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庄儒雅显素养  勤以养德谋发展—班级带班育人方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端庄儒雅显素养  勤以养德谋发展—班级带班育人方略

包忠勇,王浩,李世平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近代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即影响、教育即思想、教育即智慧,一切影响学生的行为都是教育,老师的思想越丰富,智慧越强大,教育效果越显著,从而提出了人生导师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以我校德育处创建的“端庄儒雅、勤以养德”即“举止文明、行为端庄、谈吐儒雅、品德高尚”为总目标,以构建“双五”即“五条红线、五个意识”为教育抓手,做学生学业的指导者、思想的启蒙者、品格的塑造者、决策的参谋者、人生的规划者、以智慧启迪生命,催化学生健康、快乐、全面的成长,成为每个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导师。

关键词:教育;育人方式;人生导师

班级是充满个性差异学生的基本组织,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共同环境,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一个班集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品格高尚的班主任应当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以德育德,以心育心,以人格育人格,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目标导向谋发展

在人生早期,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可能决定孩子的性格、生活方式和习惯,甚至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走向;一个好的人生导师,能够助力孩子成长,实现梦想,能让孩子事业有成,也能教会孩子做人;一个好的人生导师,可以改变一个人,不仅可以教会孩子知识,也会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改变孩子的性格,让孩子更有勇气和信心面对生活。

每个人都会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人生导师。导师爱生,需要方法,导师育人,需要智慧,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爱因斯坦说过:“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我相信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每个老师的教育初心。作为班主任,结合班情,我需要担好这些孩子“第二家长”的职责,用心去呵护他们,用爱去浇灌他们,让每一个孩子再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获得发展,体验成功。

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设计一个细致的调查表,为今后育人工作奠定“基础”。

孩子姓名

性  别

身份证号

出生日期

爱  好

注射疫苗

□是   □否

特    长

民  族

曾担任班级职务

称    谓

姓名

职  业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可为班级提供的协助

父    亲

母    亲

紧急联络人

紧急联络电话

家庭住址

对孩子的客观评价

孩子需要进步的方向

孩子的优点

需要特殊照顾的地方

□有  □无

具体说明

写给老师的心里话

备注:

1.对孩子的客观评价:是对孩子的性格、特长、爱好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给与相应的发展空间。

2.孩子需要进步的方向:如沉迷游戏、善伪装、理想化、偏执、懒散等。如实填写会让老师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老师不会对任何同学有偏见。

3.孩子的优点:掌握孩子的优势有助于老师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以成长性思维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4.需要照顾的小地方:如胆小、近视等。不妨写出来,以便老师给与孩子更周到的照顾。

如何顺利带好一个新的班级呢?那就要知己知彼,这样方能百战不殆。每带一届新的班级,我都会设计这样一个表格,开学报名的时候,请家长来填写,我想这样的设计有以下几点优势:

(1)家长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表格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如:班委的选择、座位的调整、班规的制定、育人方向)提供很大的参考价值。

(2)全方位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优点、需要进步的地方、家长的期望,为今后因材施教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填写表格,建立家长初步的信任感,获得学生初步的亲切感,能让家长学生体会你心思的细腻和带好班级的决心和信心。

(4)初次见面,注意细节,举止得当,大方的着装让家长产生信任感,亲切的语言,可以拉进你和家长的心理距离,自信满满的态度可以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责任心较强的老师。

(二)培养自己的得力助手

在培养班干部方面,我的理念是学会“偷懒”,放手让孩子大胆的开展工作。这里的“懒”不是管理懈怠、放任不管,而是一种育人的智慧。具体而言,要学会智慧地放权,以信任赢得孩子的责任担当,引导孩子积极创新,大胆的去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必要时,加以指导。在班干部培养中,始终坚持以“育”为主,以人为本,适当加以指导,做学生管理决策的参谋者,激发班干部以自身的智慧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让他们在思考、探索和践行中不断成长。

(三)建设良好的班级班风

班风反映了班级的面貌,代表着班级特色,不同的班主任、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最终形成的班风也是各具特色的。但无论何种风格,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有进取意识、有创造精神、集正直、勤奋、团结等美德。良好的班风一定能发挥集体目标的吸引力、集体情感的凝聚力、集体纪律的约束力、集体环境的熏陶力。

