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洲国信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为全面提升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质量,要结合实际管理要求落实具体工作,搭建动态管理和控制的管理平台,实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综合环境管理相协调的控制机制,秉持动态监控的原则,从而为PPP项目多元化进步提供保障。本文紧要分析了PPP项目的内涵和模式的应用特点,并着重从全过程分析角度对PPP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予以讨论。
关键词:PPP项目;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方法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工程项目运行体系也更加多样,PPP项目作为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作业形式,要积极整合具体的管理机制,建构动态管理控制体系,从而及时总结问题并加以改正,实现PPP项目工程造价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PPP项目概述
(一)PPP项目内涵
PPP项目本身是一种工程项目的综合监管模式,政府部门和地方企业组织合作建设相应的城市基础项目,有效形成联合管理机制。2016年,我国财政部首次公布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相关内容,斌建立季度性项目库签约落地情况公报管理控制体系,截止到2016年年底,PPP项目数量达到1万以上,入库项目总金额超13亿元。
(二)PPP项目特点
第一,PPP项目的应用能有效建立经贸合理化控制平台,降低政府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财政负担,在优化公共基础建设项目水平的同时,为政府资金合理化周转提供保障。与此同时,PPP模式的应用也实现了私营资金的公共化处理,为工程项目多元化管理提供保障。
第二,PPP项目的应用处理能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打造更加规范的服务模式,PPP项目实现了私营企业参与政府公共施工项目的目的,也能优化服务质量、降低资源消耗,更好地满足项目工作范围扩展的需求,最大化程度上减少了资金和资源浪费问题。
第三,在传统的政府部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往往会存在风控管理受限的情况,而借助PPP项目处理机制,能有效打造更加合理的风控管理方案,及时分析工程项目质量安全事故和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并落实更加可控的应用控制方案,减少质量安全事故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和谐统一。
二、PPP项目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内容
正是基于PPP项目的优势作用,要结合工程项目管理控制规范,落实工程造价的动态监督管理体系,结合实际管理阶段和应用标准提高控制的实效性,搭建最优管理平台,维护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效果。
(一)决策阶段
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要积极整合相关影响要素,从而综合评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市场价值,而PPP项目应用模式能在决策阶段结合流程落实更加可控的分析工作,实现多元化管理目标,为工程项目整体造价监督控制工作提供保障。
1.工程项目投资机会研究
主要是结合市场的发展动态进行项目的搜索,有效分析项目的市场发展前景,需要1个月到3个月的时间进行项目的初选和筛查,更好地选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得到满足的项目[1]。
2.编制项目建议书
待确定选定工程项目后,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落实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集中进行项目细节的汇总,确保能“事无巨细”的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便于结合工程项目细节落实后续工作,发挥PPP应用模式的优势作用,完善项目建议书细节。
3.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
结合项目建议书多元开展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一般而言,要从技术性角度和经济性角度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有效判定工程项目建设后资金的回收情况,更好地满足投资成本多元化管理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提升PPP项目落实效果,要进行多个方案的比选分析,综合评估可行性价值,以便于更好地打造规范市政项目。
在可行性分析环节中,主管单位要与相关单位开展综合评审和考量,不仅要考虑PPP是否满足地区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也要对技术先进性予以判定,确保工程项目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当地民生条件,评估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讨论和修正,以便于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内容满足综合标准。
4.项目综合评估
待项目可行性分析工作结束后,要对具体报告和方案予以综合评价,选取拟定方案中最优内容,将经济效益最大化、安全效益最优化作为目标,落实PPP项目综合评估结果的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评估环节还要对PPP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分析,保证设计概算略低于投资估算,配合文件资料、设计图纸、施工文件等内容,共同打造可控化评估模式,为工程项目规范化运行落实提供保障,有效建构完整且规范的PPP项目协同控制体系,为当地民生建设工作质量水平的优化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设计阶段
为保证PPP项目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需求,一般是采取标准化设计和限额设计两种方法完成设计管理,满足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具体要求。
第一,标准化设计,主要是将国家技术标准、地方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作为核心,打造协同控制机制,并且,要综合管理新技术内容、新材料以及工艺方案的应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处理模式的优势,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更好地降低工程项目变更。
