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金凯初级中学
【摘要】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1]劳动意识作为实践创新素养下的一个基本点,对培养学生善美品质起着基础作用。本文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当前学生劳动的现状、劳动意识的重要性、我校践行善美教育的一些做法三个方面探究善美教育。
【关键词】学生素养;劳动;善美
关于学生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其实分别对应着学生真善美三种品质。我们在学校接受教育,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求真;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与哺育,核心就是让他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就是善;来到社会,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中的人,必备的素质是责任意识,行为举止必须符合公序良俗,这就是美。对学生进行善美教育,就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一、当前社会对学生劳动的认识现状。
劳动是指人们有目的地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精神财富的活动。我们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重视学生劳动意识教育的却很少。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如今的小部分学生,特别是在寄宿制学校,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学生不会叠被子,衣服到周末才拿回家洗,扫地拖地等一些基本的劳动都不会,劳动意识、劳动能力非常弱,如此缺乏动手能力的学生,还谈何发展、创业呢?在校园内,我们有时候也会看到,当学生有违反学校纪律、上课不认真或不完成作业等类似情况时,老师会罚学生扫地做卫生等。这样做,不仅没有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反而达到了另外一个结果,即学生把劳动当成了一个逃避学习的方式。纵观以上现状,学生劳动意识教育是当前教育模式下极须提出的问题。
二、劳动意识在善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劳动意识作为实践创新素养下提出的第一个要点,其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2]从这里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下“劳动意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是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学会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以核心素养为标准,践行善美教育。
(一)以校为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时间、人员、形式、场所等方面都有充足的条件,因此,首先应该发挥学校教育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我校秉承“崇善创美,厚载超越”的校训和育人理念,全面培养培养学生的善美品质。
1.课堂渗透。在学校课堂特别是在德育课中,引导学生初步具有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使劳动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首先,有的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在学校不能随意破坏公物,乱扔垃圾;有的学生劳动不屑一顾,看不起甚至顶撞、侮辱劳动者。对于这些现象,除了课堂教育,我们还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一些劳动方面的学习教育,如:尊敬学校的保洁员和食堂人员,对他们讲礼貌;另外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给食堂员工赠送小贺卡,帮保洁阿姨倒一杯水等,表达学生对她们的感恩之情。其次,通过学习历史、对比古今,让学生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和科学发展的成就,感受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的高科技产物。让学生认识到所有的脑力劳动,都是从长期的体力劳动实践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不仅要学习学习,还要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来了解社会,二者结合,将来才能去改造社会。通过这样的一些教育,改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美。
2.动手实践。学校环境是学校育人因素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校环境的建设中来。每个班级除负责自己班级教室的布置以外,还要负责整个学校走廊、校道、功能室等其他区域的清洁卫生,由专人进行检查评分,检查结果纳入本周班级流动红旗量化评比。这样,不仅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劳动中,感受劳动创造的快乐;同时,也让大家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真正达到使学生践行善,创造美。
3.榜样力量。这一点,首先是我们学校谢校长以身作则。校园里面,偶尔也会有同学不小心落下垃圾在球场或校道上,每看到地上有纸片等,谢校长或者老师们都会拾起来,为同学们作好榜样。我们的同学,知道劳动的不易,也会有同学主动这么做,老师们会把这些美丽的身影拍下来,发到学校群或者利用学校大屏幕进行表扬。同学们都知道了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乱扔垃圾的同学少了,主动爱护环境卫生的同学多了,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崇尚善,欣赏美。
(二)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任老师,对于还不太有是非判断能力的学生来说,家长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无形之中也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家庭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我校通过家长会和布置德育作业等方式,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向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初中学生家长们在家中与学生开展劳动区域分配,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通过开展家庭美食节等类似的劳动技能大赛,使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体力劳动,而是去思考、去研究提高劳动效率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善美的认识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三)面向社会,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所以,社会劳动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校以南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多次组织学校学生前往恒大城小区等处开展公益劳动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周末以小区为单位自发开展公益劳动活动。作为社会活动中的劳动,其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劳动本身了,而是一种超越劳动本身的体力与智慧的结合,学生从这些社会劳动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劳动给社会创造价值或带来某些变化,不但有体力和智慧的付出,还有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中用善美奉献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中学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9
[2] 左璜.《“劳动意识”何以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豆丁网.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