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5

浅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张 芳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摘 要:近年来电视文化节目颇受欢迎,央视也推出了多档创新性文化类综艺节目,这类节目主要传承了中国的文化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2021年初,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了全新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跨越千年,古今对话的创新方式,让部部经典照进了现实。节目的表达方式为“戏剧+文化访谈+影视化”,通过《尚书》《史记》《论语》等典籍著作,向观众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将从典籍文字中传播的创新表达以及节目多重对话式的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借鉴电视文化类节目守正创新的做法。

关键词:电视文化节目;创新表达;《典籍里的中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电视网络的不断更新换代,不管是老年人、儿童、还是上班族,看综艺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综艺节目不仅给观众带来娱乐,而且很多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在增加受众个人文化修养的同时,也坚守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1]一档优秀的电视文化类节目是离不开优秀的导演、舞台策划和主持人的,在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中,文化类节目有着特殊的职责和意义。

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职责和意义

在电视上观众会看到很多类型的文化类节目,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都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电视节目。2021年央视新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也深受观众喜爱,一档文化类节目的成功出圈,离不开节目的定位、背后要承担的责任以及节目存在的意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电视文化类节目在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时更应该全方位考量。

(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职责

“做有筋骨的节目,考验的不仅仅是广电人的能力,还有责任和担当。”[2]电视文化类节目除了工作上的职责,保证节目成功播出外,还要注意舆论引导,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做党的喉舌,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坚守其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创新责任。

1.坚守政治责任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深刻洞察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解读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传播思想文化的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就像是桥梁,连接起了文化与受众,而要拉进二者之间的距离,电视文化类节目一定要坚守其政治责任。

2.坚守社会责任

电视文化类节目表现形式多样,它有着引导舆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社会责任。一些媒体追求利益至上,一味的迎合时尚,过度娱乐化,损害媒体公信力,却忘了自身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近年来,一些电视文化类节目颇受观众的喜爱,2021年初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了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该节目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节目里介绍的历史人物非常详细,通过舞台演绎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的方式,让观众学习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细致了解的文化知识,这些历史人物他们所做的贡献,他们的牺牲精神,都是我们后辈需要学习的。这档文化类节目履行了传播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3.坚守创新责任

创新,在电视文化类节目中有重要的意义,一档节目没有自己的创新点,一味的模仿其他节目的模式,这是一档不成功的节目,幼稚的节目。电视文化类节目不仅要创新,更要在守正中寻找创新的点。要理念创新,要形式创新,要主持人创新。

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当中,受众可以看到其舞台的创新,设计的是270度的立体舞台,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两个主持人也有他们不同的角色,主持人撒贝宁不仅是讲述人,还作为当代读书人,与古人有着跨越千年的对话。主持人王嘉宁,主要是负责串联节目板块以及与专家对话,问出观众心里对于古籍的各种疑问。通过演员演绎的方式展现古籍经典等,这些都是节目的创新点,当这档节目能够体现出文化的筋骨,才能激发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二)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意义

每档节目能长期做下去,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电视文化类节目除了需要履行其特殊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创新责任外,其对国内国外的文化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强化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

“2014年5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3]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和积累,“文化需要传承、发展和创新,这离不开教育,通过教育对文化进行传承,在教育过程中对文化进行内化、创新发展。”[4]

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通过几年几十期节目的播出,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新推出的一档文化类节目,能够满足受众情感和价值观需求。《尚书》《徐霞客游记》《屈原》《天工开物》等篇目,让观众深深体会到了古人的勤劳和智慧。通过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作播出,可以起到对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效果,对广大观众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强化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与价值引领。

2.促进对外宣传与弘扬中华文化

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讲好中国故事起到很大的作用,《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新兴的文化类节目,主要弘扬中国的典籍著作以及人物故事,节目一度火到了海外,《华尔街日报》《自由日报》等海外报刊都对此节目点赞宣传。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增进了国内外大众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了解,通过讲述李时珍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书籍的感人故事,通过演员的精湛演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当代价值。甚至有网友迫不及待的想看更新,璀璨的中华文化是全世界的瑰宝,值得我们每个人细心且耐心的慢慢咀嚼。

