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河南洛阳,47182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旅游业的发展随之提速,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显著进步,对旅游行业抱有更高期待,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迎合时代的发展、将大数据引入旅游管理中并创设新的管理模式是当今时代旅游行业的必然方向,受大数据支持的智慧旅游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对旅游资源做出优化,更能够实现旅游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升。文章首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式进行简要概述,接着分析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构建智慧旅游管理路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旅游;管理路径
前言:
在传统旅游管理模式下,由于旅游业务量较大,旅游资源的调度不尽合理,旅游管理的难度较高,这让旅游管理一度陷入了瓶颈期,难以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所谓“智慧旅游”,即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并借助移动互联网及终端上网设备发布、分享旅游资源、经济、活动等信息的一类模式,以便于让人们能够通过对旅游信息的了解,合理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这种旅游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促进旅游管理机构的升级,通过网络让旅游进入触摸时代。
1.大数据与智慧旅游概述
1.1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利用当下迅速发展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旅游业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处理,将其中的有效信息加以利用。智慧旅游能有效地将大数据与旅游业相结合,合理配置我国现有的旅游资源,同时能加强旅游业的信息化管理。另外,智慧旅游能够帮助游客掌握更多旅游信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近年来,线下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利益。但需要认识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配置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阻碍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如今,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与优化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1.2大数据的概念与内涵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幅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包含大量的行业数据和资料信息,具有数据规模大、数据流转速度快、数据类型多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能够有效地对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利用,不仅包含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且涵盖大量的图片、数据、视频信息等。将大数据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建立旅游数据平台和反馈机制,能够促进旅游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1]。
2.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数据资源价值未充分挖掘
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信息数据库,没有共享开放的景区,导致各个景区收集到的各种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大数据无法利用。相关技术处理数据无法挖掘包含的信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景区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数字信息的重要性。但是,各个景区在数字化信息采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数据采集和更新的周期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保证自身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此类问题导致各个景区收集的信息数据只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无法满足相关共享和开放的要求。
2.2优秀的专业人员不足
传统上,旅游业是服务业,其从业人员对工程技术缺乏足够了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会更高,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还需要具备专业的互联网技术,但是现有的旅游相关工作者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例如:有一部分旅游从业人员身兼数职,工作也比较琐碎,在平时的工作中,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互联网技术,旅游业在智慧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软件工程人才、数据分析人才。智慧旅游在建设上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而旅游行业在培训和招聘上继续沿用传统观点,导致团队无法满足智慧旅游的需求[2]。
2.3缺乏信息基础设施
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发展智慧旅游的口号,但由于智慧旅游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智慧旅游相关基础设施还十分缺乏。虽然如今大多数的旅游景点都已做到无线网络全覆盖,但是旅游景点内的信息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应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与容量。发展智慧旅游需要各地景区能够及时收集所有来访游客的信息,但大多数景区都不具备该能力。智慧旅游的基本要求就是每个景区都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如此才能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充分整合旅游资源,但现阶段大多数景区还未建立有关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智慧旅游虽然初步拥有了传输数据信息的能力,但是还不能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合,从而导致已建立的数据传输设备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除此之外,每个景区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时,还不够重视信息安全的问题,不能有效地保护游客的个人信息,其信息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3.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路径分析
3.1建立精准服务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各种类型的旅游网站可以提供基本的信息查询和预订服务。但是,由于此类系统通常由第三方公司开发,因此信息中的错误和延迟会给实际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此外,在使用第三方公司开发的旅游服务网站和App的过程中,存在涨价、捆绑销售等诸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无法有效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智慧旅游平台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各个景点的各种信息,还能实时监控景区各区域的人流量,帮助游客有效规划旅游路线,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3]。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借助智慧旅游,还可以使游客及时联系各类旅游服务部门、供应商,了解旅游产品、目的地,制定好旅游规划。首先,文旅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旅游相关企业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并引导相关科技企业积极参与,给予智慧旅游平台全方位的支持。其次,可以在部分旅游企业或者景点里设置智慧旅游试点,在运行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优化,进一步对智慧旅游平台进行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景区以及游客的需求。智慧旅游管理模式下,旅游服务的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目的地都有核心的旅游服务,游客可以了解各类旅游服务,制定个性化的旅游路线。
3.2制定特色旅游方案
首先,借助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旅行社可以实现全行业各类信息的共享,有效降低企业获取各类信息的成本,避免行业内部资源的重复使用。其次,可以有效地收集游客的信息,充分了解游客出行的相关信息。可以挖掘其中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企业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准确的服务。再其次旅行社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有效地宣传自己,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背景下,旅行社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中介作用,旅行社可以向潜在的旅客推销各类旅游的方案。旅行社可以通过智慧旅游的管理,结合各类旅行套餐的购买,让旅行者获得个性化的体验,旅行社可以专门从事某种类型的旅行,如户外探险、各类美食之旅等[4]。通过智慧旅游,可以向游客介绍各类旅游的场所和旅游的特点,从而吸引旅客的注意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应用在各类营销方面,旅行社可以制定特定的旅游预定方案,为旅行者提供便利,旅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自己的行程。例如,游客在旅游之前,通过旅游平台查询所要出行的景区,主要查询内容为门票情况,交通情况,景区附近的酒店等等。
3.3科学完善管理平台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电脑远程访问本地政府所管辖的旅游部门子平台,实时掌握辖区内的每个旅游景区的运营情况,这样,当辖区内的旅游景区有事故发生时,子平台能够及时知晓,并把事故信息传达到相关管理部门。如当旅游景区突发自然灾害或者安全事故时,子平台能够及时将信息传送给政府旅游部门,政府旅游部门对接收到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快速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根据子平台传输的实时数据及时响应,并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景区的负面影响。要想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平台,就要依靠大数据的智慧建设,借助云计算技术、网络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重要技术,这些技术将是旅游城市智能转型的核心载体,也是城市运营管理的工具。物联网传感技术是采用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相关协议把任何物件与互联网进行连接,通过信息交换与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监控以及管理功能的一种网络。从技术角度来说,传感器网络就是事物。传感技术从自然信源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变换)与识别,其涉及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信息处理以及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建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云计算技术则是旅游行业中最大的信息资源节约技术,通过建立一个大型“云池”,把海量的旅游信息聚集起来。在旅游管理模式下,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旅游信息资源,还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与旅游市场之间的交流[5]。
结束语: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在各行各业渗透旅游产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构建智慧旅游管理模型不仅对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有好处,也能给当地社区居民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因此,应在大数据应用在智慧旅游的管理中实现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智慧旅游的管理能力,完善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妍.大数据环境下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04):64-65.
[2]武俊丽,董慧.大数据时代安徽省智慧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33-36+83.DOI:10.16789/j.cnki.1671-752x.2021.04.007.
[3]雷越麟.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探讨[J].西部旅游,2021(17):51-53.
[4]许冬梅.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西部旅游,2021(17):78-80.
[5]高远.大数据环境下旅游景区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J].产业创新研究,2021(14):50-51+54.
(2022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课题名称:大数据时代下河南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编号:SKL-2022-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