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713799
摘要:鲁迅常通过讽刺艺术揭露社会黑暗、进行道德评判、改造国民性,《藤野先生》一文就通过对话或情境式反语、议论式反语、特殊含义式反语表明作者鲜明的态度——讽刺“清国留学生”和日本“爱国青年”,传达了鲁迅热情洋溢的爱国主义情感,语言生动幽默,具有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藤野先生》;反语;爱国主义
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一个革命家。他用自己的笔杆子作为刺向黑暗社会和军阀政客的刀枪,向他们发起进攻,以期待通过文学作品唤起麻木、冷漠、愚昧的国人。而他的文学作品中,讽刺艺术对揭露社会黑暗、进行道德评判以及改造国民性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幽默简洁,富于感情色彩。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这个孤独而执着的行者,不仅高度赞扬了藤野先生为人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等高尚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还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热情洋溢的爱国主义情感。而爱国主义情感的真情流露离不开犀利的讽刺艺术,在《藤野先生》中“反语”的使用就是其讽刺艺术淋漓尽致的表现。
一.何为反语
什么是反语?反语,即反话。它是指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语”“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反语具有多个表达,分别是:可以揭露、批判、讽刺和嘲弄消极方面,增加语言的战斗力;可以鲜明地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可以使语言有变化,不死板,生动有趣,增强说话或文章的幽默风趣感;可以表现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斗争,使憋在心里面、想说的话说出来,有时还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语修辞手法下,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藤野先生》中的“反语”不仅具有强烈的批判、讽刺之意,还增强了文章语言的幽默风趣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藤野先生》中反语的具体体现
1.对话或情境式反语
在特定的人物对话或人物情境上,鲁迅作品常会表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风格,使读者在此基础上读取“言外之意”,将注意力转移到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上,从而体会其反语的表达效果。
文章第1自然段,“‘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对于作者来说,“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实为丑陋,这里却说是“实在标致极了”,其实是对清国留学生赏樱花时丑态的讽刺。“标致”一词就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加上副词“实在”的修饰,辛辣的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讽刺的张力和语言的战斗力,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麻木不仁、缺乏民族自尊心、不思进取的“清国留学生”的极端憎恶之情。
当提到中国留学生会馆中的洋房时,作者这样描述到:“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洋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这里的“精通时事的人”是一处反语,所谓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精通这无聊之事的人也必定是无聊之人。作者把中国留学生学跳舞与这一处反语连用,可见“学跳舞”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鲁迅本是为了探求救国救民之路才去日本留学的,没想到却在东京看到了这些所谓的留学生拿着清政府银子不用心读书、不思报效祖国,只知吃喝玩乐、不学无术、腐化堕落。这样的“清国留学生”不由让作者大失所望,对他们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感到厌恶、反感。这种情感用反语表现出来,足见作者心所涌动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
2.议论式反语
《藤野先生》文本中也常运用议论的方式,直截了当的表明作者鲜明观点,以表达其强烈的感情,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讽刺力量。
在文章第29自然段中,作者就匿名信事件做了总结性议论。他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是作者针对日本学生认为自己解剖学实验成绩是因为藤野先生给自己漏题才及格的匿名信事件发表的讽刺性的议论。“中国是弱国”与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二字,并用“当然”来强调,突出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谬论的愤慨之情。这里的“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作为“低能儿”的中国人理所应当考试不及格,一旦及格了就是因为先生给自己泄露了考试题目,“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这是日本学生对弱国中国下中国留学生人格的凌辱,更是从心底里对中国的蔑视。这句议论不仅体现了作者作为中国留学生遭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心情,传达出作者浓厚的爱国之情,语言诙谐幽默,又颇具讽刺效果。
3.特殊含义式反语
鲁迅作品中常赋予普通词汇以特殊意义,以表达其特定的含义,增强语言的表达艺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藤野先生》中,作者在写到匿名信事件时,赐予日本学生以“爱国青年”的称号。“爱国青年”本是褒义词,指具有爱国之心青少年,而这里的“爱国青年”指当时受一些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这些“爱国青年”,认为作为中国人的低能儿考试分数不可能在60分以上,含沙射影般指出鲁迅上年解剖学实验考试及格是因为先生给他漏题的结果。作者对这些日本青年的荒谬逻辑和愚蠢做法十分愤慨,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是反语的运用,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爱国主义情感,正是因为作者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这种有损祖国尊严的做法和言论必然激起作者的满腔义愤。
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自己每想偷懒时,就会想起藤野先生,“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本意是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在此用作反语,指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御用文人、军阀政客。作者在夜深人静疲倦的时候,一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便“良心发现”“增加勇气”,这不是说作者的良心原本不好或是个懦弱的人,而是指作者长期受到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热爱祖国、勇于革命、敢于斗争的思想便受到触动,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作者运用反语和鞭策自己的话,把他对藤野先生怀念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融为一体,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一同化为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勇气、力量和决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藤野先生》一文通过对话或情境式反语、议论式反语、特殊含义式反语等大量的反语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简洁凝练、含蓄幽默,别具特色的体现了鲁迅热情洋溢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不得不说,《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反语不仅具有批判、讽刺的艺术效果,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鲁迅的真情、真意,让人为之感动。
参考文献:
1.郭辛夷.关于鲁迅小说中反讽精神的思考[J].现当代文学,2017.
2.康定.鲁迅杂文中的“反讽”艺术共同类型及特点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4.
3.郭成岗.略谈现当代文学中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2.
4.陈汝红.《藤野先生》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开发[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