(1)树立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在班风中,正确的舆论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体现着学生的价值观倾向。以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和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类活动为契机,将“六个意识”融入到班级活动中,如关注国事的“大局意识”;家校携手的“感恩意识”;发扬志愿精神的“互爱意识”;敢当大任的“责任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其人格,培养其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开放、包容的胸怀,激发其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砥砺其智慧,为其人生的发展和幸福体验奠定一个良好的价值观、人格及思想基础,做学生思想的启蒙者和价值观的传播者。

(2)画出鲜明的纪律红线

时刻提醒学生牢记“五条红线”,即“一是不迟到旷课,凡事提前5分钟;二是专注课堂,不扰乱课堂纪律;三是不涂鸦校服改动校服,仪容仪表合格;四是不带手机入校;五是不发生低俗行为。”引导学生做一个懂规则、守规矩的人,做学生品格的塑造者。

(3)打造并保障优良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优劣是学风好坏的重要标志。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心无旁骛,尽情遨游知识的海洋;同时,良好的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细心观察和收集教师、班委、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各门学科上课的课堂纪律情况。然后要对存在问题的学科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巡视,召开班会、座谈会,引导学生相互提醒、督促,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及时制定相关惩戒措施,最后关注班级里重点人员,根据他们的个性和心理背景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互帮互助携手共进

我认为班级建设的重要使命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力争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近年来,小组合作管理机制是比较流行、值得研究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将小组竞争机制融入班级管理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一)科学分组

班级总共54人,按照阶段考试成绩,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层次,遵循男女搭配的原则,动静搭配的原则,性格互补原则,学科互补原则,强弱互带的原则,在A,B,C三个层次中各选两人,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9个独立的互帮互助小组,A层次的同学负责帮助B、C层次的两名同学解答解惑,结成“一帮二”对子,强科同学帮助弱科同学,这样就形成了一托二、强带弱、六合一的学习小组,小组设立好后,按小组安排座位,每周按小组左右、前后整体轮换,我想这样设计座位更加科学,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得到帮助,能力好的同学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应变、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创新应用等诸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做学生人生的规划者。

(二)合理分工

每组设立组长,副组长(协助组长并负责本组的纪律)、组织委员(组织开展课内外活动)、宣传委员(负责板报、横幅及合作帮扶学习的有关记录)、学习委员(负责小组成员的学习分工)、卫生委员(负责小组值日监督与安排)。在班级管理中,所谓小组合作,就是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到管理之中,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建立优良的组风。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组内帮扶工作,培养各学科小老师,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充分发挥个体特长,互帮互助,合作探究,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位组员的成绩得到提高。

(三)增强团队凝聚力

利用校园文化契机,以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文化建设,并将成果展示班务栏中,利用课间活动课,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跳绳、踢毽子等各类活动比赛,利用班会课,开展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组间辩论赛,大型集会、朗诵比赛、歌舞比赛等等一些丰富的课余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或组组联合方式参加,从而增强小组团队的凝聚力,对表现好的组进行加分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提高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四)小组的奖罚机制

结合红、黄、绿三灯机制的班规(红:如五条红线属于禁止行为,黄:如上课说话、睡觉等行为属于警示行为,绿灯:好人好事属于鼓励行为。)制定具有激励机制的小组评分栏,并张贴在班务栏中,对小组组员各种行为进行实时的加减分,每周一评比,从而强化“合作小组”集体荣誉感。对评分较低的组进行一周值日的处罚,对评分较高的组进行集体奖励。同时,对组员的参与情况、及某单方面突出表现给予奖励,如“小组代言人”、“小组之星”“小组最佳助手”等,激励所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成员,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小组的竞争意识。另外,每月一评比,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后,对学习成绩进步较大的组进行整体奖励,并专门设置“优秀小组长”奖、“优秀小老师”奖,激励辛勤付出的组长和小老师。

作为小老师为组员介绍学习经验、方法和心得,会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他们会积极查找资料,求助老师和同学,精心备课。这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种锻炼和提高。学生备课、上课的过程,其实和老师一样。通过这种换位体验,学生对教师平时的辛苦付出有了切身的感受,这对培养班级尊师重教的风气大有益处,真正意义上做学生学业的指导者。

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即是老师又是学生,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我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所以,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学会了合作,更大的收获在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明丽.情怀教育,育人育心[J].新课程导学,2021(10).

[2]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6(37).

本文系宁夏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类课题(党建示范引领德育、“双五”固本特色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KT-LS-0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