二、《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制作的创新设计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央视2021年新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主要是让受众在典籍文字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节目的快速出圈,离不开团队的精良制作和各方面的创新表达,让受众大饱眼福,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一)人物设置表达

《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在人物设置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彼此之间形成合力,将人物叙事表达清楚。撒贝宁,既是主持人,同时他也担任着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当代读书人。作为当代读书人,他需要演绎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心境,在节目开篇时,他穿的西装也是有讲究的,一身黑色中山装,立领的设计,显得正式看起来不死板。来到书桌前面,打开台灯,翻开典籍,他跟典籍里的古人有着跨越千年的对话。在《尚书》(《典籍里的中国<尚书>》,2021年2月12日,36分26秒)撒贝宁说:“晚生是来自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5]他虽然是一位读书人,其实他代表的是从古到今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而古代的诸位先贤称呼撒贝宁为“撒君”,撒君和古人的对话流露出的是最自然的交流和请教。他的话语不像主持词那么死板,需要调动共情能力,在与先贤对话的时候他的话语和礼节都充满了对古人的尊重,一举一动都代表了后辈对古人的敬仰。在第一期《尚书》中,撒贝宁看到秦末动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和家人舍命护《书》的故事,他流下了眼泪,将观众的情绪带到了高潮,他代表了千千万万的读书人。

作为该档节目第二现场主持人的王嘉宁,她的主持风格清新脱俗,优雅知性。这档节目的主色调以沉稳为主,节目风格带点严肃性。作为几千年后的读书人撒贝宁表现的就比较严肃,然而王嘉宁的表现,更像是一股清新的春风,给节目增添了现代的元素。除了串联节目往下进行,她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与专家们聊历史,解读古籍,有理有据。主持风格也是收放自如,对古籍也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是需要提前做足功课的,与访谈嘉宾平等对话,交流自然放松,与撒贝宁珠联璧合。

在撒贝宁和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对话时,主持人张舒越,作为图书馆的讲解员的身份出现。带领着小朋友参观了图书馆,在穿着打扮上比较职业化,形象大气。

田沁鑫,作为节目的艺术总监,她负责主持《典籍里的中国》剧本围读会,带领演员们,进行独特的典读会,让观众们看到了演员们接下来要饰演的角色,以及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她曾经说我们通过不断创新的方式,让戏剧艺术,为讲好中国故事,                                                                                       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可能。

节目里每期都会邀请专家,解读本期经典。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等几位专家给观众科普了典籍知识,通过对话的方式,让观众听起来更像是在讲故事,在自然的聊天当中,对受众进行了文化的熏陶。

每一期的典籍里的人物,都是用了一些老戏骨,真是的再现了当时的古人经历。节目组对于角色的挑选非常的用心,老年司马迁和中年司马迁扮演者都能很好的诠释当时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特点。《史记》篇中的黄帝、秦始皇、陈胜、吴广等台词较少的历史英雄的扮演者,也都做到了还原历史,很符合当时的人物形象。王劲松饰演的李时珍、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奚美娟饰演的徐霞客母亲等,这些角色都深入人心。

(二)场景设置表达

作为一档大型的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场景设置和灯光设计上有很大的创新,给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感。将舞台分成了四个部分呈现,一号台作为主舞台,以书架的格栅造型,形成了竹简的意象,主要是呈现一些宏达的场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二号、三号台,作为次舞台用来表现一些微观的场景,而四号台是连接三个舞台之间甬道。这样四个舞台相互贯通,就实现了人物之间跨越千年的对话。运用一些高新科技手段,例如AR、环幕投屏等,打造出来一个全景式的,穿越时空对话的独特舞台,提高观众的视觉层次。这种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结合,带入感极强,让受众沉浸其中。

