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认识

刘山林

南部县中医医院  四川南充  6373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过剩,心理压力的增大,运动量减少等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日久诱发糖尿病。中国人口基数大,也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增长趋势。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特有的并发症,进展快,预后差,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 随后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与长期慢性高血糖所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长,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在我国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原因。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瑰宝,对于慢性病的认识及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和老百姓对中医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病情、症状,延缓进入肾衰竭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这些优势和成果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本文则为大众简要科普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认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于糖尿病肾病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深刻认识,糖尿病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肾消”、“下消”、“水肿”、“尿浊”、“虚劳”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肾,可涉及五脏六腑。

糖尿病肾病初起,气阴两虚,症状多不明显,或有腰膝酸软,或有倦怠乏力,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延展至肝肾阴虚,血脉涩滞,瘀血痹阻,精微渗漏。糖尿病迁延日久,肾阴亏损,阴损耗气,肾气虚损,无法固摄,开阖失司;或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于目而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可见水湿潴留, 泛溢肌肤,畏寒肢冷。最终肾阳衰败,肾用失司, 浊毒内停,气血阴阳亏损、五脏俱虚。

二、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1.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功能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故而糖尿病患者需要注重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中医在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合理膳食。《金匮要略》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

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故而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做到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营养均衡。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还需结合病人的体质选择相应的食物:阴虚者可选用滋阴类食物,如黄瓜、百合等;阳虚者以辛温类食物为宜,少食冷荤、冷饮;痰湿体质者以清淡或利湿类食物为宜,避免肥甘厚味、滋腻生痰助湿类食物;肥胖者可采用热量低、粗纤维食谱,如蔬菜、五谷杂粮。针对患者病情可给予中医药膳,以调理脏腑:肾阴虚者宜食枸杞子、桑椹子等;脾虚者宜食白扁豆、薏苡仁、山药等。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先天是无法改变的,但后天能够通过饮食加以调整。《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久病患者要提防脾胃虚症,脾胃不好,吃任何东西都不吸收,再好的营养都没有用。

第二,适量运动。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帮助血糖的控制、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做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劳逸结合。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养身调心传统的锻炼方式能够起到调和气血、通畅经络的功效,适宜大部分患者。

第三,保持良好心情和乐观的态度。《灵枢·本神》讲:“喜乐者,神惮散

而不藏”。《素问·调经论》讲:“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素问·举痛论》讲:“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以上可以看出,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我们应保持心情舒畅,正确认识和对待事物,陶冶性情,修身养性,阴平阳秘,调畅气机,使阳气平和,才能增强免疫、保养精气、预防疾病。

2.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第一,中药内服。内服中药汤剂可改善症状,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蛋

白,保护肾功能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予以中药汤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方药选用:参芪地黄汤。

肝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肝肾。方药选用:杞菊地黄丸。

气血两虚证治法:补气养血。方药选用:当归补血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肾健脾。方药选用:附子理中丸合真武汤加减。

第二,针灸。根据不同的辩证类型,予以对症施针,在行针刺治疗时应严格

消毒。

气阴两虚证:选穴肾俞、脾俞、足三里等,针刺用补法,行间用泻法。

  肝肾阴虚证:选穴肝俞、肾俞、期门等,针刺用补法。

  阴阳两虚证:选穴脾俞、肾俞、三阴交等,针刺用补法。

  脾肾阳虚证:选穴脾俞、肾俞、足三里、中极等,针刺用补法。

第三,其他中医适宜技术疗法。

穴位贴敷:选水分、关元、神阙、脾俞穴、肾俞穴、三焦俞穴等穴位进行贴

敷可见水肿明显减轻,起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利湿泄浊之功

耳穴压豆:此法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效果持久。选胰胆、内分泌、脾、肾等穴位进行耳穴贴压能够起到控制血糖、健脾益气、补肾固精、滋阴壮阳等功效。(主注意事项:严格消毒,预防感染;按揉穴位时应以不损伤皮肤为度;耳郭皮肤有冻伤等皮损者,不宜使用本法;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感染。)

中药浴足:利用皮肤的御邪、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来调和周身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糖尿病肾病中药浴足具有发汗、利水、消肿、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蛋白尿、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对水肿及下肢麻木疼痛具有一定的疗效。(注意事项: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温度要适宜;泡脚后要注意保暖;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如有皮肤溃烂或出血情况则禁用。)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操作简单方便、配方灵活,能够明显减轻糖尿病肾病水肿,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病进展。

中药塌渍: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双下肢水肿,减轻水肿的同时不增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

中药药浴:可明显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水肿,改善症状,减少尿蛋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

中药灌肠:到中晚期的情况下,脾肾功能衰败,浊毒大量潴留,上犯脾胃,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严重胃肠道症状,可以采用中药灌肠来治疗,减少尿素氮的摄入同时泻浊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