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现如今的教育形态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共育。但我过家庭教育的发展远不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形态,尤其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基本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合力。为办好家长们的继续教育,加快建设社区家长学校,大力提高社区内家长素质,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等手段大力推进社区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促进家庭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进步。本文以社区家长学校的四种社会支持方式,由政府和正式组织(非政府组织)主导的正式支持;以社区为主导的“准正式支持”;由个人网络提供的社会支持及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和组织提供的专业技术性支持来分析现今社区家长学校的运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社区家长学校;社会协同;社会支持
一、问题的提出
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特别是家庭教育,是真正性格养成、品性端立的根基,更需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更多地是对家长的教育。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不只是简单复制上一辈的模式,也不是将子女的教育全权交管与学校,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发展学校教育,更要注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展,这就要求树立新时代家庭教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社区教育的地位得天独厚,既能够有效地统筹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可克服学校举办家长学校难以有效发挥学校和家长两个积极性的诸多弊端,因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社会教育的新亮点。但是目前很多社区家长学校运行机制不健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社区家长学校都是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社区家长学校的作用和功能很难真正发挥出来。
二、社会支持
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要重视家庭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多方面夯实这一基础工程,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协作协同协调,共建共育共享的大教育格局,形成教育“和谐共振”的新途径和新力量,形成整体性、系统性、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我们可以按照支持主体将社会支持分为四类:由政府和正式组织(非政府组织)主导的正式支持;以社区为主导的“准正式支持”;由个人网络提供的社会支持;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和组织提供的专业技术性支持。这四类支持互有交叉,但在更多层面相互补充,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元并举的社会支持系统框架。
(一)政府和正式组织(非政府组织)主导的正式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社会支持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奖励激励、购买服务等扶持措施,培育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应当将家风建设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支持职工参加相关的家庭教育服务活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建设社区家长学校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社会参与度和热情还不高,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相关资源还比较缺乏,对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指导、管理、服务等支持系统有待健全。[1]
(二)以社区为主导的“准正式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由于社区工作琐碎繁杂,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导致很多社区家长学校虽然挂牌了,但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社区家长学校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不能做到理论上与实际相结合,没有达到预期的发展功能。有的社区家长学校为了迎合检查,将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当作面子工程,拍些照片贴在墙上就算开展了活动,还有的社区都是将家长活动和儿童活动共同举办,更有甚者是将社区的一个活动共同用为几个任务。这种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完全没有发挥社区家长学校应有的作用,使社区家长学校形同虚设,实在是达不到对家长的家庭教育作用。
(三)由个人网络提供的社会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统筹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开设公益性网上家长学校和网络课程,开通服务热线,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满足互联网时代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新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开启指导服务新模式。运用各类信息化资源,开发数字化家庭教育服务产品,利用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建设社区网络家长学校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为家长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指导服务。[2]面对家庭教育的现实情况,以宣扬家庭教育为己任的自媒体,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第一,聆听家长面临的育儿焦虑与问题,并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二,预见家庭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提前的系统思考来为家长提供预防性的解决措施;第三,引导家长适度地调整自己的期望,最终逐渐实现家庭矛盾的缓和;最后,则应让家长意识到要时刻思考家庭的整体功能。这种自媒体由于其自身的教育性、虚拟性、社区性、自主性、开放性,一方面,具有打破时空局限,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度,针对不同家庭教育需求最大限度地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各种传统家庭教育服务的功能互补,以线上教育知识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多面结合,推进家庭教育服务。摸准新时代儿童成长的规律,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把新媒体手段运用到家庭教育中,用灵活多样的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把美好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教育从小就传递给孩子。
