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子商务赋能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8
/ 2

          社交电子商务赋能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明正

西华大学 610039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地区覆盖面越来越大,从业人数越来越多,产品线越来越宽,销售额不断刷新纪录,但也存在一些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的短板和制约未来发展的问题,我们在看到农村电子商务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利好的同时,也要从更深层次分析社交电子商务如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本文就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社交电子商务;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引言: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持续增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社交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下,纷纷与互联网融合,从而催生许许多多的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点。部分基础条件好、政策力度大、创新思维强的农村地区,不断适应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积极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增长红利,紧紧依靠产业基础和物流条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深度融合农村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迎来了跨越式的新发展。

一、社交电子商务概述

简单来说,社交电子商务是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媒介,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进行异地交流和交易的一种方式,带有一定的社交性质。相较于传统的交易活动,电子商务由于其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安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实现在线教学、远程课堂;在金融领域,可以实现网银转账、证券交易等;在医疗领域,借助远程医疗问答和预约平台,可以实现网上挂号、在线诊断等服务。至此,电子商务的适用范围已经走出实物商品的初级应用,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它既适用于实物商品的销售,又适用于信息咨询等服务。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还具有很强的数字属性,依托其数字属性,还可以建立起完全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如游戏中的虚拟道具交易及在线视频收费等。

二、农村社交电子商务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相比于传统农业,主要具有以下发展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全国大多数地区对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等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措施,在农村社交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仓储冷链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对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方面扫清了障碍。

二是网络优势。互联网普及率由2011年的38.3%,提升至2020年的70.4%,提高了32.1个百分点;农村宽带接入户数由2011年的3308.8万户增加至2020年的13477.33万户,十年间增长了307.32%(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宽带网络的迅速普及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社交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缩短了交易流程,简化了操作方式,为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

三是产品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使大家足不出户购买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选择性大、购买便利,群众接受度越来越高。与传统商超销售相比,电子商务具有更加丰富的品类和鲜明的地方特点,部分产品人们在线下日常消费中可能难以见到,但在网络销售中却变得轻而易举,因此,对于人们购买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对电子商务的依赖性相对较高。

四是成本优势。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源头供应、产地供应成为可能,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一方面,当地农民可以足不出户进行农产品销售,对于季节性产品可以采取预售的方式提前销售,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节约了销售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根据销售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当地进行特色农产品生产、种植,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

三、继续保证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转型赋能的有效举措

(一)因地制宜,明确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网络产业的市场存在于每个角落、任何时间,这就使消费的渠道无限扩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农村的交通日渐便利,产业基础非常牢固,大大降低了商务成本,再加上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给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广大农村地区政府部门,要不断强化互联网经济思维,及时了解、学习、发展电子商务这项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潮流,积极抢抓机遇,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战略来抓,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好各项规划目标和支持举措,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起强大的农村电子商务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特色发展。

(二)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与网络经济融合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适应与电子商务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将网络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嫁接到农村经济上,使二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大力发展工业企业B2B、农业企业B2C、服务企业O2O等新型模式,使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和升级。一方面,不断发展农村小微型企业电子商务,鼓励、支持其向网络进军、与网络结合,逐步建立农村特色产品网上批发和分销体系,利用电子商务的有效资源和广阔市场推动农村小微型企业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和农贸中心电子商务,竖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贸中心发展,重点打造符合乡村区域特色的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交易平台和交易企业,促进农贸中心不断向网络社交电子商务平台转型发展。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品牌并做大、做强、做好,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三)多措并举,加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力度

当前,电子商务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要充分发挥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和教育资源优势,以政府引导、院校和机构主要供给、社会力量补充的市场化、多元化培训载体为支撑,构建资源充足、结构合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一方面,院校积极开设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并与农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重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职业培训机构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采用短期培训、远程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手段开展电子商务技能提升培训,大力培养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技能水平提升。

(四)聚集优质产品,打造农产品销售发散平台

各地可结合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推介,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培训力度,鼓励农民生产者参与网络销售。同时,发挥地方政府穿针引线作用,支持做好社交电子商务平台和农民生产者的联系对接,协调帮助农村社交电子商务经营者上线农产品。对部分经济发展较好或知名度较高的特色农产品,可以组织搭建相应的地方网络销售平台,将农产品聚集到相对集中的平台上。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立相应惩罚机制,积极引导农民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对不讲诚信、产品不佳和以次充好的卖家及时予以清退,不断净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子商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快速转变,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产品搭建了重要交易平台,有效帮助了当地农民打开了产品销售渠道,大幅度增加了产品的销量,农民可支配收入也在近些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中不断提升,这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海涛.农村电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

[2]周杨,吴军.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27):7-9.

[3]张兴敏.电子商务赋能贵州山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