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49%,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在前者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且住院时间较短。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措施,患儿临床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效果
支气管肺炎,以婴幼儿多发,此类小儿机体免疫力较差,易发生并发症,需给予有效措施。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疾病治疗,单纯依赖药物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需加强护理措施。既往护理模式全由护理人员负责,与临床医师缺乏沟通,致使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根据治疗方案适时调整[1]。因而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可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由临床医师、责任护士共同参与,制定相应的诊疗、护理措施,为探究具体效果,现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做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为6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6.38±2.37)岁;病程为3-15d,平均病程为(7.09±2.37)d;观察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为7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6.83±2.97)岁,病程为3-14d,平均病程为(7.93±2.21)d,这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及家属均同意此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2]:(1)所有患儿均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2)有支气管肺炎症状,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湿罗音或喘鸣音等。
排除标准[3]:(1)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者;(2)合并结核、川崎病、手足口病者;(3)过敏体质,对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入院后遵守院内相关规定,注意保暖,积极配合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建立医护一体化小组:由科室医师、护士组成,小组组长为科室护士长,对工人任务、内容进行指导、监督;每小组配备人员资质要一致,医师、护士均2名;对所有组员进行培训,由护士长、科主任进行。
1.2.2 拟定管理模式:在入院后,收集评估患儿病历资料,由医师、护士共同进行,对患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如生理问题、社会问题及心理问题等;在查房时,医护人员要共同参与,对患儿治疗、护理方案进行评估、制定,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修改[4];诊疗方案由医师负责,护理方案由护士制定、实施,在拟定方案时要依据患儿病情、诊疗方案,在实施具体护理措施时,积极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具体需求[4];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宣教,内容为支气管肺炎相关知识,以讲座、多媒体及发放健康手册的形式进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反馈,医师根据反馈内容对健康管理计划进行调整[5];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用药指导,尤其是有慢性疾病者,要将自备药物管理力度加强,为确保正确用药,可利用标签、药卡等工具;做好药效、不良反应评估,将将其告知患儿及家属。
在实施方案过程中,要评估诊疗方案效果,需医护共同参与。
1.2.3 医护共同查房:在每日查房时,由责任医师、护士共同进行,1次/d;科室大查房每周进行2次,周二、周五进行,在科主任、护士长带领下进行;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如用药情况、病情变化、心理变化及生命体征等;经管医师介绍患儿具体情况,如病情、相关检查、治疗方案等,责任护士补充其他内容,并将疾控问题提出,共同探讨下一步方案。
1.2.4 出院指导:由主管医师对患儿病情评价,符合出院标准后,制定出院健康计划,与责任护士共同参与,而后下达出院医嘱。护理人员进行出院宣教,具体为出院流程、院外服药、饮食及运动等;告知患儿家属出院后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做好疾病预防;并做好随访工作。医师告知患儿及家属后续治疗方法、复诊时间,指导其用药。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2)临床疗效对比[5],显效:经治疗后,患儿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部DR片示:肺部炎症被吸收,表现为点片状影消失,纹理基本正常等。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偶咳嗽、咳痰,无发热,肺部体征改善明显。胸部DR片示:肺部仍有炎症表现,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肺部阴影面积减小;无效:患儿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49%,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观察组 | 61 | 39 | 17 | 5 | 56(91.80) |
对照组 | 61 | 16 | 27 | 18 | 43(70.49) |
X2 | 9.055 | ||||
P | <0.05 |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x±s)d,n=61
组别 | 咳喘 | 发热 | 肺部啰音 | 住院时间 |
观察组 | 5.18±1.37 | 4.23±1.28 | 6.02±1.17 | 7.23±1.53 |
对照组 | 7.14±1.02 | 5.36±1.98 | 7.88±1.21 | 8.92±1.22 |
t | 8.963 | 3.743 | 8.631 | 6.745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因素有多种,如免疫力下降、受凉、环境污染等,患儿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对其肺部进行听诊,可闻及固定湿罗音,需给予及时治疗,以免出现发生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肠麻痹等。此类小儿需给予有效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可选用新式护理措施,即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本次研究中,给予支气管肺炎患儿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为:建立一体化护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组成,选护士长为组长,科室负责人对组员进行培训;制定管理模式,由医师、护士共同进行,对患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共同参与查房,适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诊疗方案由医师负责,护理方案由护士制定,后者制定时要参考诊疗方案;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对其生理、心理需求等进行了解,并给予相关措施;做好疾病宣教,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度,进而使其积极配合诊疗;对患儿病情密切观察,及时向医师汇报具体情况,以便于下一步诊疗措施的调整;护理人员要做好用药指导,以免发生使用措施的现象,尤其是针对慢性疾病患儿。在实施过程中,为进一步了解患儿病情变化,医师、护士要共同参与查房,并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调整诊疗、护理方案。最后是做好出院指导,由医师、护士共同制定,告知其复诊时间、指导其后续治疗方案、预防疾病措施等。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措施,患儿临床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临床疗效较好,可以考虑在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苏明侠.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所致慢性咳嗽中应用效果及对患儿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J]. 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4):1735-1737.
[2]刘智喻,卢雪芬,邹志浩.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临床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1):53-55.
[3]赖辛娇,谢瑞菊,卢志莲.舒适护理配合机械排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5):92-95.
[4]陈林.舒适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实践,2020, 29(7):550-552.
[5]李林丽,张燕,郝大燕,等.PDCA循环护理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 ,2018,42(5):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