(四)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和组织提供的专业技术性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时,应当对有关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科学养育知识和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宣传和指导。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自律管理,制定家庭教育服务规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城市社区和软硬件较好的农村社区(村)家长学校逐步引入专业社工,提高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教育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基本满足城市和农村社区家长的家庭教育服务需求。教育主管部门要承担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和质量监控之责,随时听取家长意见,不断完善家长学校课程设计,培养训练以各级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家长学校师资队伍,保证家长学校正常运行。各级妇女组织受政府的委托承担家庭教育指导责任,应当借助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对家长学校运行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推动改进;依托相关高校、研究机构有计划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利用自身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加强对社区家庭教育的指导支持。此外,还可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家长资源,招募一批家庭教育志愿者,保障社区家长学校长期运行。
三、社区家长学校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等正式组织的认识不足
由于国家对社区教育缺乏一定的重视和政府的支持,目前,社区家长学校管理工作尚属于属地管理阶段。由于各地基础条件不一,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管理体制呈现出重叠的状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管理主体不明确。多数的县市区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家长学校是因为社区家长学校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单靠教育部门来统筹协调,力度明显不够。
第二,基层管理主体错位。虽然很多县市区社区学院都在强调家庭教育,但落实到最直接、最主要的实施主体基层乡镇(街道)、村(居)家长学校却被边缘化,形成了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的管理错位。
第三,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和有效治理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是政府主导缺位,另一方面又事无巨细地包办;一方面,行政管理不到位,缺少相应管理机能,另一方面又多头管控无法顾及家长需求、社区需求。[3]
(二)社区组织的支持不到位
当下,各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对社区家长学校师资情况调查时发现,学校教师基本上由社区工作者和家长志愿者构成,在个别时候会有学校的教师来串讲,并不是长期稳定的情况,无专职教学人员,因此社区家长学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比例失衡。社区家长学校没有相关的教学人员,很多学校想定期请一些家教专家来给家长们做辅导,但费用太高,无力支付;而请那些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家长来讲课,又觉得他们讲得太零碎、太肤浅,没有理论高度,而且有些观点太偏颇,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尤其是社区家长学校的定位不准确,仅将家长学校作为孩子的课后托管,如“四点半学校”,没有心理或教育方面的专门老师,没有发挥社区家长学校的真正价值,受多种因素制约,教育资源很少惠及。[4]尤其是在作者调查的社区家长学校中,基本上没有专属的课程设置,也没有专门的纸质类教材,甚至没有宣传册。由此可见,学习者的课程选择范围狭小,这容易导致所开课程不一定是学习者真正感兴趣的课程,总是同一群人参与学习,课程的人群辐射广度比较窄。再者,临时性、碎片化的课程资源质量、规范性不足,还容易导致重复性建设,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社区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的水平和社区实践,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
[5]
(三)家长未能充分利用自媒体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缺失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频发,而家庭教育也因此成为社会中为人们所热议的话题。2021年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持续地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并且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家庭教育为核心定位的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教育类公众号之所以能够得到当前时代家长的关注与青睐,不仅仅因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切愿望,还因为教育这个命题越来越在社会中展现出自己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忙碌的城市生活之中,青少年却会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误入歧途。慢慢地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为人们所青睐,公众号也凭借这种方式,无孔不入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家长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关注一些公众号或者自媒体账号,在玩手机的同时翻看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但同时存在的巨大问题是,对于一些家长来说理论知识足够,却极少应用到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或者对于年长一辈带孩子,根本就不会应用教育知识的老年人占多数,对孩子的照顾多是顺从孩子的想法,对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教育已然成为横亘在社会发展面前的一大难题。
(四)专业工作者和组织技术方面匮乏
2015年颁布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系统性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随后,全国各地也紧跟着中央的步伐,出台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这些条例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责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虽然社区家长学校还在安排一些活动,看似活动内容齐全,但在现实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就存在许多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工作的开展不够具体、全面、系统,其实际效果与国家的文件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社区家长学校得不到社会专业工作者的支持,仅仅靠社区的工作人员安排家庭亲自活动,对于处在现在社会的家长来说起不到辅助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看似都是别人家的事,其实是我们大家的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来是互帮互助,若是社会上的各个机构、组织或团体能对家庭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那么家庭教育所反馈出的结果也会对社会产生更多更大的效益。
