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探索

虞波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20

摘 要:202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就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生产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够过明确的规定,基于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本文阐述了双重预防机制作用的原理,并对双重预防机制在特种设备中构建的过程与所遵循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方法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人身与财产安全、危险系数极高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因此,安全就属于特种设备管理的重心。在企业经营中,特种设备管理一般围绕《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进行。除了法律强制要求的定期检验,特种设备自身安全管控涉及的很少。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的出现,使特种设备自身安全管理有了科学管理方式的保障。

1双重预防机制作用原理的阐述

1.1事故致因机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效分析事故出现的原因,这也就促使事故致因机理的出现。通过日积月累的发展,渐渐发展成系统安全理论,该理论普遍认为事故的直接成因涉及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包含环境),但其潜在的原因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引发事故的危险源。基于危险源自有属性,可将其分为三方面,即作业活动方面、设备设施方面(涵盖环境)以及管理方面。保证危险源处在安全状态,就能够降低或防止事故出现的几率。在设备使用中,各种危险源能够同时出现,而这些危险源中风险最大、数量最多的就是设备设施方面

1.2风险逐级管理

特种设备在使用中,会有许多危险源,然而安全管理可利用的资源比较有限,若对各个危险源按都以相同的要求实施管控,就会使危险源较低的被过度管,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反之,又管控不足,从而发生安全事故。想要将这类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就要按照危险源风险程度实施分级管控。分级管理的根本就是优化资源配置,企业需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对资源配置持续调整,从而实现风险水平与管控成本的协调[1]

2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方法

2.1危险源识别方法

由于每个危险源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要用不同的识别法,作业方面的识别适合应用JHA法。设备设施以及管理方面的适合应用SCL法。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中,想要对危险源实施全方位识别,就需要将风险点概念引入。风险点与风险源种类等同。一台特种设备、一项作业活动都属于一个风险点,特种设备管理情况也能作为一个风险点,多个危险源可同时处在一个风险点中。而所有识别的划分都要根据MECE原则来进行。

2.2 风险评价和分级方法

不同危险源都有相对的风险评价法,作业活动方面的风险评价适合应用LEC法,这对评价人员在拥有潜在风险环境中作业活动的危险性比较适用。设备设施方面的危险源适合应用LS法,这对特种设备管理比较适用。在结束风险评价后,基于评价结果划分风险等级。依据ALARP原则通常划分五个等级。首先,评价系数高于不可容忍线,可定为1级风险,称之为不可容忍风险,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减小风险。其次,评价系数低于不可容忍线,可定为二到四级风险,称之为可容忍风险,可利用适当措施控制后,在指定期限或延期增加措施来减小风险。最后,评价系数低于可忽略线时,可认定为五级风险,也就是可被可忽略的风险,不用采取措施。想要对安全管理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需依照风险等级明确管控层级,层级设置应根据企业实际管理层级设置,风险越高,对应的管控层级越高。按照管控层级落实责任单位,责任单位要负责危险源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2]

2.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方法

风险控制包含风险回避、转移、降低、保留四个方法,风险回避作业单位主观放弃风险过高的活动行为,可彻底避免风险,在风险无法接受时选用。风险转移属于利用契约实施风险后果转移。保险是其常用的经济风险转移方法。风险降低利用指定措施使有害事故出现几率降低,对事故危害导致的行为减轻,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风险保留属于承担风险事故后果的行为,对人身产生威胁,经济损失不能承受时,不可应用,其他皆可。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要结合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展开。一级风险可应用风险回避、转移、降低方法来控制,倾向于控制效果,不过多考虑成本。2~4级风险可应用风险降低、转移方法来控制,倾向于控制效果与成本协调。5级的风险可应用风险转移、降低、承受的方法来控制,更倾向于成本问题。

2.4 隐患排查方法

  隐患排查属于风险控制的关键,能够快速找到风险管控中的问题,使其在可控状态。排查前要做好计划的制定,要将分级管控原则体现出来,排查人员的能力、排查频率及目标的风险层级都要相匹配。要用排查表格固化排查计划和内容。比如,排查蒸养釜壳体隐患时,先检查壳体是否有腐蚀、变形、裂纹等问题,对壁厚测量看其是否处在合理范围;检查壳体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并对其控制效果评估

[3]

2.5改进方法

  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属于持续改进的过程。在实施风险控制后,应再次评估危险源风险,对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如果同预期相符,该措施可继续实施,反之,可通过改进措施来减小风险。在风险持续降低中,风险级别中的不可容忍线和可忽略线也在随之降低,从而确保风险管控资源有效分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结束语

  总之,双重预防机制背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获得显著提高。然而在机制建立中,也面临许多难点,这就需要加强培训教育,将领导作用发挥出来,既要对机制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还要对其提高重视,做好人力、物力工作安排,也可借助技术手段减少工作量。在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深入研究下,相关问题的解决都会水到渠成,双重预防机制未来会在特种设备管理中拥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姬文龙,李国维.煤矿企业构建双重防护机制的探索[J].山西煤炭,2017(08):321-3222.

[2]孙永光.新能源发电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分析与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9(03):236-237.

[3]刘佳兵.双重预防机制构建过程共性问题探讨检验和定期检验[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22(07):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