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5
/ 2

创伤骨科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分析

杨小静,巴茜茜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骨科护理部 郑州市 450003

摘要:目的:创伤骨科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了于2020年2至2021年6月就诊我院治疗的90例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均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骨科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骨科术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及V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经优质护理后的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骨科术后患者经常规护理后的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经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后可达到有效的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创伤骨科;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

引言

目前,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形成原因主要是血液在双深静脉出现不正常凝结,主要临床表现是肢体发生突然的肿胀并感到疼痛,还会导致肺栓塞,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骨科术后患者实施基础常规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不理想;而优质护理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器械、药品的操作合格率均较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选取了于2020年2至2021年6月就诊我院治疗的90例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均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9~75岁,平均(55.8±7.3)岁。对照组骨科术后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7~77岁,平均(56.3±7.9)岁。本研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和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骨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骨科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应给予患者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与患者进行沟通后了解患者心理的恐惧及担忧等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来积极配合治疗。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取正确体位,按摩患者大腿、膝盖等部位,以达到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的效果。术中对患者四肢或邻近盆腔的静脉处操作时,应避免损伤到患者的静脉。术后告知患者应将患侧的肢体抬高,尽量避免小腿的深静脉出现回流现象。③术后护理:在术后24h内应对患者下肢静脉血的回流、肿胀及痛觉情况等给于重点的观察,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早的采取诊断与治疗措施。④药物防护护理:术后患者由于抗凝血酶等的抗凝作用物质含量降低,且手术损伤了患者的血管,对内膜表面覆盖肝素的作用产生影响,因而无法起到阻止血小板发生粘附作用,应在术后8h内给予患者注射低分子的肝素,剂量为4000U/次,每天2次。⑤饮食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保证患者术后的饮食质量应为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及高纤维等食物的摄取。由于患者体型肥胖而需控制饮食的摄入热量时,应先帮助患者进行减重护理。应限制患者术后荤腥食物摄入量,以维持血脂的正常水平,还应避免摄入高胆固醇的食物,将脂肪的摄入量控制为20%,并提倡患者应食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进而对胆汁的排泄起到促进作用,避免形成血栓。⑥功能锻炼护理指导:术后患者的麻醉效果消失后指导其进行躁泵运动等功能锻炼,并向患者详细的讲解运动的方法与频率。

1.3疗效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进行评定,评定指标包括满意、基本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评定内容包括:①完全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完全消失,且疼痛的分级为0级及Wells评分均为低危;②明显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显著改善,且疼痛的分级降低1~2个级及Wells评分均为危险;③轻度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不明显,出现肿胀(++)及Wells评分为高危;④无效: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无改善,出现肿胀(+++)及Wells评分为高危。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轻度缓解率。骨科术后患者各时段的疼痛评定标准依据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满分10分,其中得分越高者表示其的疼痛感越剧烈。

2结果

(1)两组骨科术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经优质护理后的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经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82.22%),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比较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骨科术后患者的VAS评分对比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越来越普及,术后并发症防治也逐渐受到重视。骨科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30%~60%。对于骨科手术,特别是髋膝关节置换术、胫腓骨骨折、骨盆骨折等创伤性较大的手术,因出血较大,严重损害血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血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及血液的性质等。骨科手术本身能够激活体内的凝血机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而术中麻醉及制动会舒张周围静脉,术后膝后垫枕及卧床等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瘀滞或缓慢;拉钩等医疗器械应用不当、骨水泥的热聚合反应及止血带的应用等,均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从而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主要采用术后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但低分子肝素等易导致出血;弹力袜无法完全适合腿型,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水肿等。康复健康教育在临床上得到重视,但在日常健康教育工作中并未得到正规的贯彻执行,并且临床上缺乏正规的方法,而常规健康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院采取综合性康复健康教育,如健康宣教、心理健康教育、疼痛健康教育、静脉健康教育及功能康复锻炼等。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及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项认知评分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骨科术后患者在优质护理干预下能够起到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吉惠.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4(05):100-101.

[2]吴晓花.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8,30(4):250-251.

[3]李建陆,陈国胜,马剑玲,等.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