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2
/ 2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王春蕾 ,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上海市 200233

摘要:目的 针对产后出血预防以及治疗的措施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近三年在华东某院进行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病患作为实验对象,结合所有实验对象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发现,作为产妇分娩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会有可能引发产妇休克,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而在组间对比中发现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引发产后出血的概率更高,主要发病原因包括子宫复旧不良、前置胎盘等。结论 为了切实的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可能,需要在第三产程中加强处理,尽可能规避剖宫产分娩。若是进行剖宫产分娩要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标准,提升剖宫产分娩术水平,以此来降低产后出血概率。而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可以通过抗感染、宫缩剂等措施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

关键词:产后出血;治疗;胎盘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将产后出血定义为在胎儿娩出后的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大于等于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大于等于1000ml。产后出血会引发休克、死亡,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相关调查报告研究发现,当前我国50例产妇分娩后就会有1至2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因此重视产检、分娩过程中孕产妇高危因素识别、分娩方式选择、助产及手术技术提升,以此保证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次实验选取近三年在华东某院进行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病患作为实验对象,针对产后出血预防以及治疗的措施进行探究,具体流程如下。

一、实验治疗与诊断标准

(一)临床资料

实验选取近三年在华东某院进行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其中有11例产妇为阴道分娩,19例产妇为剖宫产。本次所有实验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8.68±3.72)岁,初产妇17例,经产妇13例;且有12例产妇存在人工流产史、有3例产妇存在剖宫产史;有2例产妇为早产,其余产妇均为足月分娩;在本次实验所有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病患中,有6例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其余产妇均未有严重病症。

(二)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针对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如下:产妇在顺产分娩后24小时内有一次或多次大量出血,或间断、持续出血量大于等于500ml,剖宫产分娩后大于等于1000ml,即可确诊为产后出血。针对产妇利用弯盘、采集器等器械进行血液采集。

(三)治疗措施

     本次参与实验的30例产后出血病患有13例产妇为宫腔感染,对其实施宫颈、宫腔病原培养,给予其抗生素、宫缩剂进行治疗。针对6例发生出血过多或出血性休克的产妇给予输血治疗,输血量最多为1200ml。针对阴道出血量中等的产妇给予促宫缩、抗炎、中药益母草膏以及生化汤丸进行治疗。在经过针对性治疗措施后,本次所有实验对象均已全部康复,且未发生远期相关并发症。

二、结果

(一)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联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产后出血的其中两项原因主要是前置胎盘与子宫复旧不良等,且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概率更高,详情见表1。

表1  产后出血原因与分娩方式关系

出血原因

例数

占比(%)

阴道分娩

剖宫产

例数

占比(%)

例数

占比(%)

前置胎盘

9

30.00

1

3.33

3

10.00

子宫复旧不良

21

70.00

10

33.33

16

53.33

合计

30

100.00

11

36.67

19

63.33

(二)产后出血原因与出血量、出血时间之间的关联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子宫复旧不良所造成的产后出血更为严重,不仅出血量更大,且出血持续时间更长,详情见表2。

表2  产后出血原因与出血量、出血时间的关系

组别

例数

平均出血量(ml)

出血时间(h)

子宫复旧不良

21

684.27±18.53

12.68±3.25

前置胎盘

9

543.62±14.87

8.39±2.94

三、结论

产后出血是女性妊娠分娩后最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不仅会有较大概率引发产道感染,同时也会降低产妇的乳汁分泌功能,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产后急性大出血会导致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相关临床调查报告表示,当前我国导致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产后出血,因此,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时,应及时寻找原因积极处理,尤其当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精神烦躁、脉搏过快、脉压缩小、皮肤湿冷等低血压症状时,更应立即启动抢救流程。在本次实验中发现,前置胎盘以及子宫复旧不良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两项主要因素,其中以子宫复旧不良最为显著,因此必须要加强针对性干预,以此来降低产后出血的可能。根据本次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本次实验的30例产妇中有12例产妇存在人工流产史,其总体占比为40.00%,由此可见,存在人工流产史的产妇引发子宫复旧不良的概率较高,故而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更大。其次胎盘胎膜残留也是引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产妇宫腔内所残留的胎膜胎盘组织会出现坏死、机化,随着病情的进展会转变为胎盘息肉,从而导致基底血管在坏死组织内脱落,引发产后大出血

[2。基于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程有无异常,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并严遵循无菌操作要求;同时针对存在阴道操作史、宫腔操作史、既往感染病史以及胎膜早破的产妇给予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造成胎膜、胎盘残留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产程处理不合理,因此在第三产程中要尽量避免强行剥离胎盘、牵拉脐带,降低胎膜、胎盘残留的情况发生。在产妇分娩后医护人员要对胎膜、胎盘的完整性进行检查,若发现存在缺损需进行宫腔探查,实施清宫手术。最后,针对剖宫产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手术水平。在进行剖宫手术时可适当应用预防性抗生素,降低感染因素引发的产后出血。

   针对出现产后出血的病患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明确其发病原因,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通过超声检查能够明确产妇有无胎盘胎膜残留、宫腔感染以及子宫复旧不良等情况,尽快找到出血原因,及时给予准确处理措施[3]

  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为了切实的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需要在第三产程中加强处理,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若是进行剖宫产分娩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落实无菌操作标准,提升剖宫产手术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率。而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类药物和止血药物来达到止血效果,同时应注意避免感染。手术治疗针对对药物、子宫按摩、宫腔填塞、宫腔球囊等保守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在难以止血的情况下应进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如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结扎、B-Lynch缝合等)。

参考文献:

[1]孟贵琴.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5):2765-2767.

[2]卢舒颖,刘宁,魏璐华,梁冬梅,李妍.产后出血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0,27(12):18-22.

[3]刘兴会,何镭.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02):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