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乐山市妇幼保健院 614000
摘要:目的:剖析行为转变模式下的喂养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20例,将其等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传统母乳教育),一组为B组(行为转变模式下的喂养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在不同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初产妇在实施了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自我效能感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B组的平均评分高于A组;B组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也高于A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模式下的喂养教育能提升初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以及纯母乳喂养率,满足刚出生婴儿的营养需要,可提升其抵抗能力、免疫力等,因而值得推广。
关键词:行为转变模式;喂养教育;母乳喂养
母乳为婴儿提供了刚出生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能量,有效保护了婴儿的肾脏功能,增强其抵抗力与免疫力,也有利于安抚婴儿的情绪,减少其应激反应,让其能够更加健康的生长发育[1]。母乳喂养不仅对婴儿有利,也对产妇有一定的益处。母乳喂养能够让产妇的身体尽快恢复,并且还可以降低产妇患卵巢癌等疾病的几率。然而很多初产妇对于母乳喂养不甚了解,甚至对其有一定的恐惧,为此,如何增进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了解,如何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进而提升纯母乳喂养率,本文就围绕行为转变模式下的喂养教育对初产妇的影响做出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20例,将其等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60例,一组为B组6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孕妇均是初次生产且都是单胎;②平均年龄(25.612.32)岁;③所有产妇均无其他严重妊娠并发症;④所有初产妇均无精神类相关疾病;⑤所有初产妇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A组初产妇均采用传统母乳教育,严格执行孕期保健的各项规范检查和健康宣传教育。B组初产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行为转变模式下的喂养教育,下为具体内容:(1)孕中期的健康知识宣传:孕期保健科的护士长要组织三名护理人员对B组初产妇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了解这些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情况,以及对母乳喂养的意愿等[2]。护士长要带领护理人员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例如:①邀请院内相关专业的资深老师,包括护理部主任和产科母婴专科老师在孕期保健科开展现场讲座,内容涵盖爱婴医院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让孕妇都有机会与专业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现场讲座定期开展,从而让来孕期保健科的所有孕妇都能更好的了解和参与,提升其母乳喂养的意愿。②护理人员可以建立微信群聊,或者其他平台的群聊天,并且让两名护理人员对这个群组进行管理,每日都在五个聊天群里分享关于母乳喂养的知识或者孕期的相关注意事项,让B组的初产妇能够充分了解母乳对胎儿的益处。此外,微信群聊等聊天群也能让护理人员掌握B组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新增疑惑等,护理人员就可以通过该聊天群及时解决初产妇的问题,增进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程度。另外,建立聊天群之后,可以增加所有初产妇的交流,进而增强其对母乳喂养的信心;③线上直播宣传:护理人员也可以让B组初产妇观看本院关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直播,通过在线交流,提升其母乳喂养意愿。
(2)孕晚期的宣传:所有初产妇到了孕晚期后护理人员要对B组孕妇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所有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意愿,对已经明确表达要进行母乳喂养的初产妇要对其进行初步的介绍,介绍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姿势、以及准备工作等[3]。宣传方式也可以依据孕中期的方法,采用线上,或者线下多种方式的宣传方式对初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相关注意事项。
(3)初产妇分娩后:护士长要选择与初产妇的关系较为亲近的护理人员给其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待初产妇各项指标正常且情绪稳定之后,护理人员就可以指导孕妇开奶和新生儿的早吸吮等母乳喂养相关事项[4]。并且护理人员还可以帮助产妇的合理调整饮食,让产妇能有获取到充足的营养的同时也不会让产妇吸收到过多的营养,保证产妇奶水充足,让婴儿能够尽早获取到初乳。护理人员还要定时查看产妇与新生儿的喂养状况,能够及时指导产妇,让其正确解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4)产妇出院后:护理人员也可以邀请所有B组初产妇参加产后母乳喂养的讲座,也可以通过聊天群,或者线上直播的方式指导B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技巧等。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初产妇自我效能感比较
两组初产妇在不同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B组的平均评分高于A组,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两组初产妇自我效能感比较(,分)
组别 | n | 干预前 | 干预后 | T | P |
A组 | 60 | 88.836.39 | 92.556.67 | 23.84 | <0.05 |
B组 | 60 | 88.716.49 | 123.267.73 | 51.90 | <0.05 |
T | 0.52 | 46.51 | |||
P | >0.05 | <0.05 |
2.2两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A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83.33%,B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96.67%,B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A组,P<0.05。
3.讨论
母乳喂养能够有效促进婴儿的生长与发育,有效降低婴儿相关疾病的发生几率,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其夭折率,并且母乳喂养给身体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延长至成人[5]。但是目前国内的母乳喂养率较低,因为初产妇对母乳喂养产生了较大的误区,害怕母乳喂养影响身材的恢复等。为此,就需要转变初产妇的喂养观念,进而转变其喂养模式,本文就围绕行为转变模式下的喂养教育展开研究,发现此模式能增进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增强其母乳喂养的信心,因而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鲜艳.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8):176-178.
[2]陈婷婷,万丽.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1):173-176.
[3]冯丽,李琴,高丽花,林棠棠,邹琳.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自我效能感和育儿胜任感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1):210-212.
[4]刘辰,毕惠亚,堵敏芳,陈洁.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与母乳喂养效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0):102-104.
[5]康凤英,贺建霞,石惠,郭芬,白智音.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初产妇母乳喂养指导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06):43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