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在实现碳达峰过程中,电力行业任务最重、责任最艰巨,也将承担主力军的作用,总体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及电力体系。 文中以我国电力行业实现碳达峰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电力行业实现碳达峰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以及电力行业应对碳达峰的风险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力行业应对碳达峰的六方面宏观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行业;碳达峰;风险挑战;对策建议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
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正在迎来最强挑战,结合我国能源结构,电力行业需要推动化石能源发电低碳化、一次能源发电清洁化和清洁能源发电常态化。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不仅要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高质量发展,还要思考如何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实现自身的能源低碳化,还要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不仅在碳达峰、碳中和与减碳方面需要走在全行业前列,更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学方法来协同应对。
1 我国电力行业实现碳达峰的形势分析
1.1 从世界角度看我国电力行业碳达峰形势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完成较早,经济转型也早于其它国家。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碳排放峰值均已出现。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 t / a 左右,排放总量峰值一般出现在2005 年以后,这类国家往往属于奢侈型排放。 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 10 ~ 15 t / a,排放总量峰值一般出现在1970 年左右,这类国家属于减排先锋国家,实现了经济和减排的双赢。 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10 t / a 以下,排放总量峰
值一般出现在2005年前后,这类国家人均排放比英德还低,但经济发展水平属于第二梯队。
1.2 从全国角度看我国电力行业碳达峰形势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我国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中央要求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针对我国“30· 60”目标,总书记做了多次重要指示与要求。
所以,从国家层面的角度,我国电力行业必须要主动践行党中央的号召,要围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与中和主题,目标制定、技术研发、结构转型和管理制度等系统谋划,进一步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
2 我国电力行业应对碳达峰的风险挑战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30· 60”目标对于我国能源电力低碳化转型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源结构与发电结构调整,虽然能源与电力行业积极响应号召,为碳减排做出最大的努力,但是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风险与挑战。
2.1 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鉴于风电、光电自身的资源转化受制于自然条件因素,其有效性有所降低,风电和光伏的实际发电量比预计结果要少近一半,并网消纳则更低,很多情况下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并不会形成有效的或预期的生产力。 加上清洁能源最大的挑战是其固有的周期性特点,所以在实际运行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2.2 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风险
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参照国际经验,化石能
源和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例一般达到1∶ 9左右,被称为“一九定律”,而目前我国这一比例大约是5. 5∶ 1。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化石能源占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减碳压力巨大。 但是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 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双碳目标下的存量问题,更要通过新技术解决双碳目标下的增量问题。
一方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率先实现碳达峰,所以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的协同是风险与挑战之一。
3 我国电力行业应对碳达峰的对策建议
3.1 降低能耗是电力碳减排的首要技术路径
我国单位 GDP 能耗是当前世界平均水平的1.4 ~ 1.5倍,据估算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每年可减少14 亿 t 标准煤的消费,折算可减排 34 亿 t 二氧化碳,大约占我国能源碳排放总量的 1 / 3。因此,对于能源行业而言,相比拓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节能提效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第一优选,降低能耗是碳减排的首要技术路径。
同时还需要全社会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业等全行业都要重视节能降耗,抓住碳达峰过程中的“牛鼻子”工程,真正实现协同性、系统性节能与降耗,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争取尽快实现碳达峰。
3.2 强化可再生能源发电结构减排重要作用
重视跨跨区的区外清洁能源来电,尤其是区外水电。 大幅提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和减量替代,加快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显著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坚持绿色为先,推动低碳发展。
3.3 加强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补充
建议依托目前成熟的核电基地,打造落地的“零碳城市”或“零碳示范区域”,以及加快推进部分在役核电机组的供热改造。
3.4着力发展储能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做保障
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是实现“30· 60”目标的重中之重,而发展电化学储能则是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解决了储能这个问题,才能解决风电、太阳能发电自身间隙性缺陷,才能解决风电、太阳能发电对电网的不稳定冲击。
3.5 提升碳交易与碳金融的管理水平及能力
加快研究符合我国行业特点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与运行,有效推进碳市场建设,结合“30· 60”目标,大力发展低碳绿色金融,尽快构建包括碳交易及碳税制度、绿色金融标准、激励机制、产品体系等在内的成熟的绿色金融体系。 要将碳交易与碳金融等产品与能源等主要产业的中长期绿色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有机结合,编制绿色产业和重点项目投融资规划,建立绿色产业规划与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之间的动态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嘉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J]. 新经济,2021,5:133 - 138.
[2]王圣. 我国“十四五”煤电发展趋势及环保重点分析[J].环境保护,2021,48(3 - 4):61 -64.
[3]何建坤.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J]. 环境经济研究,2021,6(1):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