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协和南苑幼儿园
摘要:自主游戏的游戏模式有利于提升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幼儿的独立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知,也是对幼儿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初步培养,可以增强幼儿自信心。 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不会受教师的约束,可以最大限度地放飞自我的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自主意识,提升幼儿在各个方面的主观积极性。通过不同方法挖掘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潜力,从而使其学到更多知识和生活的技巧。而目前,很多幼儿园在自主游戏开展中存在活动形式单一、游戏材料投放过于随意、教师过多主观干涉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主游戏的改进,以确保其有效实施。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国内经济逐步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也取得了逐步创新。由此可知,教师们也重在强化对孩子自主性建构游戏的指导,同时更加深化地掌握孩子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促使孩子各方面素养获得提高及综合发展。教师在实施游戏活动时,务必要全面尊重及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构建适宜孩子游戏的优质环境氛围,全面激起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呈现自发交流、自由选择、自主实施的游戏流程。
一 幼儿园游戏现状
1.1目的与价值相背离
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游戏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不愿意积极开展游戏教学,或意识不到游戏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这些教师认为,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如果游戏活动占的比例过大,就会影响教学的开展。 还有一些教师则是将游戏完全交给幼儿自己进行,而不注重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加以引导,这样游戏也就变成了自由活动,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 开展幼儿园游戏应该将幼儿的自主性与游戏的教育意义进行有机融合,如何权衡这二者的比例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游戏开展的一大难题。
1.2幼儿缺乏自主意识
自主游戏的开展应该改变传统模式,教师在游戏的开展过程当中应该作为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然而,现阶段幼儿园游戏在实际的开展过程当中,情况往往截然相反。 不以幼儿的快乐和满足作为目的,没有体现幼儿的意愿。自主意识的缺失也为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顺利开展造成了诸多障碍。
二 幼儿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2.1创设区域活动空间促使孩子自主参与游戏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对活动区域实施整体性考量。在教室中应创设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区域活动空间,还应根据孩子实际所需投放丰富的活动必需品。故此,教师在具体规划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从整体层面出发,如此一来便会较好地对综合活动区域实施科学划分与布局,让教室切实成为孩子互动的重要场所。另外,教师还应该科学地安排孩子作息时间,从平日活动状况观看,孩子每天大约有八个小时时间是在园内度过的,而区域游戏互动时间就占有 5 个小时左右。所以,合理规划活动时间至关重要,不但要安排部分集体性活动,还需要安排一些个人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自由活动状况下进入到各活动区域内,踊跃探索与学习。比如,教师可在室内某个区域设置游戏角,并将其命名为“演艺区”“朗读比赛区”“科学探索区”“艺术画廊”等。而“科学自然角”便可成为孩子获得知识、发现新事物的核心区域;“朗读比赛区”能为孩子阅读的培养与阅读素养的提升提供一定信心,让孩子们在此区内活动可以更专注;“艺术画廊”能够全面加强孩子自信心,让其可以变得更加专注于做某件事情;“演艺区”可以展现各类脸谱的制作成品,让孩子能全面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特色。一个高效的活动区域,不但能给孩子教育提供一种保证,也可让孩子在自主建立的游戏活动中掌握、感悟及学习到诸多知识。
2.2唤醒主动观察意识
被动迷茫型指的是幼儿教师难以自动自发地对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他们对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比较淡漠,并不是很关心幼儿“在做什么、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等。要想激发被动迷茫型幼儿教师的观察意识,第一,就要帮助他们明确观察的意义,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怎样合理观察幼儿的行为,观察后要如何通过分析和整理得出观察结论等。例如,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之前,教师需制定游戏形式和游戏内容,要思考这些游戏活动是否满足幼儿的真实需求,是否能激起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是否符合当期幼儿的认知层次和行为特点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制定更加合理的自主游戏内容以及幼儿行为观察方法。第二,要引导被动迷茫型教师深入分析行为观察的结果,针对某一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也可以把行为观察的视角锁定在某一个幼儿身上,或锁定在某一场游戏场景中,并对其进行持久的跟踪式观察,这样才能帮助教师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加深他们对幼儿各种行为的了解,总结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
2.3走进孩子内心掌握孩子游戏需求
幼儿教育阶段,孩子均处于发展期间,一般会对身边事物产生浓厚兴趣,但时常会遭到其他因素影响,以至于使该种兴趣得不到满足,这时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全面走进幼儿内心,掌握他们心理状况。比如,在园内实施跨班级活动,在美工活动区放置各样木工材料,如螺丝刀、刨子等。但是鉴于美工活动区的孩子大多数均是小女孩,女孩对木料的兴趣并不高,所以在游戏活动实施十分钟后,除了个别孩子试着在木头上钉了一颗钉子外,其他孩子都在玩其他材料。基于此,教师应该全面融入孩子在做钉钉子游戏活动中,同时巧妙地饰演“木匠”,而后让该孩子饰演“学徒”。教师开始与孩子共同用刨子打磨木头,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呈现的声音会不断吸引到其他孩子的注意力。十多分钟过后,其他孩子也试着学习做起木料的操作,随后看到此种场景后,教师可慢慢退去,把游戏活动场地与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融合了以往经验,随时激励孩子敢于尝试,同时走进他们的内心,对孩子游戏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2.4游戏后的信息反馈
教师要重视自主游戏开展后的评价交流过程,留出一部分时间对游戏开展情况和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具体来看,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悟,让幼儿共同分享已经完成的游戏任务。这一回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幼儿展开主动思考,还能让幼儿积累并总结游戏经验。而教师可以继续对将来的游戏计划展开规划,制订后续跟进目标,不断提升幼儿的游戏参与意识和游戏水平。教师不妨提问幼儿,了解幼儿所喜爱的游戏方式和游戏材料,合理创设游戏场地,丰富游戏类型,如除固定的游戏材料和运动器械外,还可以增加某些自然化的游戏材料,包括木板、竹子等,根据季节特征和幼儿发展水平对材料和游戏内容进行调整。教师在与幼儿的沟通过程中,也能够发现游戏组织环节存在的不足,并在后续的实践中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出更加有效的策略指导方案。
结束语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幼儿园在组织和实施自主游戏活动中,要注意游戏目标的准确性,要围绕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世界这一总体目标进行自主游戏环境的优化,最大限度上满足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需求,同时要创设适宜的游戏氛围,使游戏活动得以自由开展。自主性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力求教师能够全面保护、培养及呵护孩子。同时,也期望在自主游戏中,让孩子弱小的心灵得以开放。
参考文献
[1]周琴.幼儿游戏的适宜性指导策略探赜[J].启迪与智慧(中),2020(07):21.
[2]王雨露. 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特征及类型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DOI:10.27328/d.cnki.gshsc.2020.000500.
[3]翁俊仙.谈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J].教师,2019(2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