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桩基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刘楠,刘伟

(山东交通学院 交通土建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摘要: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桩基工程课程为研究切入点,对课程的思想政治进行了探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融入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通过丰富桩基工程课程教学手段,学生课堂气氛越来越好,参与度越来越高,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关键词:桩基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信息化

中图法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本职工作[1]。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程教学以传授知识点为主,如果学生缺乏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只是被动参与教学,不利于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上,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工程教学改革的大方向[2-3]

本课程教学团队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的各项政策,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1 课程团队基础工作

相对于人文课程来讲,工科教学注重“术”的掌握与运用,因此,课程教学团队期初认为在理工科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一些难点,所以每当学校组织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培训时,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团队保证了每次都有人员参加,培训会后也会及时的进行学习与总结,以吸收开展“课程思政”较早的学校和老师们的宝贵经验。另外,课程团队从准备开展《桩基工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开始,对每一节课又集中进行了集体备课,在总结每位老师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对“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该课程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在后期教

学的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对于个别融入不是很理想的地方,团队成员又进行了多

收稿日期:2022, 修回日期:2022

基金项目:山东交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2022YB07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水力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刘楠(1984),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断裂机理研究E-mail752826457@qq.com


次磨课。

2 基于信息化的课程建设策略

《桩基工程》课程是我校水利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一直坚持课堂教育及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中国特色社主义的“四个自信”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法治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拼搏奉献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培养学生适应艰苦工作环境的执业能力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使其成为高质量水利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我校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了本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了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本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该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思政内容融入各类教学资源中:

(1)修订课程大纲

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中明确了课程除专业知识外,还提出了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政工作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和教学进度安排中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知识点和育人环节。

(2)编写课程教案

重新进行了本课程教案的编写,以2节课为一教学单元,共16次课,计32学时,编写了共16次课的教案。在教案中明确了每节课课程思政的内容、每次课的课间在黑板上板书默写的一首诗词或励志名言。

(3)典型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中结合《桩基工程》课程专业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如结合成功的重大工程案例教学,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向学生介绍这些成功的工程典范中技术人员的成长过程、忘我的工作过程,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拼搏奉献精神,使学生热爱专业、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并结合现在我国国内重大工程及“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到国外做的重大工程案例,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结合典型的反面工程案例(工程事故),如在工程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勘察、设计、施工造成工程事故,以此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4)影像资料

在教学PPT中插入了很多教学视频和工程案例图片,在讲解专业视频和图片的同时紧扣“课程思政”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另外在教学中,除注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每两节课的课间在黑板上用粉笔默写一首诗词或励志名言,诗词分为爱国篇、劝学篇、励志篇和生活篇四类,如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唐代王维的《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宋代汪洙的《勤学》、唐代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宋代司马光的《居洛初夏作》等。课间休息时经常为学生播放民乐、轻音乐等视频;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纪律性得到了提高。

3 课程评价与成效

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课程思政后,应在专业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增加思政考核。思政考核采取过程评价与激励共存的方式。过程评价由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考评的形式来完成。激励评价在课程总分的基础上给予加分,重点考核学生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政治思想、精神风貌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爱国爱党、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能更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充满激情,言行举止充满正能量,有年轻人的朝气。这门课出勤率非常高,除了个别学生有事情请假外,出勤率达100%,绝大多数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学生更热爱专业、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有乐于奉献的精神、热爱集体。学生更加有责任心、使命感,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在得到学院领导和教研室老师及学生肯定的情况下,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程也计划进行全面的课程思政改革,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在无形中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 结语

“课程思政”的建设必须要体现时代特色,必须要有明确的建设指向。因此课程教学团队需要紧扣时代脉搏,进一步凝练教学内容,提升课程内涵。同时要加大各高校本门课程负责老师之间的联络,共享全部教学资源及课程思政元素,同时设计针对本课程多角度的考核评价指标,广泛接受信息反馈与教学评价,多校联合共同促进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更优质的课程。

“课程思政”关键在教师,既需要教师在专业课程上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与深厚的知识积淀,又需要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具有科学的认知水准和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因此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考核;同时各科教师应加强交流,协同育人。学校为了推进“课程思政”,从教师、教学资源以及资金上均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才有效保障了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及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9(001)

[2] 成桂英. 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67-70

[3] 吴月齐. 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