第二,限额设计,主要是结合工程规模以及工程项目功能、技术方案以及投资体系进行综合管理,结合工程项目进度和造价控制标准落实更加可控化设计分析。并且,限额设计具备更加精细化的特点,要完成PPP项目每一个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测定和分析,强化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和审查水平,搭建较为完整的施工图设计管控体系。与此同时,在限额设计环节中,要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个角度落实评估工作,有效满足施工图设计质量和限额设计分析要求,及时进行资料存档。
除此之外,在PPP项目设计阶段要整合相关资源信息,为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监督控制工作顺利落实,还需要进行设计概算的初步审查,将初步设计概算编制依据和编制深度审查作为核心,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PPP项目地方文件入手,综合评估设计概算的规范性水平,并进行工程量和材料参数评估处理。正是因为PPP项目中各个环节和阶段衔接度较高,因此,要依据工程量管控要求,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控体系,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流程的最优化,实现动态、实时性分析目标,为工程项目造价监督控制水平的全面提高予以支持[2]。
(三)招投标阶段
PPP项目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一般是选取公共招标的形式,有效优选承包商,而承包商的信誉和资质是决定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1.基本流程
首先,政府部门要结合PPP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公布招标文件,选取适配的合同类型,并完成资格预审管理,有效对投标人提供的资格预审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健全更加可控的分析机制,完成竞标单位的集中分析。
其次,要在开标会议上对投标人呈交的文件进行评标和定标,选取适配的工程项目承包商。
最后,在整个PPP项目中,业主方利用总承包或者是平行承包的方式进行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和评估管理,一旦工程项目规模和工程量增加,对应涉及的专业内容也会随之增加,此时,技术操作难度提高,就要选取总承包模式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而对于工程项目体量较小且规模一般的项目,一般是借助平行承包模式开展具体工作,业主方直接管理承包商即可。
2.合同内容
为更好地落实约束化管理工作,业主方和承包商之间要签订总价合同、单价合同以及成本加酬合同,结合不同类型的合同内容,落实风险控制机制。
若是签订总价合同,承包商会承受绝大部分风险,业主在造价控制管理方面的优势会更加突出。若是签订单价合同,则主要风险由业主承担。只有明确划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才能更好地提升综合管理效能,建构完整且规范的控制体系,更好地实现PPP项目管理目标。
(四)施工阶段
对于PPP项目而言,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和索赔也较为常见,这就会增加工程项目造价,为了更好地提升造价控制的基本水平,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预估分析,建构更加可控化的管理模式。因为PPP还会受到人工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所以,要践行动态控制机制,维持统筹管理效能,确保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效果最优化。
第一,要提高PPP项目施工过程中参与项目所有人的造价管理意识,明确工程项目造价管控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以便于能可控化发展具体工作,规避主观因素造成的项目风险和造价事故。
第二,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有效落实材料设备采购方案,结合材料设备进场标准完善检验流程,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第三,要对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指导,并且保证施工人员操作的精准性,能有效落实具体的施工作业,为施工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予以支持,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效果。
第四,为进一步提高PPP项目工程造价管控质量,要设立对应的监督小组,有效利用阶段性管理控制方案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并解决,发挥管理制度、技术监管机制的优势[3]。
第五,要制定造价管控制度,在制度明细中要对阶段性造价管理工作重点予以标注,有效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职责意识,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后完善工程造价管控水平,配合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实现不同信息的集中采集和分析,共同促进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控进步,提高造价管理的实效性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PPP项目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落实更加可控化的管理机制,整合资源结构和造价管理方案,严格执行全过程管理机制,严控对工程项目产生影响的因素,在节约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同时推进PPP项目全面发展进步,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曹靖. PPP项目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1(1):68-69.
[2]姚 妮,王 磊,余厚云. PPP 项目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2):5883,4871.
[3]许玉龙. PPP项目模式下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 商品与质量,2019(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