,引导学生帮助家长择菜、洗菜、洗水果、整理饭桌、洗碗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劳动态度,提高社会责任感。又如,6年级“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通过编辑加工和处理调查数据,建立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反映的现象和事实,编写数据分析报告,进一步提高计算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增强信息意识。同时,引领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
这样,横向上打通了学科思政,形成整合,让学生学习有多维选择;纵向上打通了学段,形成年级与年级衔接,使思政教育过程逐步攀升。
三、自我教育,拓展大思政育人半径
参与思政课程规划。学生自主申报、设计、展示,将兴趣转为课程的资源,形成自创课程,包括三分钟说时事、话说身边的榜样、微视频等等。比如,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学生自行设计,学校综合考量,选取最佳方案,现在已连续举办10期,累计参与2000多人次,涌现出一批校园科技小院士、体育小健将、艺术之星等,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
参与学校管理。让学生参与到学校问题解决的项目中来,在参与、决策过程中,学生体现群体的意志和心声。比如,少代会分年级让代表撰写提案、参与学校各种制度的修订;参与校歌、三风一训等校园文化建设、参与环境设计及经典命名等等。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中,体会现代教育的理念,感受人格尊严的尊重,让学生在担当中获得自主发展,主动构建的自我意识。
参与家校共育。学生在家校学习共同体、家校沟通日、亲子共学日、周末亲子阅读等活动中,带动家庭价值认同。参与每年评选出的“十大好家风”“书香家庭”“优秀家长”“优秀家教故事”等,实现家校共育的同频共振。
参与综合评价。每学期,学生采用简洁的语言、代表性的图片影像等方式,对思政教育中的关键事件进行自主记录与评价,形成电子档案,主动勾勒成长“图谱”,实现自我发现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