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分析

王莉

南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为了适应国家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需要,财政部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样才可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从而促使政府会计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财务的核算情况与政府会计制度有着紧密的关联,提升财务核算水平,能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和资金管理,也更加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本文主要是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核算

近些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经历了较为重大的改革,财务改革的核心要素是新政府会计制度[1]。通过这种制度的施行,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改革进程得以促进。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来讲,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施行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如核算内容上的影响、核算方式上的影响、资产折旧上的影响等等。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提升了固定资产核算的精准性,也使得资金核算的方式更趋向于科学化、合理化,同时对于核算人员能力的提升也有着较强的推进作用。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产生的影响

(一)对核算内容的影响

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对核算内容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像原先的房屋和建筑物就调整为房屋及构筑物、一般设备调整为通用设备、图书调整为图书档案、其他固定资产则是进行了专项的分类。通过这些核算内容的调整,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更加的贴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也更能满足财政改革和业务处理的需要。

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提出按照控制权是否转移来确认固定资产,明确的规定了固定资产可以以捐赠或者是无偿调拨的形式来接受。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来讲,核算的内容以及金额的确定都是需要以有效证明作为主要的依据,像证明上面的数据金额就是一种关键性的依据,这部分内容可以用来确定固定资产的最终核算。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若是缺乏有效证明,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时候就需要参考市场上类似的产品,这种方式进行的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性;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对这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与调整,也就是说在缺乏有效证明的情况下,这个固定资产将无法直接获得,而是会直接的将固定资产存进事业单位的账户中。

(二)对核算方式的影响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传统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即单体系核算,仅是对预算资金的分配及使用情况进行核算。新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变化最大的部分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平行记账”,即在同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进行双分录处理,建立了兼有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新型会计核算模式[2]。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确认、折旧及处置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难度就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会计核算方式的调整与优化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性的趋势。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的变化,对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固定资产购入的核算方式

在实务中,固定资产的取得与款项支付的时间有三种情况:

(1)取得固定资产时,同时支付了全部货款,支付货款时应确认为“固定资产”,财务会计应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等;预算会计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等。

(2)取得固定资产前,已经支付了全部(或部分)货款,支付货款时确认为“预付账款”,财务会计应借记“预付账款”, 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等;预算会计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等。

(3)取得固定资产后,在未来支付全部(或部分)贷款,未付货款时确认为“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财务会计应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等;预算会计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3]

综合举例,比如说某事业单位在审批通过的情况下购进了固定资产,合同确定的价值为6万元。7月,按合同约定预付定金2万元,通过一体化系统支付。8月,固定资产已经收到并通过验收,支付3万元,余款1万尚未支付,但取得了全款发票。12月,通过一体化系统支付余项1万元。对于这笔固定资产,应分三阶段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7月预付定金时,财务会计分录:“借:预付账款2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20000”;预算会计分录:“借:事业支出2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20000”。

8月验收合格时,财务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60000 贷:预付账款20000 财政拨款收入30000 应付账款10000”;预算会计分录:“借:事业支出3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30000”。

12月支付余款时,财务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1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10000”;预算会计分录:“借:事业支出1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0000”。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确认并不依据款项支付的时间、金额和方式,更不要等到货款付清才入账,应当一次性完整记录,同时注意,固定资产入账时间应与资产信息卡一致。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

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中,按确定的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按发生的运输费等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将其差额贷记“捐赠收入”;在预算会计中,仅需对支付的运输费等进行处理,借记“其他支出”,贷记“资金结存”。

3.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

对于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中,按确定的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按发生的运输费等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将其差额贷记“无偿调拨净资产”;在预算会计中,仅需对支付的运输费等进行处理,借记“其他支出”,贷记“资金结存”。

4.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方式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明确了应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按月计提时,财务会计应借记“业务活动费用”等,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此业务不涉及预算会计。

5.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方式

(1)对外捐赠固定资产

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按其差额借记“资产处置费用”。

(2)无偿调出净资产

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按其差额借记“资产处置费用”。

(3)报废到期固定资产

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

上述资产处置,如在处置时发生运输费等相关费用,则预算会计有相应账务处理,应借记“其他支出”,贷记“资金结存”。

(三)对资产折旧的影响

原会计制度只要求事业单位提取修购基金,并未要求提取折旧,导致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反映不全面,不真实。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原则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大大的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进一步提升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时候,折旧管理属于一个关键性的内容。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就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有着明确的规定;

第一,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时点,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每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当月增加资产当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资产,可以继续使用,加强实物管理。

第二,《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中对各类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了规定,像家具类的资产折旧不低于15年、车辆的不低于8年,办公类的不低于6年。

第三,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将固定资产的类别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也就要求固定资产的折旧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明细核算。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措施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有了较大程度的调整与改变,这种改变使得资产核算更加的高效,也使得资产核算的精准性得到了提升[4]。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资产核算的整体情况具有更强的保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措施,其主要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提升核算人员的素质,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核算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是强化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使固定资产的折旧更加的合理有效,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从而促进资产管理工作的进行;第三是强化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促使固定资产的整个过程都得到高效的管理与控制。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种制度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经济体制。在这种形式的推动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实行格外重要,它在对会计体系进行调整优化的同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自身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针对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发生的转变,单位财务人员应积极跟随时代步伐作出调整与改进,实现固定资产的精准核算与高效管理,从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凤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6):134-135.

[2]冯芸.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J].财富生活,2020(18):173-174.

[3]麦汉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00(001):16-17.

[4]陈乐健.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0):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