在人物的服装道具上,节目组也深有考究。李光洁饰演的宋应星,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宋应星,在服装造型上都非常的认真,老年时的宋应星连手都要刮掉汗毛,上妆成老态。还有一个很让人动容的环节就是演员换装致敬角色,演员与镜子中换好装的人物,眼神交汇,鞠躬的那一刻,有很强的吸引力,让观众无比期待接下来的影视演绎。服饰上的鲜明对比也会让观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三)话语设置表达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了现代人与古人相遇的方式,他们之间跨越了时间,跨越了地点,跨越了时空,实现了舞台对话。主持人王嘉宁作为整个节目流程的把控者,通过与专家之间的谈话让观众了解那些难懂的古籍。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古人对话时更让我们为古人所做的贡献感到自豪。蒙曼等几位专家对古籍做出的解释,是极具有话语权的,增加了观众的知识量。除此之外,演员的台词设计也非常符合历史人物原型。在《尚书》(《典籍里的中国<尚书>》,2021年2月12日,1时6分45秒)里周王牧野起誓,将士们也跟着:“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让我们感受到了起誓时的气势。撒贝宁问伏生这句什么意思,伏生回答;“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立好你们的矛,我要宣誓了。”[6]接着将士们重复了三遍起誓内容,伴随着配乐起誓时的气势无比强大,极为震撼。

节目组的配乐也是一种语言,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音乐,将现场的气氛推到了顶点,《望月之城》《纵横天下》《气吞山河》《古筝月鸣曲》等这些音乐带有一定的中国古典音乐韵味,大气磅礴 ,把观众拉到那个年代。音乐与演员们的表演相互配合,相互融合,这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三、《典籍里的中国》叙事话语的创新表达

如今在“中国自信”、“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百年未有之变局”中,重建中国(叙事)话语,不仅必要而且有重要的学理价值。[7]《典籍里的中国》节目除了在典籍文字中进行了创新表达,在叙事话语上是也进行了很大的创新,运用了多重对话式的创新表达模式。有现代人和古人的隔空对话,有沉浸式的情感对话,也有嘉宾学者对典籍和典籍中人物性格生活的理性对话。通过这些对话,在传播传统文化内容时,深深打动受众的内心。

(一)与典籍中的人物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在节目里他与古人有着跨越千年的对话,诸位先贤称撒贝宁为撒君,撒君叫他们先生,当现代人和多年前的古人在舞台上相遇的那一刻,他们的交流对话都穿越了时空的限制。“《典籍里的中国》营造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以史书为主轴,通过古今对话的方式,将中华典籍(具象)与中华文化(抽象)融为一体,打通古(想象)今(真实)交汇的文化空间。”[8]

在《徐霞客游记》(《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2021年9月5日, 22分40秒)徐霞客吃惊的看着现代人着装的撒贝宁,奇怪的问道:“敢问这位是?”撒贝宁回答道:“我是来自三百年后的一个读书人,读过先生的游记,特来拜访您”。徐霞客说:“你看过我的书稿?”撒贝宁强调不是书稿,是游记,叫《徐霞客游记》。[9]他还带来了三百多年后的一件物品——电子书。从这段对话当中,“电子书”、“书稿”分别代表着现代和古代,作为物件无形中让观众体验到了穿越感。徐霞客问撒君后人有没有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撒贝宁回答找到了,现代的勘察人员与还带来了长江源之水,其实能够喝上一口长江源头的水,是徐霞客的平生夙愿,所以当他喝到的时候连呼真甜。当徐霞客穿越时空见到高铁时,他曾经要走三年的路,现在的高铁做到了真正的“朝碧海而目苍梧”,他直呼:“了不得。”如若古人真的可以有机会看到我们现代人用的电子书,可以喝一口长江源之水,可以坐一坐高铁,该有多激动,这些情绪演员们都表达的特别到位,让观众们完全沉浸在演员的表演和与“撒君”的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当中。

(二)沉浸式的场景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对话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里演员的表演是沉浸式的,他们的表情、台词、眼神都让观众觉得他们就是典籍里走出来的真实的人物。“情感学理论提供了各种框架来研究情感,情感产生的原因以及话语参与者如何表达情感等。”[10]在《史记》篇当中,青年司马迁和老年司马迁用了两个演员来表演,在一些细节上处理的非常细腻。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向司马迁千年一拜的时候,在他们的情感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古代传统文化特有的那种仪式感。当汉武帝给司马迁缴纳罚款或者接受酷刑两个选择时,这其实是他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为了对得起父亲的嘱托和司马家族的使命,他的身心遭受了极大的痛苦。通过演员们细腻的表演,让我们体会到了先贤们当时的内心情感,被深深的打动。

