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和盛乡中心学校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300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 IQ和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日以后中小学阶段的基础,尤其是对数学的影响最为显著。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小学的数学教育应该受到老师们的关注,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幼儿园和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幼儿园的数学;小学的数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前言:不同的学科具有的是不同的品质,而数理知识是其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幼儿园升入中小学这一特定时期,老师一定要提高对孩子们的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素养是接受儿童接受素质教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有效联系文化教学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培养。现在让我们来讨论如何在学前阶段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1、小学阶段中的课堂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方法,而且还存在着一些单一的方法;由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发展,一些老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手段不够科学;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老师的课时和课堂上的效率。此外,在数字时代,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各类智能网络资源无法完全利用,在对抽象数学思维方式进行解析时,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方式的剖析;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渗透,在数理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认识到了预设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老师对前导教学的教学和训练都有一些误解,例如把预习和前瞻的教学混淆起来,把预习的要求作为先导工作来运用,导致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到前瞻工作;有些老师在布置了教学任务之后,忽视了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有机结合,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无法进行。
2、学前教育和初等阶段的本质特征
2.1学前阶段
(1)本期的学习以直观的工作体验为主,这一时期的老师在进行学科科研、教学设计、管理方案等等方面都以此为基本目的。
(2)他们没有固定的时间观念,他们会在游戏结束之后休息,老师会对他们进行监控,让他们的成长。
这个时期的老师在设计课文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例如:在这个时期,在一至二十的数学知识的教室里,由学生会的朗读为主,从而有了大致的数理经验;在学到有趣的拼图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利用不同形状的乐高玩具,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图案,从而创造出更美丽的图案。总之,这个时期的学习主要是基于基础的认知数学课程。
2.2小学阶段
(1)在此期间,他们将在幼儿园的基础上,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2)学习和训练的生活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3)有许多规矩约束。
在教育手段上,他们由这种“玩”的方式转变成了“循序渐进”的“教室”。在日常的教学中,大家也一直注意着不能随意走动,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要在课堂上玩。在教学内容方面,从语言教学到文字教学,重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一年级的学生们,从判断到了细节,虽然会有一定的实战经验,但更多的是对传统的理解。
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区域很相似,特别是小学一、幼儿园的数学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一年级或者一年级的时候,都会使用一些直观的游戏工具,但也有很多不同。幼儿园有自己的特点,小学和初中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两个阶段的衔接会遇到很多问题。
3、如何完善学前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
3.1衔接教材
大班教学内容包含物件的种类、排列及其量得比较,20以下的数了解,相邻数序数、单双数,10之内数的组成、溶解、加减运算,20之内数字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看图片口编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了解几何图形、数字时钟等份、认识人民币等。而小学一年级基本内容:1~20之内数字的数量、序数、相邻数、单、双数的组成,20之内数字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下的数的认识、加减法、加减法的基本了解,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等。从教学内容来讲,个人认为幼儿教材的编辑上存在数学专业知识重复难题,容易导致少年儿童易丧失对于学习的新鲜感,给老师教学组织产生艰难。
3.2提升幼儿园教师与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尽管幼儿教育与小学教学同属教育信息化,可是二者在课程计划、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形式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开启学校的大门,以教学活动为核心创建老师之间“协作性朋友”相互关系,针对幼小的衔接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专家调研得到:“现行的幼儿园办学与中小学通常各行其是,幼稚园与中小学并未构建一套高效的衔接体制。”因此创建日常交流研讨体制,塑造一批高站位、跨学段执教、具备整合能力的师资队伍,变成年幼数学文化教育衔接能不能成功的基石。为了方便促使幼稚园与小学老师的互动交流,幼儿园和学校在人才资源上应培养适应年幼数学衔接课堂教学的复合型老师,激励老师跨段执教。幼儿园教师在小学一年级执教,小学老师在中班执教,打破自己原来课堂教学认知能力,处理跨学段执教的疑惑与冲突点。在备课教案沟通中幼儿园教师和小学老师可以发现年幼衔接存有的一些中断点,对于中断点采用不一样方法进行年幼数学衔接,以此来实现真正意义上衔接。
3.3为儿童构建浓郁的学术研究学习氛围
自然环境对孩子们,特别是初期儿童有重要危害。父母能够创造一个合适儿童学习数学的生活环境。比如,父母能够建立一个自然环境,便于和孩子一起学习数学,为宝宝的玩具再加上数据,在地面上贴到相关数学的绘画或者在孩子的房间里布局有意思的数学难题。父母能够与孩子一起学习。在浓郁的数学氛围里,能够提高数学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除此之外,父母还能够在空闲时间与孩子一起收看相关数学知识短篇小说,并且通过他们的故事向他了解自己喜欢的难题,进而激起孩子对于数学的探索。除此之外,在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具体指导学生鉴别物体的形状都是一年级数学的课程内容。因而,父母总会问孩子相关物件外形的难题。比如,“家里茶桌是什么形状,大家所使用的触摸电视是什么形状,桌上摆放的物品是什么样子”,及在超市排队付款时,父母能够要求孩子从头至尾及其从头至尾开展安全检查。查验已经排队等候好,然后让的小孩感受相关序数和基数的专业知识。少年儿童处在数学专业知识无所不在的环境里,能够更有效地有效地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想法,并为下一次小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3.4突显学生的个性发展,搞好衔接管理方法
老师将逐步开展创新教育作为主要的实践教学方位,与学生开展触碰的过程当中,突显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名学生都可以释放学习积极性,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提升思维能力中因人施教,缓解学生课程的学习压力,在快乐地学习互动中,学生学会独立解决困难,在衔接的工作在实践中,掌握学生在幼儿园里的差异主要表现,进而搞好文化教育沟通交流,产生教育创新模式。比如在学习培训认识图形时,老师在教学在实践中,选用具体手工折纸的形式,让学生拼凑成立方体或正方形,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突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性,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勇于实践活动,在老师的良好交流中,选用多媒体系统情境的形式来学生体会图形变化,建立良好的主动学习观念及其研究能力,衔接的过程当中提升教育措施,完成合作发展。
3.5多样化数学探究文化教育
当幼儿园教师在年幼衔接教学活动中协助诸位儿童完成了最基本的数学专业知识认知能力以后,就可以利用手机游戏、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数学探究主题活动请儿童参加,并支持儿童在科学探究活动参与其中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意义,从而高效率在数学探究互动中完成数学基本研究观念的建立与数学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和优化。
结语: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的衔接,是很重要的,这是教学资源获得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可以全方位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掌握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的前提,老师不断地提升自自己的涵养,不断科学研究教材内容,掌握教法学法,重视与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人物性格特点,让幼儿教育数学和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获得密切衔接。
参考文献:
[1]戚晶晶.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飞(素质教育版),2013,(3):164.
[2]彭英加.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47~148.
[3]王锦辉.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研究[J].成才之路,2017(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