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徐汇 200032
摘要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在突发心绞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突发心绞痛急救护理100例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对照组患者在心绞痛稳定情况、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情况方面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宣教、改善胸痛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活动无耐力护理等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突发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疏导其负面情绪,对改善患者的早期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系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负性情绪;护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急性心绞痛的发病时间短,且危害较大。系统护理干预是指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进而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并逐步改善患者的生理健康。目前,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其疗效尚未在心绞痛患者中得到验证。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全面系统护理对急救时间、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存品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突发心绞痛急救护理100例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1例,年龄为25-66岁,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27-69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1.50±1.45)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8例,年龄为28-70岁,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26-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3.24±1.4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经过心电图诊断以及临床表现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急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患者的发病时间均低于12h,并伴有超过半小时的胸痛症状;(3)患者的认知功能正常;(4)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患者伴有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4)患者伴有精神类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对患者进行监测和镇痛处理,并为患者采取吸氧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指导
由医生和责任护士组成突发心绞痛急救护理健康教育团队,并依据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制订相应的干预方案和内容,并明确干预目标,让患者对自身状况有更好地认识;针对心绞痛的可干预性和预防性特点,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同时,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系统护理理念,制订健康教育方案,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心绞痛发生、发展、转归、饮食原则、运动方式选择、预防措施等。负责护理的人员向患者和家人进行健康教育,每日20-30分钟,回答患者和家人的问题,使患者和家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
1.2.2心理护理
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后,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同时与患者家属合作,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和鼓励,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从而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1.2.3放松治疗
每天早晨和傍晚引导患者进行10分钟的深呼吸锻炼,这样可以有效扩大肺活量,提高他们血液中的氧气水平。可以让患者选择一些喜爱听得曲目定时播放,放松患者的心情。
1.2.4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用药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例如:在住院过程中与医护人员如何配合、如何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在出院后要形成主动携带硝酸甘油片、救心丸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自我焦虑量表和自我抑郁量表对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2)生活质量:使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数据,以(%)为单位,以x2为单位进行分组比较,以(x±s)为单位,以t为单位进行分组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从表1中能够看出,在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x±s,分)
组别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n=50) | 55.24±5.45 | 44.18±4.45ab | 56.14±5.44 | 44.48±4.59ab |
对照组(n=50) | 54.58±5.20 | 48.48±4.67a | 57.56±6.11 | 48.42±5.34a |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从表2中能够看出,护理后,两组SA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SAQ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x±s,分)
维度 | 时间 | 观察组(n=50) | 对照组(n=50) |
心绞痛稳定情况 | 护理前 | 55.45±5.65 | 56.56±5.74 |
护理后 | 74.24±6.66ab | 68.45±6.22a | |
疾病认知程度 | 护理前 | 56.97±5.56 | 57.48±5.49 |
护理后 | 70.41±6.15ab | 64.12±5.25a | |
治疗满意度 | 护理前 | 56.22±5.13 | 54.70±5.35 |
护理后 | 70.28±6.46ab | 63.15±6.10a | |
心绞痛发作情况 | 护理前 | 52.19±5.35 | 52.11±5.04 |
护理后 | 76.44±6.36ab | 68.87±6.07a | |
躯体活动情况 | 护理前 | 54.11±5.54 | 55.26±5.45 |
护理后 | 68.79±6.55ab | 61.91±6.48a |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3.讨论
心绞痛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病症,患者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供氧低于耗氧时,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内积累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酸性物质、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植物神经传如入神经末梢,上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导致心绞痛发生。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本文对急诊急救期间的突发心绞痛患者展开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统计研究发现,观察组在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具有可比性,与李倩研究的《系统护理干预在突发心绞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一致,表明研究结果具有研究价值。此外,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心绞痛情况比护理前明显稳定,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患者的情况较为稳定,P<0.05;在干预后,患者对于急性心绞痛的认知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绞痛发作和躯体活动方面,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学者孙小婷,邢玲玲的《全面系统性护理在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结果一致,具有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在急救突发心绞痛患者时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改善生活品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倩.系统护理干预在突发心绞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9):1578-1580.
[2]孙小婷,邢玲玲.全面系统性护理在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136-138.
[3]林晨,刘彩霞.全面系统性护理在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6):4817-4820.
[4]郭春芳,朱晓雅,许艳华,等.不稳定心绞痛心电图假性正常化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3):114-116.
[5]吕月平,关丽荣.基层胸痛中心优化护理急救流程的建立及其在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8,3(20):196-198.
[6]陈启娟.全面系统性护理在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A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