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民乐县支行,甘肃省张掖市734500
摘要:中央制定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民乐县支付助力乡村振兴效果明显,支付不断发挥“触手”作用,农村金融市场活力迸发。本文从民乐县支付环境建设现状出发,结合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成效,分析机遇中存在的挑战,提出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大创新、优化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农民;支付创新
一、民乐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成效
(一)把握发展需求,农村支付环境基础设施实现多方位覆盖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背景下,整合全县支付资源,优化“县—镇—村”三级支付环境建设布局,全面升级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水平及支付机具等硬件设施,实现了城乡支付建设一体化发展格局。现代化清算网络全面介入农村地区,截止2021年末,全辖全部银行网点接入清算系统,其中涉农银行2家,涉农银行网点14个。农村地区账户拥有率及业务量大幅度提升,截止2022年6月,县级以下累计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3394户,占全县单位银行结算账户75%,个人银行结算账户38.37万户,人均2户,农村地区累计开通社保卡23.9万户。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全覆盖,截止2021年末,民乐县2家涉农银行机构在全县172个行政村存量金融惠农便民取款服务点213个,实现了金融服务村级行政区覆盖率100%。农村地区其他支付手段全方位发展,截止2021年底,民乐县建成集合存取款、缴费、转账、贷款等业务高标准综合服务点3个,农村地区升级调整ATM机51台、POS机313台,条码支付终端4662户,季平均交易金额50余亿元。
(二)升级支付方式,农村地区新型支付渠道不断拓宽
一是手机号码支付推广效果显著。将“手机号码支付”功能真正落实到需要的用户群体中,在水电费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缴纳等业务办理中创造更加方便、安全、快捷的支付环境,让客户体验“手机号码支付”缴费的便捷性,在实践中提高公众的接受效率。二是其他非现金支付工具与农村产业融合效果良好。中草药种植、制种玉米种植、畜牧业养殖、乡村旅游、初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与非现金支付工具深度融合,在专业合作社补贴发放、农业劳务费发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经营资金划转等方面深度推广新型支付工具,降低农村地区支付结算风险,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水平和效率。
(三)打造特色支付服务,衔接乡村振兴效果显著
一是支付结算服务地区特色品牌发展。将支付服务融合至民乐县特色品牌发展中,依托“民乐憨小伙”、“民乐紫皮大蒜”、“金色田园·魅力民乐”、海升现代农业等品牌,打造“龙头企业+支付服务”的特色支付模式。二是减费措施真正让利于民。多项措施督导辖内商业银行将减费让利措施落实到农业农村去,多举措多政策减免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户金融费用。
二、民乐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支付主体尚未形成合力
农村市场份额小,推广难度大,后期维护成本高导致各支付主体忽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没有形成合力,主要表现在:一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非涉农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积极性不高,被动的垄断环境导致目前支付服务种类少、服务质量差。二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农村地区投入薄弱,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消极推广滞缓了农村支付服务的发展。三是各个商业银行各自为政推广自己的收款码,例如工行“e支付”,农行“贴码付”,建行“龙支付”,但对“云闪付”聚合码推广态度消极,不能有效的节约支付资源,形成合力。
(二)农村支付渠道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农村地区ATM机、POS机分布不均衡,支付自助终端配备不足,且功能单一,无法支撑起日益发展的支付需求。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网速慢、安全性差,制约了清算速度和安全,滞后了农村现代清算体系建设步伐。商业银行乡镇网点票据业务尚未能全部办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开通进度缓慢,难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涉农商业银行创新动力不足,非现金支付工具种类和功能开发单一,缺乏适应本地的特色产品。支付触手效应不显著,没有完全延伸到农村产业的生产、销售、售后全环节。
(三)农村支付应用场景建设后期乏力
一是支付场景建设不完善。配套设施落后,权限集中上收,服务点权限过低导致服务效率低下,服务点制度不完善,服务点无业务导致人员、成本等方面资源浪费,服务功能单一,综合能力不能得到发挥等。二是政策制定不完善。存在“重服务,轻风险”的情况。三是对支付服务点投入过高,产出不明显,导致后期发展乏力。
三、民乐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对策建议
(一)整合资源,打造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共商共建共享格局
一是将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纳入到政府乡村振兴建设中去,调动各层面加快建设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引入政府补助资金,为农村支付场景建设注入活水。二是统筹协调各商业银行形成合力,大力推广“云闪付”聚合码,形成共赢局面。三是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的资源配置,充分满足农村地区居民对基础硬件设施的刚性需求。四是积极引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去,重视农村市场,拓宽经营范围。
(二)加大创新,丰富农村支付环境多层次服务体系
一是优化乡镇银行网点布局,加强乡镇网点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有网点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综合服务点,逐步填补农村支付服务空白。二是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发新型支付工具,稳步推进支付科技创新,促进农村支付从实体化向数字化递进。三是顺应现代信息化发展趋势,紧跟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长期规划。
(三)优化政策,提升农村支付环境配套建设积极性
一是地方政府根据辖区农村发展实际制定助力乡村振兴的配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切实发挥支付助力乡村振兴的效用。二是多层次出台激励政策,政府层面通过拨付专款、财政补贴、税费减免来支持和补贴乡村支付场景建设。金融监管机构层面,发挥桥梁和沟通作用,统一协调全辖支付资源,合理引导金融机构铺设农村支付场景。三是搭建政府、人行、金融机构沟通平台,加大农村涉农场景金融宣传培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支付产品研发力度,合力消除支付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建平.发挥支付普惠效能衔接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金融家,2021(12):108-109.DOI:10.19294/j.cnki.cn11-4799/f.2021.12.037.
[2]何虹. “递进”农村支付业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N]. 中国城乡金融报,2021-11-17(A03).DOI:10.28148/n.cnki.ncxjr.2021.001887.
[3]李幸瑶,邹洋,郑楠.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支付环境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建议[J].北方金融,2021(09):74-77.DOI:10.16459/j.cnki.15-1370/f.2021.09.017.
[4]陈明荣,罗忠沂,樊巾.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甘肃金融,2021(08):65-69.
[5]张勇,宁昊.支付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J].中国金融,2021(Z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