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医院 721000
摘要:目的:研究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对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1)及观察组(n=41),对照组于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功能训练依从性,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估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肩关节(外展、后伸、前屈、内收)活动度。结果观察组功能训练依从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EORTCQLQ-C30躯体、角色、认知、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评分较高,术后肩关节外展、后伸、前屈、内收活动度更大(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乳腺癌
引言
乳腺癌是雌二醇、雌酮等内分泌激素异常紊乱,导致乳腺小叶和导管上皮细胞组织发生炎性浸润病理性改变的妇科系统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质地较明显硬结、单侧乳头溢出血性浆液分泌物以及食欲缺乏、消瘦等症状。随着癌细胞转移扩散,还会引发高钙血症、呼吸困难、咯血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关键。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通过分析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借助身体克服阻力,从而达到增加肌肉力量的效果,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系统疾病术后康复护理领域。本研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疗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1)及观察组(n=41)。对照组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7.56±5.13)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50±1.03)年;乳腺癌TNM分期:Ⅰ期29例,Ⅱ期12例。观察组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7.37±5.59)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48±1.21)年;乳腺癌TNM分期:Ⅰ期32例,Ⅱ期9例。组间年龄、病程及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抗阻力训练干预为预防术后上肢水肿,护理人员为病程情况允许的患者制订肌肉功能恢复抗阻力训练计划。指导患者手术结束24h后进行屈腕、握拳、伸腕等关节顺时针活动,3~4次/d,每次8~10min。手术结束后3d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同侧上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患者取适宜锻炼的半坐卧位;随后将双手臂伸直,双手呈交叉状置于患者患侧肩峰处,鼓励患者以最大力量进行耸肩运动,同时护理人员以相同力量对患者肩峰进行施压,从而促使患者肩颈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等长收缩,每10次为1组,3~4组/d。随着患者上肢肌肉情况及手术切口情况逐渐恢复,对于情况允许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借助哑铃进行抗阻力量,控制65%~75%区间范围内的训练,5组/d,每组10~15次。(2)徒手淋巴引流按摩为加速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护理人员按摩患者患侧肢体处淋巴结。护理人员按摩前进行手部消毒,从淋巴上肢水肿的远端肢体开始,以手指和掌心与患者外表皮肤呈紧密贴合状态的方式进行抚触按摩,再对患侧肢体进行力度较轻的按摩,先远心端再近心端,促使淋巴液向周围淋巴结回流,2次/d,每次15~20min。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根据其依从程度分为完全依从、一般依从及不依从3个等级。(2)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3)分别于术后1d、术后30d,使用圆盘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活动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功能训练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功能训练依从性对比[n(%)]
2.2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干预前,组间EORTCQLQ-C30从躯体、角色、认知、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分,x-±s)
2.3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对比
术后1d,两组肩关节外展、后伸、前屈、内收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两组肩关节各角度活动度均高于术后1d,且观察组肩关节各角度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对比(°,x-±s)
3讨论
随着现代化重工业产业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互联网信息通讯手段、临床医学诊疗技术等随之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医疗卫生改革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质量需求影响下,传统护理干预模式逐渐被新型护理干预模式所取代,创新护理方法、转变护理理念成为现阶段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乳腺癌作为妇科疾病中发病率、病死率相对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乳房外表皮肤出现橘皮样变化、乳房胀痛、乳房内部硬结触感较明显、乳头血性分泌物增多等,若不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手段,严重时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及同侧腋窝下淋巴结发生恶性病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尤为重要。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作为目前临床护理方法较新颖、全面、人性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护理的不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制订抗阻力训练指导及淋巴按摩等,促进患侧肢体血液及淋巴回流,促使侧支循环流通顺畅,加速引流液顺利排出,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降低皮瓣坏死及上肢水肿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推动临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文,苏秀梅,杨静,利素文.乳腺癌术后快速康复理念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34(06):527-530.
[2]罗瑞雪.抗阻力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及上肢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7):1185-1186.
[3]王秀丽,王秀芝,王玲.系统化管理联合抗阻力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0,42(03):366-370.
[4]葛春华.阶段性护理对乳腺癌病人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02):213-214.
[5]陈燕贤.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