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出血并脑内血肿形成、且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对照组(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观察组生活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用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生活能力
颅内血肿是在外界及内界等因素作用下,引起脑组织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在脑组织及头骨之间大量聚集,压迫周围组织及神经[1]。颅内血肿按照成因及部位的差异可分为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前两种多数因为外伤导致的颅骨骨折出血及脑表面小动脉破裂导致的出血,不建议采用微创穿刺手术。本次研究只针对自发性脑内出血并血肿形成的患者。穿刺为微创治疗手段,其创伤轻,费用相对较低,且患者术后可快速恢复,已逐渐被用于临床[2]。为评估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的价值,本文对其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3-2022.3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为颅内血肿;(2)存在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缺血性脑卒中者;(2)血肿合并脑疝;(3)入组24 h内死亡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年龄30~78(46.53±10.23)岁,男性12例,女性8例。对照组年龄28~80(47.20±10.18)岁,男性13例,女性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手术。术前行CT确定颅内血肿位置,全麻后行气管插管,仰卧位头偏转45度,定位血肿位置,常规开颅,形成适合大小的骨窗,切开硬脑膜,骨窗边缘悬吊止血,双极电凝烧灼无血管区域,分开脑组织,显露血肿区域,手术期间注意避开重要脑功能区域血管,术后止血,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检查无出明确的出血点,根据情况放回颅骨骨瓣固定,缝合伤口。
观察组:采用微创锥颅颅内血肿消除术。利用CT定位血肿的投影位置,注意避开动脉及重要的脑功能区域,根据血肿体积确定锥颅点数目。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开始锥颅,将特质的软硅胶引流管置于血肿中心。应用注射器接引管适当抽吸血液,后通过引流管注入尿激酶(20~30kU),夹闭后连接引流袋,固定引流管,包扎。1 h后开放引流管观察引流液。后每2~6 h尿激酶(20~30kU)冲洗1次,保证引流管通畅。24 h后CT复查,根据血肿情况调整引流管,2~3 d无引流液拔除导管,缝合。术后对症干预。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生活等级:I级:工作及生活能力完全恢复;II级:具有独立日常生活能力,基本可进行日常生活;III级:日常生活需协助,或需长久性卧床。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 n | 手术时间(h) | 住院时间(d) |
观察组 | 20 | 8.56±1.23 | 2.30±0.55 |
对照组 | 20 | 12.41±1.56 | 3.87±1.03 |
t | 8.667 | 6.013 | |
P | <0.001 | <0.001 |
2.2 两组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n | 头晕 | 脑出血 | 总计 |
观察组 | 20 | 1(5.00) | 0(0.00) | 1(5.00) |
对照组 | 20 | 4(20.00) | 2(10.00) | 6(30.00) |
χ2 | 4.329 | |||
P | 0.037 |
2.3 两组生活等级
观察组生活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生活等级比较n(%)
组别 | n | I级 | II级 | III级 |
观察组 | 20 | 10(50.00) | 9(45.00) | 1(5.00) |
对照组 | 20 | 5(25.00) | 4(20.00) | 11(55.00) |
χ2 | 11.923 | |||
P | 0.003 |
3 讨 论
临床最常见的自发性脑出血类型为高血压性出血。颅内血肿为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病变,该病多为突发性,病情多较危重,救治不当预后死亡率较高[3]。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消除血肿对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颅内血肿清除时间越早,继发性损伤的风险越低。此前临床对颅内血肿的治疗采用保守治疗,然而该种治疗方式的创伤重,疼痛感强烈,并且对于深部血肿的清除难度较大
[4]。随微创技术的发展,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逐渐被临床用于颅内血肿的救治,其在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等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6]。
综上所述,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用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景重阳.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9):26-28.
[2]蓝欢 , 黄毅 , 黄建荣 , 等 . 可视化血肿穿刺联合内镜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 32 例分析[J]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3(4):703-705.
[3]宋安军, 伍国锋, 任思颖,等. 脑立体定向微创三针穿刺术清除颅内血肿及控制颅内高压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 29(2):179-186,203.
[4]谢军, 曹友林, 王振国,等. 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9(9):1562-1565.
[5]陈林杰. 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硬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29(22):4091-4093.
[6]罗云辉. 立体定向锥颅颅内血肿穿刺软通道引流术与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 2021, 28(2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