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价值

张丽  ,姚晓萍 

中卫市海原县中医医院   宁夏中卫   755200

摘要:目的:实验将探讨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筛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32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都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160例和观察组患者1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水平变化、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血糖下降幅度更加明显,且 P < 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 P < 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糖尿病护理;治疗依从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若血糖长期偏高,将导致身体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1]。由于糖尿病病情复杂多样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在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外,还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近一年以来3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深入探讨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32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都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年龄区间32岁~61岁,中间值(50.05±5.21)岁,男女例数各计86例与74例,病程1~10年,中间值(4.07±0.35)年。观察组年龄区间33岁~66岁,中间值(51.38±5.17)岁,男女例数各计89例与71例,病程1~9年,中间值(4.46±0.41)年。客观比较上述每组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有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用药指导以及定期监测血糖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为:①改变患者对病情的轻视态度。由于每位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不同,有些患者对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对糖尿病不够重视,护理人员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述疾病的危险之处,劝诫其改变态度,积极配合治疗。②缓解患者的恐慌心理。由于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容易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慌、焦虑、担忧等不良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并耐心开导患者,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③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且治疗病程较长,部分患者会出现悲观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向家人倾诉自己的担忧以及顾虑,并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协同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值的变化、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按照优、良好、差来评定。优:患者完全配合;良好:患者配合率80%~99%;差:患者配合率小于80%以下。依从性=优+良好。患者填写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血糖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x±s,mmHg)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160)

9.29±1.34

8.02±0.87

14.22±1.54

10.04±0.72

观察组(n=160)

9.45±1.46

6.86±0.69

14.59±1.61

7.55±0.45

t

0.031

4.646

0.086

8.665

p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5%、98.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8%、78.1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及依从性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满意度

依从性

对照组

160

125(78.13%)

131(81.88%)

观察组

160

157(98.13%)

154(96.25%)

X2

5.343

7.122

p

<0.05

<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等[2]。在病程中容易导致患者的周围神经发生病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糖尿病由于病程长,且并发症多,属于慢性病,患者常需终生服药,因此患者常因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从而产生不重视或者抵触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3]。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降幅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更高。说明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及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措施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能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且患者对治疗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娟.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89-90.

[2]杨晓娜.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8):15354.

[3]宋霞.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2):98+101.