《尚书》中伏生与妻儿离别,是生离,也是死别。《天工开物》中,当宋应星与袁隆平握手的那一刻,时间像静止了一样。在《徐霞客游记》(《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2021年9月5日, 1时16分40秒)“徐霞客走不到长江的尽头了,恍惚看到了父母,叫出了‘母亲,父亲’。”[11]让观众感受到了他对于母亲和父亲的那种浓浓的思念,孤独与漂泊。《屈原》中,屈原边吃橘子边流泪,手握橘子皮甚至把橘子皮都吃掉了。这些画面不仅台上的撒君落泪了,我们身为观众,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早已泪流满面。这档节目不仅让受众学到了文化知识,更以演员表演的影视化独特场景,让观众体会当中的情感对话。

(三)第二现场嘉宾学者的理性解读和对话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现场是通过影视化的方式,演员的沉浸式表演,向观众们展示了典籍中的人物思想。第二现场是田沁鑫主持的典读会和几个专家学者对典籍的独到见解。

首先在田沁鑫主持的典读会上,通过邀请到的演员领读典籍经典片段和对话的方式,让观众对典籍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知。这个环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受众进一步理解本期典籍提供了基础。

其次,每一期《典籍里的中国》都会邀请三到四位权威专家学者对典籍进行深度的解读。他们对典籍的历史背景,人物阅历,文化内核等给予客观理性的剖析,通过聊天谈话的方式,给观众传递价值观,增强观众的文化修养的同时让观众们感觉很亲切,也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文章有想要了解的欲望。

在《本草纲目》这一期,在访谈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科学园院士中医内科学家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郑金生、中国历史研究员副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等几位专家通过将近6分钟的对话,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让观众看到了最早版本的金陵本的影印本《本草纲目》,里面对植物的、动物学的、矿物学的画图描述非常形象丰富,被蒙曼老师称为一本博物学著作。观众也知道了《本草纲目》的书名由来,是研究中草药的著作,分为十六个部,本草就井井有条的囊括在《本草纲目》里了。《本草纲目》(《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2022年5月2日,9分46秒)蒙曼老师说“纲举而目张,一下子就清晰化。”[12]通话故事化的讲述也让我们了解到李时珍是一个有良心的医生,很多病人千里迢迢来找他看病,经济条件不好的病人他就不收钱。他出生在行医世家,一家三代完成了这么一篇著作。在典读会上,在田沁鑫的带领下王劲松等几位优秀演员做了自我介绍,以及他们对角色的理解。由王劲松扮演李时珍,他带领观众读了李时珍不畏艰险的经典古诗。通过典读会让我们了解到这期要展现给大家的是讲述李时珍如何不畏著书难,出书难和行医难,锲而不舍完成这篇著作。通过理性的解读和对话让观众们了解典籍的精髓,实现了专家与观众一起品读古籍的效果。

四、电视文化类节目如何守正创新

在这个全媒体的时代,电视文化类节目要守正创新,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想要长期发展下去,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全面的洞察这个时代,解读传统文化。从《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媒体工作者可以学到很多节目组团队的做法,在守正创新中去书写历史脉络,传承中华文化。

(一)对全媒体时代深刻洞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明舆论和广播新闻媒体发展方向,就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3]现在媒介融合已经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其重要的表现。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大众随时随地都可以去获得信息,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也非常的便捷。

“新媒体总是与相应时代下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因此区别于传统媒体发挥信息传播的作用。”[14]《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央视播出的节目,做到了对全媒体的深刻洞察,实现了电视文化类节目和新媒体平台之间的高度结合。其官方微博超话,抖音短视频,各种花絮,排练视频合集也提高了其热度和亮点。《典籍里的中国》微博粉丝146万,200.9万的转评赞,其官方抖音416.1万粉丝,除了一些正片的内容也发布了很多排练的花絮,让观众了解台前幕后的故事,作品点赞量累计达到了4079.4万。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的成功,离不开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做到了对全媒体时代的深刻洞察。

(二)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综艺节目时代,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在慢慢的消退,其实对于文化的认同,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媒体要提高其社会责任感,注重其引导力,在潜移默化当中增强大众的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在当今时代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解读,是我们不被其他文化所侵蚀的必要举措,更是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屹立于世界而不倒的关键。”[15]