四、社区家长学校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策略
(一)政府层面,宏观规划
一是顶层设计在先。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而言,顶层设计是使督导评估工作从目标不清且工作无序走向目标清晰且工作有序的前提保障。政府做好社区家长学校的总体规划,大力推动家庭教育相关法律知识。从经费层面,积极编列专项财政预算;从领导层面,做好部门分工并明确相应职责。随着经费的投入、分工的明确,政府为创建优质的社区家长学校做出顶层的设计。如,教育局要根据学校建设实际,在老师的选派工作上给予倾斜;妇联要根据社区提出的意见,建立社区家长教育目标责任和考核机制,把教育目标落实到位;共青团要组织广大教育志愿者和社工协助做好社区家长学校工作等。二是制定发展政策。通过协调各级单位和社区工作,制定有利于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政策。适当转换管理模式,以社区教育为公共服务侧重点,采取分工责任制加强社区教育保障公体系建设。各地政府应当加大针对社会教育的政策扶持,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对社区教育的支持,进而拓展社会资源,为城市社区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
(二)社区层面,详细落实
社区人员之间的经济结构及知识体系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来自多方面的差异对社区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导致社区人员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实际了解的知识存在较大差异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梳理社会力量进入的堵点和难点,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家长学校。积极推动社区家长教育服务社会化和政府购买服务的试点工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项目外包、委托管理等形式,吸引行业性、专业性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家长教育。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整合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设立社区家长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社区家长教育发展。对社区家长学校进行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指导社区家长学校有效开展家长教育培训工作。
(三)家庭层面,知行合一
开展信息化的现代家庭教育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场所,甚至在家中运用自媒体也可以开展教育活动,节约成本。在这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公众号渐渐摆脱了野蛮生长的局面,逐步走向规范化与体系化。当前,对于各个企业、机构与媒体而言,公众号仍是其互联网版图中当仁不让的重要阵地。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应注重专业团队的建立、发布时机的掌控、宣传推广的多渠道化、与家长用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建立管理的有效制度。同时公众号则应注重丰富运营内容、精准定位受众、打造全新的家庭教育新板块。总之,公众号的运营策略也应根据公众号运营现状、现有资源、发展远景等内容做对应的调整,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公众号能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和引导,帮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并为家校协同教育施加正向的影响。
在此机会下,家长们要根据专业的家庭教育公众号,对自家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做到知行合一,最终实现家庭教育的现实发展。
(四)专业层面,多方支持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在于,社区可以充分利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岗位的契机,在社区服务中心配备家庭教育指导师,联合驻地有关单位招募志愿者,开展多样的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和多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社区可以建立专业的教育咨询和教育服务等组织、机构,并提供固定的场所和服务设备;社区还可以建立专家资源库,开设讲座,并建立家庭教育网络、热线等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技能。[9]专业的人才不仅拥有较高研究能力,还能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从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人员的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知识不足会削弱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开展需要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化的社区管理人员和非职业化的志愿者,培养和引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人才迫在眉睫。各社区应以高校、妇联、教育部门等为依托,建立专家资源库,根据专家的不同特长,组织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将工作中的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建设专业、系统、科学且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评估、预防及指导服务,以减少家庭教育的失误。[9]向广大社区居民家长就家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参考文献:
[1]陈彭兰.新时代宜昌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5):187-188.DOI:10.16400/j.cnki.kjdkz.2020.12.087.
[2]陈彭兰.新时代宜昌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5):187-188.DOI:10.16400/j.cnki.kjdkz.2020.12.087.
[3]肖铭.网格化管理: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模式创新[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23-27.
[4]李鹏.社区家长学校建设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06):91-93.
[5]王奕.社会治理视域下社区教育管理创新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2):147-149.
[6]程香晖.我国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研究,2018(25):12-16.DOI:10.13696/j.cnki.jer1673-9094.2018.2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