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调理”

/ 2

中医的“调理”

王保忠

新安县中医院 门诊部 河南省洛阳市 473000

许多人去看中医都有这样一个印象,中医大夫很少说要治疗病人某某疾病而是说要用中药给病人调理身体。中医为什么不说“治病”而说“调理”呢?这要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病的方法说起。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虽然错综复杂,但不外乎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内经》上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趋,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些论述,说明仅有病邪的作用,没有正气的相对或绝对不足,病邪不能单独伤人。人体正气的不足,是病邪入侵和发病的内在因素,而病邪则是发病的外在因素。那么人体的正气是什么呢?《内经》上又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阴阳二气是生命之本,也就是人体的正气。中医中的邪气又有那些呢?它包括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虫兽伤等。还有一些病理性产物,如水湿、痰饮、瘀血和结石等,均属于邪气。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感受不同的病邪,则发生不同的病证。那么病邪是如何致人发病的呢?邪气侵入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胜邪退,则不发病。正不胜邪,则病邪在体内发展,造成人体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或形态结构损害,机体便发生疾病。中医治病就是针对正和邪两方面,首先通过调补阴阳二气,使二气达到动态的平衡,从而使人体的正气充盈。其次通过理顺阴阳气血运用,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使人体正气能够奋起抗邪,或将外来之邪驱除,或将内生之邪化除。因此,中医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辅助正气,使正气充盛,让正气去战胜邪气。

那么中医调理身体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调理身体的方法有很多种,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第一是攻邪,攻邪是针对邪气比较盛而正气不很弱耐得住攻伐的治疗。比如热症要清热泻火,寒证要温里散寒。气滞要疏理气机。血瘀要活血化瘀。这些都是逆着病邪的性质,进行的治疗,所以叫逆治法。临床上用四磨汤来胸膈满闷、心下痞满的肝郁气结证,就是这种方法。中医还有一种攻邪的治法,它是顺着症状的性质进行的治疗。比如痢疾这个病虽然它有腹痛、便脓血,大便次数多,大便量少,里急后重等特点,看似是通下太过的症状,但中医仍以通法为其急性期的治疗方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医认为这个病是因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气血凝滞和气机阻滞造成的。所以要以通来治滞。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这是中医治病求本的体现。这种治法叫顺治法,又被称作通因通用。中医治疗湿热痢疾的名方芍药汤就是这种治法的代表。攻邪是通过正气来进行的,所以即使正气不弱,也要调理辅助,否则若攻邪药伤及正气则会出现邪气滞留不去甚至内侵脏腑的情况,这样的话,疾病非但不能被治愈,甚至会加重。中医的攻邪名方普济消毒饮中就用一味人参来助正气以祛邪,一味陈皮来理气机,以利散邪消肿。这种配伍提现的就是调理正气以助攻邪药抗邪的道理。第二是扶正,扶正就是针对正气虚弱的治疗。这方面的中医方法也很多,比如益气补血、滋阴补肾、温阳健脾等。这种虚者补之的方法也是逆治法。我们常用来补肾的名方左归丸、右归丸就是这种方法的提现。另外中医还有一种用补益药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症的方法叫塞因塞用。这种方法也是顺治法。老年人常患的便秘多是因为年老体衰,正气不足,肠蠕动减慢所致。中医用黄芪汤治疗,其中的黄芪补助正气使肠道蠕动而达到通便的目的,就用的是这种方法。扶正是为了防止外邪的入侵和内邪的滋生,补之太过会使气血雍滞,不仅不能防止外邪入侵而且能使内邪滋生,变生疾患。所以扶正时也要辅以调理气机,使气血不至雍滞,才能达到辅助正气的效果。第三是功补兼施,攻补兼施是针对既有邪气又有正虚的治疗。这类方法其实是攻邪和扶正法的组合,比如治疗热盛伤阴的清热滋阴法、治疗体虚感冒的益气解表法等。攻补兼施法既然是攻邪和扶正的组合,那么在使用中就需要掌握二者的平衡,既不能攻伐过猛,又不能扶正太过。这中间的权衡,要看病人的具体病情而定,不能千人一方。这就提现了中医“调理”个体性的奥妙。

从中医识病和治病的方法来看,中医并没有去治疗病邪,而是通过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让人体的正气去祛除病邪,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中医把治疗疾病叫做“调理身体”。中医的这种治病观念和西医有着本质的区别。西医的治病观念是直接针对病邪的,所以它要查明病邪在何处,然后直接祛除病邪。这种治疗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对病邪实现精准打击。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当我们无法认清病邪或者虽然认清了病邪但没有好的药物来对抗它时,或是这种病邪狡猾的和我们的正常组织结合在一起时,或者是根本没有病邪,只是我们的机体功能受损或低下时,西医的治病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时中医的治疗方法就显出了它的优势。因为中医治病不直接针对病邪,而是针对人体自身的功能状态,通过对人体功能的调理,使人体的正气去抗击病邪,这就避免了西医的缺点,显示出中医治病的独特优势。尤其是现在,医学检查的水平已经发展到可以检查出隐藏在我们体内没有发病的病邪。对于这些病邪西医多半是没有办法的。而中医认为这是机体的“未病”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对机体进行调理,鼓舞人体正气消除病邪,将病邪扼杀于萌芽状态,使人体不在发病,则是中医的另一个独特优势。只可惜现代多数人是等到疾病出现症状了才去治疗,岂不是晚了吗?

《内经》将这种情况比喻为“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当然,中医的“调理”也有许多不足,首先是起效慢。因为中医是通过调理脏腑阴阳,使正气充盛而达到抗邪的目的的,正气的充盛需要脏腑功能的协调,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所以对于一些急重症来说,中医的“调理”是不适用的。其次正气的力量是有限的,对于病邪强大的危险病症,中医的“调理”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第三正气的调理是全身性的,身体的细枝末梢部分,是正气最弱的部位,因此这些部位的疾病,中医的“调理”不久耗时长而且效果差。中医“调理”的不足,是中医的特点决定的,这种不足恰恰是现代医学的优势所在。作为一名现代中医,我们应该认识到中西医治病方法上的优势和缺点,在临床中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避免各自的缺点,把二者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