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23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麻醉监护室患者实施结构化复苏护理,统计患者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方法:针对80例麻醉监护室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5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为结构化复苏护理,对比麻醉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麻醉患者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并发症率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结构化复苏护理对于麻醉监护室患者的早苏醒效果较好,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结构化复苏护理;麻醉;监护室患者;拔管时间;清醒时间
在手术和病房之间有中转站,即麻醉监护室,起作用在于为患者的麻醉复苏提供场所,同时,对于麻醉患者多有麻醉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支气管痉挛等[1],这些会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在麻醉恢复期,需要由麻醉医师、护士共同监护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安全苏醒,达成良好的治疗目标。鉴于此,针对80例麻醉监护室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5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对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80例麻醉监护室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5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观察组女性22例,男性18例,年纪在41-78岁之间,平均为(54.45±3.96)岁;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21例,年纪在41-77岁之间,平均为(55.39±3.87)岁。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患者家属对本次调研知情。经过本院报备医务科,并获取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排除有严重凝血障碍、沟通障碍,伴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麻醉护理,做好麻醉师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沟通,谨慎观察病情,对患者出现的异常进行上报解决,重视血压变化、谵妄、寒颤等情况的发生。
观察组为结构化复苏护理,成立结构化护理团队,针对我院实际情况梳理工作流程,在工作中包括了日常演练、应急响应等,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针对各种意外情况进行处理要点培训,加强与心肺复苏团队之间的合作,并且可以针对理论和操作知识进行考核,确保每位成员具有较高的工作技能。同时,做好患者气管导管拔除工作的护理,评估麻醉药代谢时间,肌力情况以及患者的苏醒程度,再符合拔管指征后开展拔除工作。最后,则加强并发症护理,要总结常见并发症,对处理措施加强学习,快速处理。
1.3 评价标准
调研针对患者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进行统计,在清醒时间上则具体划分为自主呼吸时间、呼吸睁眼时间。在并发症统计上,则包括血压异常、低氧血症、延迟苏醒等,针对实际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1.4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x±s)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就数据中看,观察组麻醉患者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对比(x±s)
组别 | 清醒时间 | 拔管时间 | |
自主呼吸时间 | 呼吸睁眼时间 | ||
对照组(n=40) | 14.3±2.3 | 8.4±1.9 | 15.0±3.7 |
观察组(n=40) | 14.1±3.0 | 7.8±2.2 | 11.3±2.8 |
t | 0.986 | 3.744 | 7.411 |
p | >0.05 | <0.05 | <0.05 |
同时,在并发症率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对比分析(例,%)
组别 | 血压异常 | 低氧血症 | 延迟苏醒 | 发生=率 |
对照组(n=40) | 5 | 3 | 3 | 11(27.5%) |
观察组(n=40) | 2 | 0 | 0 | 2(5.0%) |
X2 | 5.498 | |||
p | <0.05 |
3 讨论
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措施,而很多手术都需要开展麻醉,且随着麻醉类型、方法的差异性,患者的感受不同。麻醉对患者也会造成刺激,但是很多患者缺乏对麻醉的认识,也会产生麻醉引起的焦虑感,这就会增加患者并发症机率。随着护理学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麻醉护理管理,强调麻醉护理的重要性[2]。
在麻醉后,对患者实施结构化复苏护理,能够进一步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有助于提升麻醉护理管理水平,通过对患者麻醉复苏时间、拔管时间的预估,也能够更为精准的使用麻醉剂量。在工作中,还需要做好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信息交接,针对麻醉监护室的患者加强生理指标检测,防止出现意外或者不良事件[3]。在对患者实施麻醉护理中,要帮助患者有正确的麻醉观念,了解到麻醉的作用,特别是很多患者认为麻醉有缓解疼痛的作用,了解过于片面。在患者苏醒后也要第一时间沟通,掌握患者是否存在其他不适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感,在分析患者的术后情况后有助于开展接下来的工作,在汇总患者情况后也可以与病房护士进行有序的交接工作。
结构化复苏护理的开展能够规范护理流程,也加强了对麻醉护理人员的技能提升,更好地规避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结合本次调研可见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段,且降低了并发症率,麻醉安全度高。
综上所述,采用结构化复苏护理对于麻醉监护室患者的早苏醒效果较好,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睿.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人复苏期护理的临床影响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20.
[2]庞子霞.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 大众科技,2022,24(05):71-74.
[3]刘畅,吴雅丹,肖明,罗涛,孙德胜.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麻醉复苏室患者寒战发生率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