《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中国”这个词最早是出自《尚书》,大禹定九州就是中国,本固邦宁也是中国,我们在对历史、对典籍的思考中了解中国,汲取古人的智慧。《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有关学者和专家在第二现场对古籍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和剖析,甚至会详细到典籍中的人物本身的故事,在没看节目之前,观众可能不知道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只听过徐霞客这个人,但是通过节目上专家的详细介绍,演员的真情演绎,让观众了解了原来他母亲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没有母亲的支持,徐霞客做不到溯源长江。在对论语的解读中,孔子用了14年的时间周游列国,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解读和演员的演绎中激荡起了观众的心,甚至热泪盈眶。节目组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深度解读让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全面的科普,而不是以前只知道毛皮甚至是一无所知。

(三)对受众在生产作用的高度重视重视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抖音,微博,快手,发挥了媒介再生产的作用。当天各大平台都在转发大会现场的盛况,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体会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仪式性媒介事件不再单纯依靠电视这一传统传播媒介,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种新型媒介形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互动、补充作用。”[16]

《典籍里的中国》能快速出圈,除了节目制作本身高质量外,很大一部分是其宣传策略好。他们在宣传过程中通过制造媒介事件的方式,来加深公众的记忆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典籍里的中国》在微博上有自己的账号,有典籍里的中国超话,在每期播放之前进行宣传,如#一起识读“为往圣继绝学”的明代典籍《传习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利用微博强大的关系网,引发大规模的传播和宣传,观众围绕相关的话题在超话和其他平台讨论,形成了媒介事件的记忆和宣传,有效的发挥了观众的再生产作用。

结  语

《典籍里的中国》凭借着新颖的内容和创新模式,深受观众们的喜爱,也给其他的电视文化类节目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守正创新当中,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我们了解了古人的治国之道,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一档有深度,有情怀,有灵魂,有内涵,有站位,有创新的精品节目。节目的快速出圈与超高的收视率,除了本来就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还有节目的各种创新模式和包装,塑造中国形象,坚定文化自信,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守正创新中书写历史文脉,让我们感觉非常震撼,体会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与博大精深,激发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谈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传承才能善于创新【EB/OL】.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13/t20171013_523985644.shtml

[2]唐芸.做有“筋骨”的节目:将媒体打造成讲导向的文化传播平台[J].声屏世界,2018(07):20-2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4-12-23

[4]刘河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2(05):101-103.

[5]央视网.【《典籍里的中国》 20210212】【EB/OL】https://tv.cctv.com/v/v1/VIDEgayjnkO1QHI9Xl9QzHMa210212.html?spm=C31267.PbMIeWN9OVZT.0.0

[6]央视网.【《典籍里的中国》 20210212】【EB/OL】https://tv.cctv.com/v/v1/VIDEgayjnkO1QHI9Xl9QzHMa210212.html?spm=C31267.PbMIeWN9OVZT.0.0

[7]张哲,任红红.在西学语境下构建中国本土叙事话语——《从文本到叙事》所彰显的意义与可能性[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2,41(01):146-149.

[8]潘源.《典籍里的中国》:沉浸式电视文化节目的叙事特征与空间呈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No.365(08):49-51.

[9]央视网.【《典籍里的中国》 20210905】【EB/OL】https://tv.cctv.com/v/v1/VIDE9RvxNonCd5wsPOSGmdfX210905.html?spm=C31267.PbMIeWN9OVZT.0.0

[10]戴维·赫尔曼,唐伟胜,陶炜婷.认知、情感与意识:叙事人物意识的后经典研究方法[J].世界文学评论,2008(02):291-294.

[11]央视网.【《典籍里的中国》 20210905】【EB/OL】https://tv.cctv.com/v/v1/VIDE9RvxNonCd5wsPOSGmdfX210905.html?spm=C31267.PbMIeWN9OVZT.0.0

[12]央视网.【《典籍里的中国》 20210502】【EB/OL】https://tv.cctv.com/v/v1/VIDE8dm3TTVMNMY1fEHzJ1iG210502.html?spm=C31267.PbMIeWN9OVZT.0.0

[13]陈雪.加强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路径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1(10):33-34,37

[14]朱琳娜.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1):47.

[15]刘炳松.传统文化的现当代解读[J].传媒论坛,2021,4(17):115-116.

[16]刘新兰.媒介事件概念演变与传播视角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22(03):24-26.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2.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