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50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贴敷疗法对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辩证为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口服药止泻、调理肠道菌群、补液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药贴敷疗法+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腹痛停止时间、便次减少时间、大便性状改变时间,不良反应,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腹痛停止时间、便次减少时间、大便性状改变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贴敷疗法可快速改善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应用于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中药贴敷疗法;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疗效
虚寒性腹痛腹泻因素体虚弱、劳倦内伤,或它病之后,脏腑亏虚、经脉失于温煦。寒湿性腹痛腹泻因纳入寒凉或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的寒湿入于胃肠。两者临床多表现为泄泻清稀,或大便时溏时泻,脘闷腹痛,或兼形寒肢冷等症状[1]。对于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临床多行西药治疗,西药治疗可使部分患者及时泻止,但仍有不少患者腹泻迁延反复,或止泻后脘闷腹痛等反复出现。研究证明,中药贴敷疗法可将中药贴敷于穴位,达到温里通经、散寒除湿、止痛止泻的目的[2]。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将中药贴敷疗法应用于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患者,达到了预期目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n=30)、对照组(n=30),试验组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39.74±4.18)岁;病程3天~10天,平均(4.31±0.56)天。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37.61±5.24)岁;病程3天~10天,平均(4.36±0.63)天。纳入标准:中医诊断符合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标准[3];西医诊断符合急性腹泻诊断标准[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本研究药物过敏;其他类型腹痛腹泻;依从性差;肝肾功能异常。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口服药止泻、调理肠道菌群、补液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等等常规治疗。共治疗7天。
1.2.2 试验组
试验组给予中药贴敷疗法+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剂量用法同对照组。中药贴敷疗法:干姜:肉桂:细辛:白芷:延胡索:川芎:冰片以1:1:1:2:2:2:0.5的比例打粉混匀,以黄酒或生姜汁调和,穴位贴敷。常用穴位搭配:中脘、天枢、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贴敷疗程7日,为第1、2、3、5、7日,每日一次,共5次,每次贴敷2小时--4小时后取下,注意观察有无过敏现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腹痛停止时间、大便便次减少时间、大便性状改变时间;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腹痛消失,大便次数减少为1~2次/日,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腹痛减轻,大便次数减少为3次/日,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无效:腹痛未见明显减轻或加重,大便次数未见减少或≥4次/日,大便性状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痊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以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结合率描述,率的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腹痛停止时间、大便便次减少时间、大便性状改变时间比较
试验组腹痛停止时间、大便便次减少时间、大便性状改变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痛停止时间、大便便次减少时间、大便性状改变时间比较(±s)
指标 | 试验组(n=30) | 对照组(n=30) | t | P |
腹痛停止时间 | 0.52±0.5 | 0.89±0.38 | ||
大便便次减少时间 | 2.64±0.29 | 3.17±0.40 | ||
大便性状改变时间 | 2.98±0.34 | 3.52±0.43 |
2.5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指标 | 试验组(n=30) | 对照组(n=30) | χ2 | P |
痊愈 | 16(53.33) | 10(33.33) | ||
有效 | 12(40.00) | 12(40.00) | ||
无效 | 2(6.67) | 8(26.67) | ||
总有效 | 28(93.33) | 22(73.33) | 2.629 | 0.001 |
3 讨论
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为临床常见疾病。虚寒性腹痛腹泻因素体虚弱、劳倦内伤,或久病大病之后,脏腑亏虚、经脉失于温煦所致。寒湿性腹痛腹泻因进食寒凉或风寒湿邪入侵所致。中药贴敷疗法将药物贴敷于穴位,药物成分经皮肤吸收至穴位再循经络传导至患处,从而达到温经通脉,祛除风寒湿邪,止痛止泻的目的
[5]。本研究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可逐寒凉,理气血。肉桂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细辛祛风散寒、化饮止痛;白芷祛风散寒除湿、通窍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理气止痛;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冰片通窍止痛,行药势,助诸药运行。上述诸药合用,共奏温里通经、散寒除湿、止痛止泻之功。本研究中,试验组腹痛停止时间、肠鸣亢进缓解时间及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性状改变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说明中药贴敷疗法治疗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较常规西药疗法疗效更为显著。此外,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中药贴敷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 小结
总之,中药贴敷疗法可明显改善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性,适合应用于虚寒性、寒湿性腹痛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徐兆山, 陈勇, 王霞, 等. 中药足浴联合整肠宁丸对50例慢性腹泻虚寒证患者血清IgA、IgG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J]. 中医外治杂志, 2020, 29(5): 19-21.
[2]唐艳云. 温阳法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及文献方药规律研究[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
[3]王玉芳, 王芳, 凌燕雯.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27): 172, 174.
[4]洪标华. 理中丸加味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腹泻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24): 57-59.
[5]张广玉, 张勤生, 孙晓娜, 等.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 25(19): 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